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合成了基于萘-咟啶鎓的受体分子1,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受体分子1对9种常见的阴离子(F-、 Cl-、 Br-、 I-、 CH3COO-、 HSO-4、 H2PO-4、 ClO-4、 NO-3)的识别性能.结果发现,受体分子1可选择性的识别F-.在紫外-可见光谱中,当加入F-时,受体分子1的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可实现裸眼识别,Job-曲线表明受体分子1和F-形成了1∶1型氢键络合物,结合常数为(3.05±0.15)×103 L/mol. 在荧光光谱中,加入F-后,受体分子1在403 nm处产生强的荧光发射峰,由无荧光变为深蓝色荧光,即具有荧光开启(turn-on)功效,受体分子1检测F-的线性为1.0×10-6~3.0×10-5 mol/L,最低检测限为8.5×10-6 mol/L. 核磁滴定实验表明受体分子1通过咟啶环上的C(2)-H与F-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作用力,而过量F-的加入会引起受体分子的去质子化.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还原亚胺键合成了一种基于不可逆酰胺键与碳-氮单键的化学稳定性多吡咯分子笼,用核磁、质谱和单晶表征其结构,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该分子笼在氯仿及DMSO中的阴离子识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子笼对诸如Cl-、Br-、I-、HCO3-、AcO-及NO3-等阴离子具有中等程度的亲和力,且与这些阴离子以快交换的方式按照1∶1的模式络合;相比之下,该分子笼与F-、SO42-和H2PO4-这些阴离子则以慢交换的方式络合.  相似文献   

3.
选择火山渣、 骨炭、 粉煤灰和锰砂为吸附材料, 考察其去除水体中F-和SO2-4的性能, 并将火山渣和骨炭进行改性, 研究其改性后的动力学规律. 结果表明: 火山渣和骨炭对F-的吸附量分别为0.092,0.041 mg/g, 对SO2-4的吸附量分别为5.72,3.99 mg/g; 粉煤灰和锰砂对F-的吸附量均低于0.020 mg/g, 均未吸附SO2-4;Al2(SO4)3可作为改性剂; 经质量分数为10%的Al2(SO4)3联合热改性后火山渣对F-的最大吸附量为0.099 mg/g; 经质量分数为10%的Al2(SO4)3化学改性后火山渣对SO2-4的最大吸附量为5.93 mg/g; 二者动力学吸附规律均符合准二级方程.  相似文献   

4.
探讨SO2-4,HCO-3和Cl-对TiO2光催化降解矿井水的化学耗氧量(用Cr法测)(CODCr)性能的影响. 用阴离子树脂充分过滤掉矿井水中阴离子, 将Na2SO4,NaHCO3和NaCl分别配成在矿井水中单一存在的溶液和复合存在的溶液, 使用自制的TiO2在紫外灯照射下光催化降解矿井水中CODCr. 当3种离子单独存在时, 它们均使光催化CODCr的降解率下降, 影响大小依次是HCO-3>SO2-4>Cl-; 当3种离子两两复合时, 在HCO-3分别与SO2-4和Cl-的复合实验中, 当HCO-3浓度较低时, HCO-3和SO2-4,或Cl- 共同影响使CODCr降解率下降, HCO-3起主要作用; 当HCO-3浓度较高时,HCO-3起主要作用. 在SO2-4,和Cl- 的复合实验中, Cl-浓度为4.45 mmol/L, 可轻微促进CODCr降解率的提高, 当Cl-浓度高于此浓度时, Cl-和SO2-4有协同作用并使CODCr降解率下降, 且降解率均低于Cl-和SO2-4 ,单独存在时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5.
以硝基取代苯肼和苯甲醛衍生物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苯肼类硫化氢荧光分子探针.通过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实验测定了探针与生物重要阴离子(HS-,H2PO■, AcO-, F-, Cl-, Br-, I-)及硫醇(Cys, GSH, Hcy)的相互作用,分析了主客体可能的作用机制,筛选出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荧光探针.结果表明,荧光探针1+Cu2+对HS-的结合能力最强,且显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此外,该探针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毒性较小,可为肝癌的早期诊断与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法合成具有一维链结构的铜配位聚合物{[Cu2(BPIPH)(C5H5N)2(H2O)]·3H2O}n(H4BPIPH=二丙酮酸缩间苯二甲酰腙,C14H14N4O6).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ccn;晶胞参数为a=1.694 21(8)nm,b=2.485 80(11)nm,c=1.372 05(8)nm,V=5.778 3(5)nm3,Z=8,Dc=1.581 g·cm-3,μ=1.536 mm-1,F(000)=2 816,R1=0.043 0,wR2=0.090 6;该标题配合物是由2个中心Cu(Ⅱ)原子,1个BPIPH4-配体,1个配位水分子,2个吡啶分子和3个游离水分子组成;双核铜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BPIPH4-配体中羧酸根的桥联作用,将化合物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ONOIM)方法, 对基质金属 蛋白酶(MMPs)与其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的相互作用进行计算, 筛选出F-,C5H5N-6,NO-3和C2H4NO-2为能力较强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MMPIs).  相似文献   

8.
以质量分数30%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钼酸铵和四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室温下采用常规的水溶液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含有过氧与超氧基团的十核钼酸四甲基铵盐[N(CH3)44[Mo10O18(OH)4(O2)10(O2)2]·6H2O,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表征及X线单晶结构分析.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443(16)nm, b=1.168(12)nm, c=1.693(17)nm,β=99.32(3)°, V=2.814(5)nm3, Z=2, Dc=2.441 g/cm3, R1=0.035 6, wR2=0.105 0(I>2, GOF=1.087.其阴离子呈中心对称结构,包含2个键长为0.114 5 nm的超氧基团和10个键长为0.143 5~0.148 1 nm的经典过氧基团.此化合物溶于水不稳定,但在室温下能稳定存在于固态,并能迅速将I- 氧化成单质I2,表明了该化合物由于结构中过氧和超氧基团的存在而具有强氧化性.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新的三齿有机配体4-(4’-咔唑-9基-丁基氧)-吡啶-2,6-二甲酸(H2CBODPA),并以此为配体合成配合物Na3Eu(CBODPA)3和Na3Tb(CBODPA)3.通过对有机配体分子结构的调控,稀土Eu3+和Tb3+有机配合物的激发波长明显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与吡啶-2,6-二甲酸配合物的激发波长相比,其有效激发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约70 nm.Na3Eu(CBODPA)3和Na3Tb(CBODPA)3在近紫外光(350 nm)的激发下,分别得到较强的特征红色发光(Eu3+)和特征绿色发光(Tb3+).研究结果对合成长波长激发的稀土有机发光探针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CaF2含量下CaO-Al2O3-CaF2三元渣系熔体结构的变化规律,包括熔渣的短程结构、中程结构和键角的变化.结果表明:Ca—F,Al—F,Ca—O,Al—O的平均键长分别为0.2345,0.1895,0.2325,0.1745nm.随着CaF2的加入,Ca2+与配位的阴离子(O2-,F-)存在动态平衡现象,总配位数维持在6~7之间.研究体系中Al—O四面体结构存在由复杂(Q4和Q3)向简单(Q2和Q1)的转变,同时还会发生Al—O四面体[AlO45-向[AlO3F]4-结构的转变,两种转变的综合作用使熔体的网络结构解聚,为CaF2改善CaO-Al2O3-CaF2熔渣的流动性提供了合理的微观解释.键角分析表明F-在体系中更多的是替换原来O2-的位置,以Al3+为核心的网络结构依然为四面体结构,没有引起大规模的原子重新排列.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温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型钨-氧簇化合物[Ni(en)32 (BO3)(WO4)2(3H3O). X射线 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属三方晶系, P-3m1空间群, 晶胞参数a=b=0.9335 (13) nm, c=1.2536(3) nm, α=90°,β=90°,γ=120°,V=0.9461(3) nm3, Z=1, Dc=1.912 Mg/m3, μ=7.104 mm-1, F(000)=53 4, R=0.0323, RW=0.1459.  相似文献   

12.
合成并用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一个新的化合物[C(NH2)3]2{[MoO(H2O)C2O4]2(μ-O)2}·2H2O,测定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中存在金属Mo-Mo键,通过计算知道钼原子是+5价的,两个钼氧八面体是共边连接的,每个钼上有一个螯合的草酸根,而胍作为阳离子存在于晶体中,参与构筑有特色的氢键网络。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 a=0.7956(2)nm, b=1.8996(4)nm, c=1.2832(3)nm, β=106.78(3)o, V=1.8568(7)nm3, R1=0.0243, ωR2=0.0672.  相似文献   

13.
在UV和H2O2作用下考察pH值、 光强、 H2O2初始浓度和无机离子等对冰中苯酚光解的影响, 并利用二甲基亚砜(DMSO)捕获体系中生成的
羟基自由基(·OH)研究·OH对冰中苯酚光解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H2O2可显著促进冰中产生·OH及苯酚光解; 改变光强、 pH值和H2O2的初始浓度, 苯酚的光解率随体系中·OH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加入NO-2和NO-3可抑制体系中产生·OH及苯酚光解; 加入SO2-4不影响体系中·OH的产生及苯酚光解; 加入CO2-3和HCO-3可抑制体系中产生·OH, 但对苯酚光解影响较小, 这是由于体系中产生了其他自由基所致.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热合成反应制备了超分子配合物{[Cd(phen)3]·NDC·8(H2O)}(1) (phen: 邻菲啰啉; H2NDC: 2,6-萘二酸),通过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 物表征.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 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1.201 0(2) nm, b=1.286 4(3) nm, c=1.709 7(3) nm, α=74.21(3)°, β=69.92(3)°, γ=71.40(3)°, V= 2.311 7(8) nm3, Z=2, R1=0.066 0, wR2=0.204 3.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配合物1在紫外光的激发下有光致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5.
以火山渣为吸附材料, 研究其对低温水体中SO2-4的吸附效果及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 火山渣对SO2-4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当SO2-4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1 000 mg/L时, 吸附量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当ρ(SO2-4)=1 000 mg/L时, 火山渣最大吸附量为6.24 mg/g, 平衡时间最短, 为4 h; 吸附过程的最佳pH=7; Ca2+,Mg2+对火山渣吸附SO2-4有一定促进作用, 而Cl-与NO-3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较温和的溶剂热法合成了砷硫属化合物As9Cl20Cs25Mn2S18,从X-射线衍射得知As9Cl20Cs25Mn2S18属六方晶系,P6(3)/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725 1(4)nm,b=1.7251(4)nm,c=1.953 7(5)nm,γ=120°,Z=2.含有零维孤立结构的砷硫属化合物由Cs阳离子、(AsS45-阴离子、Cl阴离子和[Mn(AsSCl3)3]4-阴离子簇组成,其中[Mn(AsSCl33]4-阴离子簇是由三个四面体(AsSCl32-通过S原子和Cl原子共边连接一个六配位的过渡金属Mn而形成.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明,化合物As9Cl20Cs25Mn2S18为半导体.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在DMF-水溶剂中合成出一种新型的电荷转移配合物(C2H8N)3(PW12O40)·2H2O.利用红外光谱和差热热重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热稳定分析,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三方晶系,R3m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626 82(12) nm,b=1.626 82(12) nm,c=2.481 9(4) nm,α=90°,β=90°,γ=120°,V=5.688 4(11) nm3,Z=6,R1=0.057 7,wR2=0.144 4,S=1.006.配合物对甲醇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175 ℃时,当甲醇初始浓度为5.37 g·m-3,流速为4.51 mL·min-1,0.20 g催化剂对甲醇的消除率达到59%.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法合成一个捕获二维无限水层的多酸杂化化合物3H3[PMo12O40]·6C3N6H6·31H2O.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标题化合物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P-3;其晶胞参数a=1.754 0(9)nm,b=1.754 0(9)nm,c=1.330 5(3)nm,α=90°,β=90°,γ=120°,V=3.545 3(4)nm3.该化合物中的Keggin型多酸阴离子作为模板诱导了水簇形成,搭构成一个二维水层{(H2O)30}n,三氨基三嗪填充孔洞后增强了水簇的稳定性. 热失重分析和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优良的氧化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3-(1H-四氮唑-1-乙酸酰胺)吡啶(TAAP)、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和氯化铜为原料, 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一种新的基于四氮唑配体(HTrz=1H-四氮唑)和Anderson型多酸的铜配合物{H2Cu12(Trz)12[CrMo6(OH)6O182(OH)8(H2O)4}·12H2O. 晶体结构解析表明: 该化合物先由去质子化的四氮唑配体Trz通过铜离子连接形成金属 有机二维层, 再通过多酸阴离子[CrMo6(OH)6O18]-3-端氧连接二维层上的铜离子形成三维框架结构; 在水热合成过程中配体TAAP原位转化成Trz. 合成的配合物对H2O2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效果, 在紫外光下对亚甲基蓝和结晶紫有良好的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3-(1H-四氮唑-1-乙酸酰胺)吡啶(TAAP)、 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和氯化铜为原料, 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一种新的基于四氮唑配体(HTrz=1H-四氮唑)和Anderson型多酸的铜配合物{H2Cu12(Trz)12[CrMo6(OH)6O182(OH)8(H2O)4}·12H2O. 晶体结构解析表明: 该化合物先由去质子化的四氮唑配体Trz通过铜离子连接形成金属 有机二维层, 再通过多酸阴离子[CrMo6(OH)6O18]-3-端氧连接二维层上的铜离子形成三维框架结构; 在水热合成过程中配体TAAP原位转化成Trz. 合成的配合物对H2O2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效果, 在紫外光下对亚甲基蓝和结晶紫有良好的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