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回顾词素层翻译的历史,探讨此法在中医术语翻译规范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从而提出由于词素层译法是实现中医术语标准化的科学翻译方法之一,可以把词素作为中医术语的翻译单位,其最大的优点是这种方法译出的术语更符合科技术语的形式要求。  相似文献   

2.
翻译单位是翻译学科中的基础问题。不同学者从语篇、语段、小句和词等层次均有深入论述。而术语的翻译单位,尤其是中医术语的翻译单位较少有人分析。与一般科技术语不同,中医术语具有模糊性、歧义性和笼统性的特点。大多数译者在中医术语翻译研究实践中常将整个自然术语词语默认为翻译单位。魏迺杰将单字作为中医术语翻译的基本单位,杨明山则主张在单字的组合规律上探讨中医术语翻译问题。在梳理相关概念和分析中医术语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研究现状和术语实例分析,文章提出中医术语翻译应以基于语义的最小搭配结构为翻译单位,并建议未来开展中医术语翻译单位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三焦"的名称和概念为中医所独有,而西医则阙如;既有译法为直译、音译和意译,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根据翻译的阐释学理论,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该词的深层含义,建议以词素翻译结合音译,使该术语的翻译保留中医文化的特色同时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4.
为更加清楚地认识中医术语翻译标准化和多样化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本研究从社会背景、情境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国际语境对中医术语翻译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通过对中医术语翻译标准的主导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分析,指出“多样性”概念是对“标准化”这一核心概念的补偿,有助于提升中医术语翻译的合理性和规范化。通过选取中医典籍、论著和教材三种文本,结合中医教学实践,对不同交际语境下术语翻译标准的差异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医术语的西班牙语翻译研究,是基于中医药"走出去"和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探索,旨在提高中医术语西班牙语翻译水平,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而术语工具书的选择对相关翻译工作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西对照国际标准》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权威的中医术语西译工具书,研究通过对该书的综合分析,结合术语学理论,深入讨论了中医术语...  相似文献   

6.
陈菁 《科技术语研究》2013,(6):38-40,42
术语翻译是科技翻译的基础,而近义术语的辨析尤为重要.在生物医学领域中,invitro和既ex vivo在学术论文的翻译中常常被混用.文章从词素、英文释义和真实语境中的使用三个方面辨析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从认知术语学角度考察中医术语的特点和外译问题,从中医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探究中医术语外译的原则和方法。中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医术语虽然不符合传统术语学对术语的要求,但却具有很大的认知研究价值。从认知术语学角度出发,应重新审视中医术语问题,对其术语的规范化和翻译工作应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8.
"五行"是中医重要的基本概念,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中都具有实际意义。这一概念的英译方案众多,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通过比较分析"五行"的不同译名,探讨该词的深层含义,就如何通过融合词素翻译与音译,并辅以一定的注释,改进这一概念的英译,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医术语多为四字词组,结构严谨、言简意赅,因此将术语内部成分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分析清楚,可以作为确定中医术语结构类型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入手,探讨中医术语基本结构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endotension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重要并发症,目前将其译作“内张力”,该译名带有明显翻译腔,未能反映该术语的内涵及特征。基于原始释义、真实语境中的使用及词素三方面,提出将“内扩张”作为该术语的中文译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