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节律     
地球自诞生早期就开始了自转。自转使地球上很多环境因子跟着发生了周期性的变化,比如光线和温度的昼夜更替,呈现出24小时的规律性变化。为了适应这些环境因子的变化,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进化出了生物钟系统,以调节生物体内的生理、生化、代谢反应和行为。研究人员发现,美国黄石公园地表生活着嗜极菌,它们只在夜间进行细胞分裂和增殖。黄石公园地表裸露,白天紫外线很强,而紫外线可以造成DNA的断裂和损伤,如果细菌在白天进行分裂,这些损伤就有可能因来不  相似文献   

2.
<正>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研究飞速发展,对传统的生物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一批分子进化和群体遗传分析方法与技术涌现。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轮虫适应性进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生物进化是指生物种群多样性和适应性的变化,或是一个群体长期遗传组成上的变化。它的核心是适应进化机制和选择作用,其中,适应进化是生物在分支发展过程中,局部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以适应特殊的环境。轮虫是一类微小的多细胞生物,广泛分布于淡水、海水和内陆盐水水体中,是水域生态  相似文献   

3.
利用SNaP SHot的方法对线粒体7146位点在7300人的样品中进行基因分型,这个位点在非洲人群中存在2种等位基因,但是在非洲人群中仅存在突变型,这个研究对利用线粒体研究人类进化,特别是对东亚人群的起源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同时还建立了一套大规模,高通量的SNP分型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在非洲赤道地区的莽莽林海中,居住着世界上最矮小的俾格米人。这个部族的男人平均体高一米四二至一米四四,最高的不超过一米五,体重不超过四十公斤。他们属黑色人种,肤色暗黑,有的略红,有着宽大的鼻和咀,毛发发达,并且颅大、臂长、腿短,善攀缘,动作十分敏捷。俾格米是非洲最古老的居民之一。几个世纪前,他们分布在非洲的整个赤道地区。现在他们仅保存在赤道的几片森林中,主要在扎伊尔、刚果、喀麦隆,加蓬等国境内,总数约二十万。俾格米人世世代代住在热带密林里。他们的住  相似文献   

5.
热激蛋白与生物环境适应及进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热激蛋白的表达和调控系统是有机体对多种内外环境胁迫条件产生应激反应达到自我保护的物质基础. 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在探讨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环境适应等宏观问题上得到应用. 文中综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热激反应产生的胁迫抗性使生物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进化可塑性的观点. 由于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热激反应机制也是长期适应的结果,因此热激蛋白的分子进化研究也许能为探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物种进化及所经历的环境变迁等科学问题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6.
生物的“眼睛”不管是外形还是能力都各不相同。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生物体进化出了各种不同的眼睛:昆虫的复眼具有宽广的视野,鸟类和鱼类的眼睛甚至能看到人眼无法看到的紫外线。眼睛到底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功能又是如何完善的?其历程波澜壮阔,堪称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7.
科学无法准确预测出未来1000年直至上百万年间的环境变化,也无法知晓人类是否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但是人类的好奇心并不会因此而平息。人类究竟会走向何方,科学家和学者们作出了5种大胆的猜测。单一人——世界大同,人种融合100年后,高度全球化的后果导致不同人种均被同化,不同肤色融合到一起,种族特征逐渐消失。进化为单一人的好处显而易见——地球上会出现从未有过的和谐的社会,人类的政治经济发展将取得质的飞跃,实现所谓世界大同。但是,像所有的单一物种一样,单一人也更容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威胁。同时,全球环境的急剧变化也会威胁到单一人…  相似文献   

8.
浅谈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进行了100多年,对于这个问题需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人类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基本上有了结论,即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二是人类的祖先究竟出现在哪个地方,现在多倾向于来自非洲。另外,关于解剖学上现代人的起源,主要有出自非洲说和多地区进化说两种假说。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本期我们组织了几篇文章,向读者介绍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研究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矛盾冲突。目的在于使读者更多的了解这一前沿学科的研究进展情况,丰富自己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部分非洲国家工程市场发展迅猛、前景看好,非洲市场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投资中心.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特殊的政治、地理、资源环境,在该地区从事工程项目的开发与管理,既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也有不少的风险.因此,对其风险和特色进行系统分析,是成功开拓该地区工程承包市场的必备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当世界舆论关注大国关系及世界格局演变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在重新悄然崛起。面对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努力整治内部,集结力量,维护国家主权,并努力维护国家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一股势头在1999年有新的表现与发展。非洲:联合自强非洲国家统一组织在1999年7月和9月先后举行两次首脑会议(第二次是在利比亚举行的特别首脑  相似文献   

11.
海洋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大量证据表明,海洋生物个体、种群与群落会对污染胁迫产生从分子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复杂响应,其最终要么适应污染或与污染共存,要么退化或死亡,生物和污染之间存在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与多变的演化结局。研究表明,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污染环境可以通过3种机制:短期暴露下的行为改变、长期暴露下的表型可塑性调整及遗传进化。但迄今为止,有关海洋生物受海洋污染物影响后的行为、适应和进化机制仍未获得系统的整理,已有的理论是否适用以及是否存在新现象或理论的空白有待明确。该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基于污染进化生态学观点,针对污染胁迫下海洋生物的短期响应和长期适应,提出“海洋污染进化生态学”。从行为、适应到进化的角度初步探讨海洋污染进化生态学的内涵和研究内容,尝试归纳和探索海洋污染与海洋生物之间的作用和联系,以期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学科发展提供新的见解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态适应与生存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适应入手,以生态适应为视角,讨论生物的适应意义及生存策略的选择.生态适应总是指对某组环境条件的适应组合,即生物个体在与已变化的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情况下获得的对该物种的有益结果.如果物种对其环境适应得好,它就能在该环境中生存,而且能有效繁殖;就进化而言,繁殖上的成功才是衡量生物适应好坏的主要标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并非完美无缺,存在适应代价;由于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从来就是变化不定的,所以适应也不断地受制于自然选择的精细调节.在自然界,生物的适应变化主要为量变;在改变的环境条件下,往往表现为生理学过程的强度和速度及个体形态学数量、性状方面的指标发生变化.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是物种内部变异的基础,在新的环境因子参与新陈代谢和环境因子半致死的选择条件下,生物适应的量变才能发展为质变,才能改变物种的属性并产生在性质上完全不同的新适应.生物进化必然沿着生态适应的线索前进;生物的适应意义就是最大限度地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世界》2013,(2):96
脊椎动物的出现,是进化史上飞跃性的进步,水中的生命由此逐步走向陆地生活。从最早的脊椎动物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再到哺乳类,这中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在占地球表面积约70%的海洋中,生存着数量庞大的脊椎动物类群。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这些海洋脊椎动物的外形和结构更趋近于鱼类,身体的功能器官也为了适应环境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鲸和海豹为代表的脊椎动物,是如何重新适应在海洋中生活的?它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到底是进化的必然,还是偶然?本书以精美的标本图片,"自内而外"地展现了一个前所未知的海洋世界。海洋脊椎动物的  相似文献   

14.
《广西科学》2004,11(3):277-277
科学家发现引起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细菌有特别的、快速进化和适应不同种群的胃的能力。 MarinaAspholm- Hurtig和同事提出 ,幽门螺旋杆菌能根据宿主胃中的环境对自身做微小的调节以适应之的能力是其在全球异常成功的原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了世界上至少一半的人口。研究人员发现 95 %的世界范围幽门螺旋杆菌株附在和 A、B、O血型组有关的胃抗原上。与此相比 ,6 0 %的南美印第安菌株附在胃中与 O型血有关的抗原上 ,O型是美印第安人的主要血型。文章作者提出 ,美印第安菌株主要是在欧洲探险者发现新大陆后的5 0 0年中从欧洲菌株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蒿草属植物繁殖系统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和总结了青藏高原蒿草属植物繁育系统的基本特点,并对其特别功能及其进化与适应意义进行了讨论。嵩草属植物具有两个显著的繁殖特点:发达的地下根茎营养繁殖系统和兼性的次级有性恢复系统。各类杂交、突变与染色体各种型式的变化在蒿草属植物中总是同营养繁殖同时存在的;发达的地下根茎营养繁殖系统不仅具有繁殖、传播扩散、占领新生态位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使高度适应性的类群或杂种复合类群保持高度纯系性和稳定性,使其优越的遗传基因组合型不至于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被破坏或丢失的优势。兼性的次级有性恢复系统使高度适应性和进化性的单纯群在次级遗传生态学过程中转变为有性可育,进一步加强了筛选和甑别适应与进化优秀基因的良性循环。蒿草属植物的繁殖系统蕴藏着极大的居群生态学、遗传生态学和环境适应机制,使蒿草属植物的进化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嵩草属植物具有的这种特殊繁育系统是在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中获得的  相似文献   

16.
江浙地区非空调环境热舒适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0和2001年的夏季,对江浙地区1814名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在非空调环境下人体热感觉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热环境基本处于美国采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制定的标准舒适区之外.实测得到的热感觉低于预测值PMV(Vpm),只有Vpm的0.64倍,而80%的人群可接受的热环境有效温度上限为30 ℃,远高于ASHRAE推荐的舒适温度上限值26 ℃.表明该地区的人群已经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对热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从而证实对环境的适应会改变人们的心理期望和热感觉,现有的热舒适标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17.
非洲是第三世界组成部分,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洲各族人民有悠久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国和非洲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在我国世界历史研究中,非洲史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还没有一部系统地、完整地论述非洲历史的著作。为了适应高等学校当前教学上的需要和满足社会上各方面对学习非洲历史的要求。在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理事会的领导和组织下,我院历史系和湘潭大学、北京大学、中国  相似文献   

18.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因其黑肤色而有一个别称"黑人"。海地发生地震后,当人们将目光转向海地人时,发现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也是"黑人",莫非海地人与非洲人有历史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藏族——高原适应的佼佼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世界上最为博大高耸的青藏高原,所以研究低氧对人类的影响是我国高原生命科学中的一项重点课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西部大开发更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低氧环境,不同高原人群(世居和移居)的低氧适应问题涉及高原环境与人类进化、遗传、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疾病状态等一系列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青藏高原作为人类和医学地理学的研究已引起世界性的关注。在我国,青藏高原有以藏族和汉族为主的1,000多万长住居民。其中,藏族约占48%,汉族约占38%,其它少数民族,如蒙、回、土、撒拉…  相似文献   

20.
《奇闻怪事》2013,(2):19
神秘的蓝血人真的存在吗很久以来科学家都在寻找世界上蓝血人的踪迹,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科学家们终于在世界各地发现了一些端倪。在非洲多年前,一支考察队来到了非洲西北部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区。一天考察队正在山中考察,忽然,看见树丛中晃动着几个肤色奇特的人。考察队员们先是一惊,继而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想探个究竟。队员们悄悄的绕过去,在相距不远的地方,透过茂密树叶的间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