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作为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的不同阶段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以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造成了教学方法上的一个误区,即过分注重知识分析的深刻和完整。而忽视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性。恰当地运用好“授之以渔”与“授之以鱼”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偏废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是好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沈优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17-17,21
当前,世界飞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要使如今的青少年能适应将来的社会。成为新世纪的主人,学校里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只有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积极性,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并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就是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有用之知识,建构知识,让学生乐学,摒弃灌输的旧有思想.陶行知先生在很久以前就提出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想,这就是我们做教师的常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吧.这里的"学",就是要学生自己去学,学会学习,不是坐而受教,墨守陈规.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和"迷、悟、爱"的育才方针,主张"智育注重自学"、"学非问不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课改的大潮之中有着创新的释义.  相似文献   

4.
王东霞 《科技信息》2009,(21):246-246
英语教学要实现“授之以渔”,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教给学生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反复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5.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吕利亚 《科技信息》2010,(2):171-171
幼师专业教材教法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合专业的特点,谈了四点做法:一是分析"鱼";二是制作"鱼杆";三是寻找最好的"鱼饵";四是锻炼学生的"捕鱼技术",让她们学会"渔"。并结合具体实践阐述对每点做法的理解,介绍具体做法,分析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7.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学生中,怕学、厌学的有之,逃学。辍学的有之,即使取得一些成绩,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也是被“逼”出来的,是被“填”出来的。因而常常有老师慨叹现在的书越来越难教了,不是怪学生懒、贪玩,就是埋怨学生笨、不开窍。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指出:“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在学校教育中,师生之间的良好情感则是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必要条件,也是授之以知、晓之…  相似文献   

8.
王金祥 《科技信息》2011,(31):286-286
教学方法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启发式教学以其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倍受青睐。将启发式教学方法合理运用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9.
“授人以鱼”是直接把“鱼”(教学结果)给别人。“授人以渔”是直接把“怎样捕鱼”(学习方法)教给别人。“授人以池”是间接给人养鱼的原始材料,让别人通过“组料养鱼一学会养鱼——收获捕鱼”这个过程实践,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笔者分析三种教学模式,学到一些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10.
王书爱 《科技信息》2011,(33):462-462,473
今天,个人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位未来学家说过:"将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随着信息知识飞速发展,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有机化学实验》是提升化学专业能力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以产品为主线,分模块,大模块套小模块的教学方式,并嵌以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类比总结式教学方法,有效地将一门比较难的专业实验课程有效的传授给学生,达到授之以"渔"的目标,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教学生“会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掌握知识“内化”的思路与方法,使学生具有“自得”知识的本领,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姜洪源 《科技信息》2013,(9):315-315
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授之鱼",更应"授之渔",即教给学生自己获得"鱼"的方法,本文借用《孙子兵法》中"攻城"、"伐谋"、"伐交"、"伐兵"来说明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中,认识到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为“教”而教,而是为“学”而教,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教”,逐步实现自能读书。我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徐伟生(东至中学)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乃是学生会不会学,是不是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只有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最终从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积极性为归宿,即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挥。我们所说的“教”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怎么样,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采取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接受新知识,触类旁通,更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7.
"授人以鱼"是直接把"鱼"(教学结果)给别人."授人以渔"是直接把"怎样捕鱼"(学习方法)教给别人."授人以池"是间接给人养鱼的原始材料,让别人通过"组料养鱼-学会养鱼-收获捕鱼"这个过程实践,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笔者分析三种教学模式,学到一些教学之法.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如何向课堂“4 5分钟”要质量 ,在教学中做到“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 ,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质 ,作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从导入、提问、讲授、课堂练习等几个基本教学环节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自主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已经成为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不是教师对其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师的作用不是“授鱼”,而是“授渔”,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学生的引路人、合作者,创设有利的条件、环境,启发学生如何去学?应该学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一、学法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指的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方面 ,教有教法 ,学有学法 ,尽管学生可以不研究教师的教法 ,而教师却不能不研究学生的学法 ,若只重视教法研究和探讨 ,而忽略学法研究是不能真正搞好教学的。因为 ,教是为了学 ,学生不会学 ,教师讲的再好 ,也形同乱弹琴 ,没有实效。孔子在《论语》中写得 :“授人以鱼 ,能供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 ,则终身受益无穷。”这说明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学会某些具体知识更为重要 ,因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比具体知识更大的迁移性 ,有更高的智力价值。因此 ,学法指导对学生学好制图课程十分必要 ,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