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假财务报告的制度根源和治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质量控制制度、信息披露行为与监控等制度设计上的缺陷,是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根源。通过法律手段强化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领导法律责任,健全民事赔偿机制,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制度,消除财务报告的造假动机,提高造假成本,从根本上杜绝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公司管理和监管制度、注册会计师公信力、会计造假等几方面阐述了我国会计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各种现象。利益的驱动是会计信用缺失的诱因,而各种监管制度的缺陷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加之社会整体信用水平的低下,使会计造假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构建会计信用,净化会计市场,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会计造假所带来的危害及其根由,提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会计诚信从“上司诚信”做起,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企业会计政策和内控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  相似文献   

5.
刘清玉 《科技信息》2011,(17):I0403-I0403
目前在会计领域中造假现象愈演愈烈,已经撼动了会计诚信基石。如何重塑会计诚信,遏制会计造假,不仅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则建设,而且必须积极倡导诚信精神,建立会计诚信体系,才能提高会计诚信度。  相似文献   

6.
方瑞华 《甘肃科技》2004,20(6):178-180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会计造假的危害。第二部分 ,阐述会计造假存在的原因 ,其中利益是诱因 ,制度法规的不完善及审计监督的不健全是导致会计造假有了存在的可能。第三部分 ,主要阐述通过什么途径来防止会计造假 ,分四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 ,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审计体系 ;其次 ,要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证会计信息真实 ;第三 ,要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 ,培植诚信 ,以此来增加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结论 ,会计活动必须有良好、公平的社会环境为背景 ,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依托的基础上 ,以诚信原则为道德准绳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会计欺诈和会计造假 ,才能使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会计造假的动机和行为种类的分析,揭示了会计造假行为的危害性,并提出对会计造假行为防范与治理并重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转型时期会计寻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潇 《科技咨询导报》2007,(30):131-132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会计寻租受到关注。本文认为会计寻租是由于转型期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转型期的制度缺陷,导致制度租金存在及政府对会计的管制。因而抑制寻租必须创新制度、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入手,重点分析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会计从业人员失去诚信,进行造假的原因,总结了会计从业人员自身道德素质、利益驱动、处罚不力以及制度原因等四个因素是会计从业人员造假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会计造假产生的原因,揭露了会计造假的主要手段,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落实会计责任,增强法制观念等方面,提出了防治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探讨会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认为会计造假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会计工作职业环境不佳.从改革现行会计管理体制,运用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广泛的职业道德教育等4方面入手,探讨了防范会计造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会计造假的原因以及给国家带来的严重危害,并提出了几点治理会计造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导致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重塑会计诚信道德的建议,以期根除会计诚信缺失的“毒瘤”。  相似文献   

14.
会计诚信问题始终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全新的角度,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如采用EVA评价与考核机制,从源头上抑制、消除造假的动因,使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仲晓燕 《科技资讯》2006,(28):198-199
“郑百文”、“琼民源”、“银广夏”、“东方锅炉”等典型的会计造假事件让我们还记忆犹新,而新的一些会计造假事件又开始了,它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正因为如此,会计诚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会计诚信也成为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会计诚信缺失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会计诚信失真的原因,认为主要在于会计自身的特点及缺陷,制度不健全,惩罚力度和方式存在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弥补会计自身缺陷、加强外部监督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内部牵制制度在会计工作中有着重要作用。由于会计内部牵制制度有其不完善的一面,所以会计委派制度作为另一种控制手段应运而生,它是针对当今的经济状况而建立的。内部牵制制度与会计委派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实施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保军  翟晓 《科技信息》2007,(35):276-277
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的一大顽疾。其风气之盛、牵涉面之广,令人瞠目结舌。自从国内的银广厦、蓝田股份造假事件,到美国的安然、施乐公司、世界通讯公司造假事件,会计造假丑闻被逐一披露曝光之后,社会急切呼唤"诚信服务"、"诚信会计"。为防止会计造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的财政审计部门重新完善制定了新的法规、制度,各地政府、行业进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会计信息失真,做假帐行为泛滥,已成为世界性公害,问题永远地摆在我们面前,它应是政府、会计界和社会各界长期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法制缺陷使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高于预期成本,导致经营管理者为获利而造假,诱发会计信息失真.在此基础上,提出明晰产权、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应对措施,以期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捷 《科技咨询导报》2010,(31):192-192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杜绝会计造假、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对会计造假的成因及应采取的会计监督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