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毒品犯罪日益猖獗,其中合成类毒品已成为当今查处的重点,对于毒品地下加工厂的查缉是毒品案件查处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毒品地下加工厂分萃取型、转化型、合成型、制模型和综合型5种类型,对于毒品地下加工厂的认定要同时满足设备、化学品和技术3个方面的条件。根据认定毒品地下加工厂的3个条件,查缉毒品地下加工厂案件中,刑事技术人员不但要发挥在传统案件查缉中的作用,还要发挥现场资料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具备特殊训练、特殊经验的作用以及提供整体解释的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毒品地下加工厂查缉任务。  相似文献   

2.
史捷  常武 《科技咨询导报》2007,(6):190-190,192
近年来,毒品问题日趋严重,新型合成毒品层出不穷。面对此种状况,有必要从毒品的化学分子结构的角度对常见毒品的分类进行概述,对当前常见毒品的分类进行再完善,从而进一步揭示各种毒品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毒品的来源,结构、化学特性及危害机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毒品及其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科技知识动漫》2008,(7):56-58
人与鼠的较量可以上溯到人类的初始阶段,然而,在太平洋中一个荒无人烟的无名小岛上,曾经展开了一场人类与食人巨鼠的生死之战。这种凶残、贪婪的食人巨鼠竟源自于二战时期日本的一次秘密化学毒品试验……  相似文献   

5.
利用SPME技术建立苯丙胺类毒品的自动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可大批量连续进行毒品自动分析的方法。方法:在苯丙胺类毒品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中,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及AOC-5000自动进样器(AOC-5000 Auto injector)进行自动化分析。结果:在安非他明及甲基安非他明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中,此方法显示了良好的灵敏度且操作简便。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显示在0·1μg/mL浓度下两种化合物的变异系数(<5%)。结论:在实际案例应用中与传统方法比较,显示两种结果没有显著差异,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6.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在刑法典颁布10余年以后,首次出现在单行刑法之中。这一重要罪名被立法所确认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需要、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的国际义务的需求、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影响等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得以出台的主要立法背景。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7.
毒品来源推断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毒品来源推断技术在打击毒品犯罪中的作用引起了各国法庭科学工作者的关注,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地尖端毒品分析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仅有一两个实验室刚刚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GC/MS),对某部门送检的一批共12起案件的毒品进行了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获得了这一批案件毒品样品中主成分、痕量杂质、搀假剂和稀释剂组成及含量的特征,发现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情报信息,为该部门在打击毒品犯罪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我国毒品纯度与量刑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毒品纯度在对被告人量刑时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建议对我国现行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做出修改。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作用原理以及其在分析领域,特别是毒物毒品检验领域的应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对模板分子的专一选择性、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对环境的适应性等优点;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色谱分离以及化学传感器的功能材料,可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样品等复杂基质中痕量物质的分析,并已应用于毒物毒品检验。  相似文献   

10.
在毒品犯罪的司法适用中,应当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地位。为了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首先需要从观念上树立起保障人权的理念,不将毒品数量作为决定毒品犯罪死刑适用的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毒品犯罪案件的具体情节。对毒品犯罪适用财产刑,有助于消除毒品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能够抑制行为人实施毒品犯罪的心理,具有重要的刑事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