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3月24日,上海民生路码头,彩旗鲜花一片,锣鼓鞭炮阵阵。刚刚结束南极征程的“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正徐徐靠岸。2004年10月25日,人们也是在这里欢送“雪龙号”出征,转眼150天过去了,“雪尼号”总航程超过26500余海里,破冰累计13海里。其间,“雪龙号”和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137名考察队员先后6次穿越西风带,经受住了浩瀚大洋的颠簸和西风带最大浪高8米、风速11级以上的南极航行历史上最大的狂风巨浪,战胜了南极冰盖高寒缺氧等恶劣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除完成了中山站、长城站和南大洋的遥感测绘、两站绝对重力测量、环境监测、特别保护区考察、磷虾资源研究、太平洋-印度洋暖流观测和Argo浮标投放等考察调研项目外,还首次向国际上称为“难以接近之极”的冰盖之巅发起冲顶挑战,由13人组成的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学考察队,最终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这次冲顶活动填补了世界南极科学考察史上的一项空白,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建设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南极内陆考察站”铺平了道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南极,在我们的脑海里,是一个冰天雪地极为严寒的世界,然而在极地科学家的心里,那儿却是一片搞科研的热土.这不,我国极地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王自磐研究员又参加了我国第17次南极科考队到了南极,这已是他第6次登上南极.出发前,笔者对他作了专访.  相似文献   

3.
张青松  王勇 《自然杂志》2008,30(5):252-258
从1980年1月中国派出两名科学工作者到澳大利亚南极Casey站考察,至今已有28年。经过5年(1980-1984)的学习或实习阶段,5年(1984-1989)南极考察站的建设阶段,以及1993年购买“雪龙号”破冰船,中国形成了长期进行南极考察的“一船两站”的保障能力。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实施了4个五年国家南极科学考察计划。中国科学家遵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为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的指示精神,从1984年至今,中国已派出24次国家南极考察队,完成了一系列从南大洋到内陆高原的考察计划,在地质、冰川、气象、陨石、极光、磷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其中,他们在南极磷虾、南极冰盖、南极气候与环境、南极臭氧洞以及南极陨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揭示自然奥秘,增进人类对极区的了解,或者探测南极地区自然资源,评估其开发利用前景与风险,都为中国和世界“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下面是他讲述的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大陆站——中山站的一段经历。 为了深入开展南极科学考察,跟上国际上南极科学研究的步伐,我国决定在南极大陆建站。 1988年 11月 20日至 1989年4月10日,116名中华男儿乘“极地号”奔赴南极,在极为艰险的环境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大陆站——中山站。这段艰难历程,我终生难忘。 “极地号”受困 要把建站物资和仪器运到南极大陆,必须要有破冰船,才能顺利冲破陆缘浮冰,接近大陆。然而,当时我国只有一艘几乎没有破冰能力且超期服役的抗冰船——“极地号”,这给我们此次南极科…  相似文献   

5.
《世界科学》2010,(7):F0004-F0004
自人类发现了我们居住的星球上最后一块大陆——南极洲——之后约半个世纪。就有不少捷足先登的科学家去探索白色大陆的奥秘。开展一些初期的科学考察活动。从澳大利亚1954年第一个在东南极大陆沿海建立常年南极科考站——莫森站——后,许多国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以下是给人印象深刻的6个南极科考站。  相似文献   

6.
“你们为什么要去南极呢?”好些年来,每逢和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谈起南极的话题,常常有人如此这般盘问。 其实,这个问题就如同问美国人:“你们为什么要登月呢?” 南极与中国相距万里之遥,远隔重洋,那里又是一片冰天雪地,寸  相似文献   

7.
<正>南极,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它是世界第七大陆,到处是冰川。它是企鹅的家,也盛产磷虾;那里气候酷寒,还有美丽的极光;那里资源丰富,但却无人定居……也许许多人都能把这些有关南极的知识倒背如流,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到过那片可爱又危险的大陆呢?我们对于南极的所有了解,恐怕只限于看过的电影、书籍,或是照片罢了。这片无主地似乎在张开怀抱,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全自动无人值守“南极巡天望远镜”10月14日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调试成功.即将跟随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奔赴南极,执行太阳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文观测任务。据介绍,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直径68厘米,有效观测口径50厘米,分辨率为1个角秒.装备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片电荷耦合器件(CCD),  相似文献   

9.
大洋精灵:南极磷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30日,为了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队,我从德国法兰克福直飞智利圣地亚哥,于12月3日与大队人马汇合,4日立骂南下至世界南国边城——蓬塔阿雷纳斯,当日即转空军航班直达乔治王岛。在我们到达南极之前发生了一件很让人牵挂与揪心的事,那就是先期到达的我的德国博士生西莫娜10天前就发电子邮件报告说:11月中旬开始,这一带接连发现大量磷虾被海浪冲积上岸,不知何故。所以,一到长城站我就立即沿南海岸往北,踏着冰岔,一路“咔嚓”,所到之处,只见磷虾如血染长滩,惨不忍睹。南极磷虾在南极海洋生态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位,这一环出了问题,可能预示着海洋环境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变化。长期以来,我一直从事南极磷虾的研究工作,小小的南极磷虾与我结下了近20年的不解情缘。  相似文献   

10.
1993年中山站南极“臭氧洞”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郑向东 《科学通报》1995,40(6):533-533
1985年英国科学家Farman根据地面观测资料发现南极“臭氧洞”后,卫星观测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结果.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他们各自的南极站都加强了臭氧的观测研究.在中国第九次南极考察(1992~1993年)期间,我们在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用Brewer臭氧分光光谱仪建立了地面臭氧观测,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采用国际标准仪器开展臭氧研究工作.本文利用1993年中山站观测的结果,NOAA-11的TOVS的臭氧总量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南极的极点,在这地球的最南端,在一片银色的冰雪高原上,有一座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建立的永久性的科学考察站──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两位率先征服南极极点的英雄──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伟大的地理发现的吸引下,世界各地探险家们向南极发起了冲击,渴望像哥伦布那样名垂青史。阿蒙森和斯科特无疑是其中的校仅者。历史的回顾大约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从对称美的角度出发提出南半球肯定有大块陆地。公元16世纪,荷兰制图学家麦卡托绘制世界地图时,将这块假想地命名为“南方大陆”。…  相似文献   

12.
颜世璎 《科学之友》2006,(11):58-59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险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究竟是什么“魔法”造成这一系列惨案,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无独有偶,在南极,也有这么一片“魔海”,它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么“威名远扬”,但它的“魔力“也足以令许多人谈虎色变,将之视为畏途,因此,人们也将之称为“魔幻与死亡之海”,它就是威德尔海。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0月美国“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成功拍摄到一些火星南极“梯田”照片(见图1),每幅照片都是由探测器上的轨道摄影机拍摄的许多小照片叠加镇拼而成,1张小照片能覆盖火星南极约10公里×4公里的面积。火星上两极地区多层起伏的“梯田”,是太阳系中最奇特的地形景观之一。从照片上看到的火星南极“梯田”是保存火星最近几百万年里气候最宝贵资料的历史“见证人”。火星南极“梯田”由冻结的二氧化碳、水冰和尘埃组成。从这“梯田”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侵蚀作用过程的痕迹:风蚀、蒸发和地区移动(多半是火星地震引起的)。科学家首次见…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传真     
南极的温暖之冬 据乌拉圭设在南极的“阿蒂加斯”科学考察站日前报告,今年南极出现暖冬现象。6月中旬,南极沿海地区的积雪厚度仅5厘米,最高气温为-3℃。南极陆缘冰川仍在崩裂,附近海面可以看到浮冰在漂移。 这种气候现象在南极并不多见。去年同期,南极沿海地区积雪50厘米,最高气温为-9℃。而10年前的这一时段,南极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5.
南极好冷     
地球的寒极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很多人都能比较轻松地猜到——南极。确实,冰天雪地的南极堪称地球的“寒极”南极有多冷呢?在南极极点处,美国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的队员竖着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气温华氏-56度”(折算成摄氏温度即为零下79度)但这还算是南极非常“温柔”的温度在南极的孚斯多克湖上的冰面,前苏联的科学考察队员曾测对地球上有记录的最低气温:摄氏零下88.3度!这样低的气温意味着什么呢?在这样的气温下,把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的却是一阵冰雹;一块坚硬的钢板掉在地上,你会发现它竟然像冰一样摔裂了…  相似文献   

16.
南极大陆和格兰棱岛上厚厚的冰层,不仅是地球寒冷历史的见证人。而且在冰层形成过程中,还封存了地球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气候以及大气元素含量的变化史的原始资料。为了让这些被坚冰封存的档案重见天日,科学家正致力于在那里钻取“冰芯”。想请“冰芯”讲述那过去了的事情……所以,在南极冰盖钻孔获取冰芯,是各国科学家主要科考任务之一。我国第19次科考队,曾经在埃默里冰架成功钻取一支长301.8米的连续完整冰岩芯,获得许多珍贵资料。最近,欧洲科学家在南极洲东部钻取一根长3190米的“冰芯”。这根“冰芯”上的同位…  相似文献   

17.
一谈到“来自宇宙之石”,就想起正好十年前通过阿波罗计划从月球采集来的岩石。对于月球岩石的研究,使行星学这个新的行星科学领域大大发展。在人们得到月球之石的1969年,墨西哥和澳大利亚境内落下了陨石。落在墨西哥的陨石给我们带来了四十六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时物质世界的情报,而落在澳大利亚的陨石,使人们第一次肯定了起源于地球外的有机物是存在的。此外,日本还收集了南极陨石一千六百块,一跃成为陨石大国。这些陨石的发现已成为一种引线,使陨石科学近十年开始提  相似文献   

18.
有许多基本假设在它们趋于为人们所接受时,我们自己几乎还没有注意到正面作出这些假设。但科学的历史告诉我们,对这些“常识性”的假设提出挑战,有时却显得很富有成果,可能导致各种观察世界的新的方法的产生。有一种至今还没有被慎重提出的诸如此类的假设是:自然的规律由某些永恒的(或“超”时间的)定律或原理所决定。这也就是现在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技术科学”的含义当今,是世界先进诸国围绕高技术展开炽烈国际竞争的时代。对于科学技术来说最重要的是振兴“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关于前者的重要性已有许多的专家进行了论述。这里就“技术科学”的振兴问题进行探讨。世界上最先提出“技术科学”这一概念的是中国的物理学家钱学森。由于在科学里产生出“工学技术”的理论,所以钱学森将过去常常不合的“自然科学”和“工  相似文献   

20.
2005年3月24日,上海市民生路黄埔江码头,彩旗鲜花一片,锣鼓喧天,鞭炮阵阵。历尽坎坷磨难,刚刚结束她的第8次南极远征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高楼般耸立于江面,在朝阳的辉映下,威武依旧。岸上,人群涌动,翘首企盼,亲情凸现。似乎就在昨天,人们也是在这里欢送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踏上征程。光荣的“雪龙”船,在过去的150天里,航程超过26500余海里,累计破冰13海里。其间,“雪龙”船和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137名考察队员先后6次穿越西风带,经受住了西风带的狂风巨浪,战胜了南极冰盖高寒缺氧等恶劣自然环境和种种困难的严峻考验,完成了南大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