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血液循环状态好不好。因为给人体各个部位输送养料,并把那里的废物带走的工作,都是由血液担当的,它尤如人体的血流。促进血液循环的动力,主要是心脏的收缩;其次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离心脏较远的静脉血管,就要靠肌肉的收缩来把血液送回心脏。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国立循环器官疾病研究中心近日宣布,该中心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直径仅为0.6毫米的人工血管。这是目前世界上最细的人工血管,有望应用于脑和心脏的血管搭桥手术等领域。目前,人体内的血管破裂时,可移植聚酯材料的人工血管,但由于血液容易凝固在人工血管内壁,如果人工血管太细就容易堵塞,这一直是开发人工血管的难处。目前,最细的人工血管直径约3毫米,再细的血管就需要从患者自身的其他部位获取并移植,但要想得到特定长度和形状的血管经常面临困难。  相似文献   

3.
血和血型     
人血是红色黏稠的液体,它自始至终在心脏和血管里流动着。当你不小心划破皮肤时,就损伤了皮肤附近的毛细血管,血液就会从伤口处流出来。我们体内的血液约占体重的7%~8%。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他的血液总量为4500毫升左右,这些血在人体的大小血管里不停地流动着。人体的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很薄,有很强的通透性,便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组织液中的废物通过,保证了氧和二氧化碳彼此穿越交换,于是人的生命活动就能正常地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黄维艳 《科技馆》2005,(2):27-28
在天津科技馆新改建的“人体与健康”展区里,有一件新奇的展品叫“动感人体漫游”。它可以说是一件集基础科学与高科技相融合的展品。当观众坐在这个类似于宇航员训练器的座椅上,并戴上特制的眼镜时,就会随着轻松的音乐身临其境般地来到了“人体内部”。我们从大脑进入心脏,看到了胸腔里的心脏的跳动,进入消化系统,看到了布满血管的肌肉组织及人体内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5.
外刊     
正Cell Research血管是生物运送血液的管道,依运输方向可分为动脉(Artery)、静脉(Vein)与微血管(Capillary)。动脉从心脏将血液带至身体组织,静脉将血液自组织间带回心脏,微血管则连接动脉与静脉,是血液与组织间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本期封面所示是人体的血脉网络系统,由于血管网络生成和成长是一个高度同步的过程,需要协调一致的努力,让周细胞和内皮细胞维持血管的完  相似文献   

6.
你也许还不知道吧,人体热量的55%是通过头部散发的,因为头是身体上最热的部位,心脏里1/3的血液都要运送到头部。当人的体温降低时,心脏不会降低血液向头部的供应,而是降低向手指、脚趾、耳朵等身体末梢部位的供血。由于缺少了能量供给,这些部位的皮肤和表层肌肉的温度会很快下降,然后…冬日里令人抓狂的冻疮就要袭来了!  相似文献   

7.
以目前的技术,人类还不能发明出有效并且安全无毒的药物,用来预防和治疗癌症。通用的化疗药物都有毒性,它们被用来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杀死了人体内的健康组织。目标疗法,例如利用血管抑制剂对某一具体受体进行血管抑制或者有效生成基因,为控制癌症带来了极大的希望。血管生成是新血液管道生长的过程。成人的血管生长都是由疾病造成的,排除如月经和怀孕等少数的生理情况,肿瘤不可能长到0.08英寸这么大,除非是第一次形成时导致了新的血管扩张生成。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就可以阻止癌细胞扩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血管支架置入后近壁面的血流特性,抑制血管支架内血小板、脂类等物质的黏附,降低支架内出现再狭窄现象的概率,基于仿生学原理,在管状血管支架内表面设计了不同高度的正六边形凸起微织构,采用有限元法探究不同高度微织构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内对近壁面处血流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无织构支架,内壁带有微织构的支架能够有效改善血流状态:在心脏收缩期,当血液流速达峰值时刻,微织构高度为35μm的支架下血流速度可提高0.78%,微织构高度为50μm的血管支架下血流速度能够提高8.93%;在心脏舒张期血液平稳流动时,微织构高度为35μm的支架下血流速度提高2.20%,微织构高度为50μm的血管支架下血液流速增幅达14.37%。尤其是在血液流速达峰值时,近壁面处的血液出现扰动和停滞区,随着微织构高度的增加,血液扰动的幅度逐渐增大;而当血液流动处于平稳状态,血液在近壁面产生漩涡和回流现象,微织构越高,血液回流量越小,漩涡强度越大。相比于无织构支架,微织构支架能够有效改善近壁面处的血流特性,提高血液流动速度和近壁面处的扰动,减少血液黏附,降低血管支架出现再狭窄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人老,首先表现在血管的老化硬化上。动脉粥样硬化不仅含加快机体的衰老,而且随着人体的衰老会带来心、脑、肾等脏器的多种疾病。心脏外表的左右冠状动脉是营养心脏的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后,管腔就会变窄,弹性减退,血流不畅,使心肌供血不足,从而发生缺血缺氧,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如果血管内形成了血栓,则可引起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需血量很大,占心脏输出血液量的20%。如果脑动脉硬化,动脉血管变得又细又窄,就会发生脑供血不足。而脑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血氧,便会使人头昏脑涨、萎靡不振,甚至发生晕厥。如…  相似文献   

10.
脚上分布着许多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并有26根骨头,其间隙中则布满着肌肉和韧带,因此,脚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器官。脚中虽然有较细的血管通过,但由于它处于离心脏最远的地方,故从心脏泵出的血液在那里的流动往往较差,这就成为产生各种疾病的一个原因。要使从心脏泵出的血液在全身运行,调整健康状态,则有必要把在脚中流动的血液顺利地返送心脏。我们的身体有自主神经自动调节内脏等的机能。这种自主神经虽然也贯穿在身体内部,但在体表却有较多的分布。其中,脚底是自主神经分布非常多的部位。一旦这种自主神经的调节不正常,也就…  相似文献   

11.
血管是人体内流动的河流,血液沿着血管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每个角落,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带离组织器官,在肺里进行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在肾脏将代谢产物滤过排出尿中。这些过程有赖于红细胞的运输功能和变形性能力。  相似文献   

12.
你也许看过科教影片《蓝色的血液》,这部影片介绍了被称作“活化石”的海洋节肢动物——鲎.鲎的血液是蓝色的,人们用这种蓝色的血液制成的“鲎试剂”,可以检测人体内毒素和药品、食物的细菌感染.鲎的贡献不只是这些,它在生理科学研究中,与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之间,  相似文献   

13.
马杰 《科学世界》2007,(7):60-64
动脉硬化、脑梗塞、心肌梗塞,这些都是由于血液凝结成块,妨碍正常流动所引起的疾病,这些疾病都和你可能听说过的“血液黏稠”有关。血液的黏稠度表明血液是否容易流动,它与血管壁内膜的细胞也有关系。本文说明血液黏稠度由什么因素决定,介绍血管内壁细胞与血液凝块的结构,以及血液凝块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人体动脉血管内粥样斑的受损和破裂与血管内的受力等力学情况密切相关.基于各种医学成像数据建立的血管数值模拟模型能很好的考察血管内的受力及血流情况,已成为对血管内粥样斑的受损和破裂作出评估和预测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一位患者的血管内超声(IVUS)图像数据建立了其冠状动脉血管的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模型,并根据患者CT造影的动态影像数据模拟了冠状动脉在人体内随心脏搏动而产生的周期性运动过程.模型中冠状动脉血管采用各向异性Mooney-Rivlin材料模型,其材料参数是由冠状动脉血管样本的双轴加载拉伸实验获得的拉伸比率———应力数据拟合得到的,血压数据也采用了患者自身的数据,因而本文建立的数值模型真实模拟了人体内冠状动脉的实际运动情况.本文给出了血管内的应力应变分布、血流速度、血液最大剪切应力等数值模拟结果,并比较了血管的周期弯曲和血压变化的相位差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内部的脂肪斑对血管的应力应变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就该患者个体而言,血管弯曲程度对血管内部的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要强于血压的影响.而相比于血管的弯曲程度,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和流通量受血压的影响较为显著.本文建立的模拟冠状动脉周期运动的数值方法可以进一步地应用于大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病例研究.随着患者数量的积累,通过分析可以更精确地评估和预测粥样斑的受损性和破裂发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食用油种类多达十几种,各自打着健康口号:保护心脏血管、抗氧化,可以维持好身材……这些油真的更健康吗?看专家教你如何选好油。  相似文献   

16.
反常态运动又称反序运动。我们人类在日常活动中,多半时间是处于直立姿势运动的,血液受地心引力的影响,人体重力和心脏动力同在一条垂直轴线上,血液循环除了要克服血管产生的阻力外,还要受重力和地磁力的影响,这就致使血液分配不均衡,尤其是心脏以上部位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最为明显。多做反常态运动可有利于改善心脏和血管的功能,使血液分配相对平衡,因此,常做反常态运动很有必要。这里简介几种反常态运动法。  相似文献   

17.
心脏血管铸型是目前常用的研究心脏血管方面的技术之一,通常的心脏血管铸型都是将血管经过铸型材料的灌注之后,将肌肉组织等完全腐蚀掉,只留有血管管道的铸型,本文介绍一种在不腐蚀心脏组织的情况下,只暴露心脏表面血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血液是携带大量带电粒子的粘滞性液体。在血液循环流动中,带电粒子的流动构成血管内及其周围的磁场分布。确定磁场分布对于了解人体的健康状态有很大意义。本文根据血液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静脉血管周围的磁场分布并讨论病变对磁场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静脉血管的磁场由线性及非线性两部分组成,磁场分布强烈地依赖于血液成分,血流量及血管构型。当血管发生病变时,磁场灵敏地发生畸变。本文结果对通过探测磁场分布方式获得心脏及血管病变的信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有氧运动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方凯 《甘肃科技》2005,21(5):167-168
本文通过对部分长期坚持有氧运动人群的心血管指标的测定数据进行分析,证实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指标,增强心脏和血管对机体各器官、组织的供血功能,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较为理想的健身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20.
鲎血淋巴系统的特点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鲎的血淋巴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淋巴液组成.心脏和血管系统非常发达,而且血液量巨大.血淋巴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主要含有血蓝蛋白、02—巨球蛋白、C—反应蛋白等.对鲎血细胞的种类,看法不一,其主要的血细胞类型为颗粒性血细胞,其胞质中含有特征性的大小颗粒.鲎的血淋巴中含有50种以上的免疫因子,大都位于大小颗粒中,它们在鲎的天然免疫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