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上海师范大学1 0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健康素养水平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4.71%,低于上海市2019年长宁区居民的29.10%、2018年杨浦区居民的26.10%以及2018年静安区居民的31.89%;其健康素养的3个维度发展不均衡,其中健康技能具备率仅为17.72%,明显低于3个区居民健康技能具备率的平均值42.68%;男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女生(p0.05),22岁及以上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于22岁以下学生(p0.05),农村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和集镇学生(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消费水平及参加学校举办健康讲座或活动的次数影响学生健康素养的具备.主要建议:父母应提供合理的家庭经济支持,致力于维护完整稳定的家庭结构;学校应补齐健康教育的短板,提高健康课程与健康讲座开展频率;重视体育教育独特的功能性,完善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内容.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属5所高校1 195名大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不容乐观,高校健康教育应重点干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强化健康基本知识的普及,提高健康运动技能;江苏省属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科学健康观(6.29±1.31)分、安全与急救(12.58±2.25)分、传染病预防(13.79±2.89)分、慢性病预防(5.18±1.39)分、基本医疗素养(7.17±1.59)分,总的健康素养得分为(45.01±9.43)分。  相似文献   

3.
吴瑞珠  黄竞 《海峡科学》2023,(9):127-131
调查分析当前福建省高校体育生健康素养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落实体育院校在“十四五”期间达到健康素养标准提供影响因素参考,便于体育院校在“十四五”期间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培养计划。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福建省6所院校1526名体育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体育生总健康素养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性别、就读院校、就读年级、是否读过《健康素养》是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四大因素,需要体育院校加快推进健康素养专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以山西省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EXCEL和SPSS26.0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受性别、学历、所学专业、生源地、家庭收入等因素影响。大学生面临不同的健康困扰、对健康信息的依赖性较高、缺乏对于专业文献信息检索方面认知的能力、对健康信息获取的途径了解不足。为提高我国大学生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应逐步培养大学生健康信息意识、提升健康信息素养相关技能、加强社会健康信息资源的传播与监管。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剖析.主要结论:1)大学生当前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与道德行为存在着严重的不健康状况,并有日趋严重的发展趋势;2)影响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因素有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社会环境;3)体育课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其广泛的人际沟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4)体育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心理效益的方式和有效手段.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改进和提高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大学生的健康需求,明确高校健康教育改革任务,提高干预工作的针对性,确保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积极有效开展,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设计问卷,分别从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识、行为、技能3个维度,4类健康问题(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安全与急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部分健康...  相似文献   

7.
崔秀云 《甘肃科技》2009,25(15):177-179
为了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的现状,本研究对影响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有:有关领导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自身锻炼意识太差;体育课教学仍以专项技术授课内容为主,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有关部门要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管理,加大体育教学的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8.
以皖北地区环卫工人为例,建立了环卫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从日常素养、工作环境、职业素养和应急素养四个维度对该地区环卫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进行评价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环卫工人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也是落实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选取陕西省咸阳市4所本科院校(西藏民族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咸阳师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对2 742份《关于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影响因素的现状调查》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主要从学校、家庭和学生3个维度探讨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学生运动期望、学校教学方式、学生运动认知、学校教学内容和家庭体育消费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并从国家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学生层面分别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策略.研究成果为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改革和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确定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项核心素养的解读,概括出教会学生掌握技能、培养学生运用技能、促进学生增强体能、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5项基本任务,并基于这5项基本任务给出具体的教学策略.研究成果可为体育教师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校健康与体育教育联盟”(AAHPE)致力于学校体育工作者与卫生健康领域工作人员共同协作,合力提升美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养与运动能力。通过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AAHPE的组织特征与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宗旨与指向方面,AAHPE倡导为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实现学生健康福利提供服务,对新型体育与健康教育理念的形成提供指导,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立法提供咨询。在结构功能方面,AAHPE通过预设的健康教育计划来规范学校对学生健康问题的认识;通过举办专业研讨会、建立专业委员会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探讨为学生提供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所需的各类知识与技能。我国可以借鉴AAHPE的运行方式,在国家统一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延展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包容性,优化学生的健康行为;通过有效课程与教学提升学生对健康风险的认识,使用个性化信息指导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对学校体育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应该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素养与运动技术技能并重。教学和各个教学阶段的具体内容相衔接,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社区体育相结合,把改革的重点放在体育课程的改革上来,这些都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武汉市某高校2010级在读本科生300名,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并使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了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70.48%,对于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平均熟悉程度为64.93%,以及求生技能的平均掌握率为92.67%.该调查结果表明了该校大学生对于健康基本技能的掌握较好,对于健康知识和理念有一定了解,但在健康概念、健康知识与行为等方面均存在较多不足,因此,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教育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教育必须从思想认识、教学方法以及环境培养入手,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的情况,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更新教学项目与内容,有针对性地改善大学生体质弱项。以提升大学生体质为切入点,开展切实的运动训练,为大学生未来的人生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文章对大学生健康训练的操作方法与实施路径进行研究,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实施"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高技能人才支撑,工程训练中心作为高等院校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必须加快工程教育机制创新,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保障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训练安全进行,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理念,构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以"学生为本,预防为主,安全为先"为理念,以"重培训、严管理、筑防护、速应急"为主题,由安全教育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和安全应急体系组成的高等院校工程训练安全保障体系,从培训、管理、防护及应急处理等方面做到环环相扣,将"安全"贯穿整个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全过程,为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安全的工程训练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7.
康宏伟 《科技信息》2012,(15):203-203,160
目前大学生因学习、考试、就业、感情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病态心理,凸显不健康人格的心理现象较为突出.应加强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本文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阐述了如何利用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进行培养。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技能结构进行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技能分为体育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技能、体育教学设计技能、体育课堂教学实施技能、体育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和体育教学研究技能五个部分,近30个具体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调查与研究,着重对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健康教育的总体认识不高,参与意识差。因此,培养女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运动技能迁移既可以促进学生新技术的形成与掌握,同时也可以反过来阻碍学生新技术的形成与掌握,任课教师只有深入了解运动技能迁移的规律,才能够在开展体育教学与训练活动时,利用运动技能迁移规律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与训练成效。鉴于此,该文就针对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学生运动技能迁移的影响因素(两种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运动技能迁移规律的几点应用策略(根据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合理安排教学训练活动;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加强运动技能的基本功练习;改进教学训练方法,促进运动技能的正迁移),希望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