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扼要介绍了以聚丙烯酸丁酯为主体的橡胶相,在橡胶乳粒上用苯乙烯和丙烯腈进行接枝共聚后,再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的乳液共混而制得AAS树脂的生产方法。同时对橡胶相的交联度、接枝率、粒径以及树脂相的分子量等因素与AAS树脂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在生产上控制这些因素的方法。中试制得的AAS树脂经有关单位使用鉴定,认为可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很多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是属于聚苯乙烯和聚丁二烯的二相共混体系,其中聚苯乙烯是连续的塑料相,聚丁二烯是分散的橡胶相。高抗冲聚苯乙烯的抗冲强度与聚丁二烯的组成和浓度、粒子大小、形态和含量、交联程度等有关,也跟聚苯乙烯的状态、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等有关。这些因素可能是互相有关联的,因此要找出冲击性能和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只能在变动一种因素,固定其他因素的条件下进行研究。本文利用改进的自由振动仪,首先测试了三种不同来源的高抗冲聚苯乙烯的动态切变模量和力学阻尼,以了解各种HIPS的组成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然后着重测试了几类不同聚顺丁二烯(顺丁胶)含量的高抗冲聚苯乙烯的低温阻尼峰,从而研究不同制备方法的橡胶相含量对力学阻尼和抗冲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PB—g—SAN弹性体对SAN树脂的增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PB)乳胶粒上接枝共聚苯乙烯和丙烯腈。合成了PB含量为40%的PB-g-SAN共聚物粉料。将其与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ABS树脂,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SAN树脂中随着PB-g-SAN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韧性和断裂伸长率不断提高,而拉伸强度和熔融指数出现下降的趋势。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PB橡胶粒子均匀地分散在SAN基体中,其粒径约为0.3μm,在橡胶粒子中含有大量的包容结构-SAN次级粒子。  相似文献   

4.
以镍系高顺式聚丁二烯橡胶(Ni-9004)、锂系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i-700A)及二者的复合胶做增韧改性剂,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考察了聚合时间、复合胶用量对ABS聚合反应、接枝参数和微观形态的影响,并对复合胶不同配比下树脂形态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聚合时间的延长,Ni-9004的接枝率增大,而接枝效率和橡胶相体积分数均有所降低;聚合中发生明显的相转变,最终形态为经典的"核-壳"结构.当与Li-700A复合时,其形态可得到明显改善,且复合胶用量低时,有利于接枝和包藏,补强值为正;复合胶用量增加,粒子尺寸增大,补强值为负.另外,掺混入Ni-9004可显著提高Li-700A的增韧效果,当掺混量达75%时,在产品的拉伸性能得以保持的同时,Izod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150%以上.  相似文献   

5.
接枝SAN分子量对ABS树脂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在聚丁二烯乳胶粒上接枝共聚苯乙烯和丙烯腈、通过改变共聚单体中叔十二烷基硫醇(TDDM)的用量,合成了一系列PB-g-SAN共聚物,将这些共聚物与SAN树脂熔融共混制得了ABS树脂,研究了单体中TDDM含量对SAN在PB上的接枝率、SAN的分子量及ABS树脂的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SAN在PB上的接枝率及其分子量随TDDM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单体中无TDDM时,PB-g-SAN共聚物的增韧效果变差导致了ABS村脂的冲击强度较低,引入TDDM后明显地改善了ABS树脂的冲击韧性和加工性能。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单体中TDDM的含量显著地影响着PB橡胶粒子的内部结构,随着TDDM含量的增加,橡胶粒子中SAN包容结构的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6.
淀粉接枝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带有吸水基团的网状结构高分子聚合物,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发研究的新型功能材料之一。以玉米淀粉、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环己烷为连续相,过硫酸钾(KPS)作为引发剂,在氮气保护下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树脂微球。红外光谱法(FTIR)表明产物为淀粉接枝AA/AM高吸水树脂。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树脂吸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工艺条件是:玉米淀粉用量为10%,引发剂用量为0.2%,交联剂用量为0.3%,分散剂用量为2%。通过显微镜(SEM,TEM)和热重(TGA)探讨了接枝高吸水树脂的外形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树脂微球粒径大多分布在100μm上下,且热稳定性良好。同时探讨了温度对淀粉接枝高吸水树脂保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有良好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7.
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无机盐平板法考察了黑曲霉、米曲霉、地衣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高吸水树脂的降解作用,探讨了温度、pH值对降解过程的影响,分析了降解率与淀粉酶活、接枝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曲霉、米曲霉对树脂的降解率大于树脂的未接枝率,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树脂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8.
ACS树脂改性PVC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丙烯腈(AN)、苯乙烯(St)在氯化聚乙烯(CPE)存在下进行悬浮接枝共聚,获得了ACS树脂.研究了不同用量ACS树脂对PVC流变行为、力学性能、热性能的影响,用SEM观察其拉伸断面.结果表明,ACS树脂的加入改善了PVC的流动性,其效果比抗冲型ACR好.当ACS加入量为25%时,抗冲强度可提高2~3倍,而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同时热性能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ABS是一种具有抗冲强度高,加工性能好,原料丰富等优点的通用工程塑料。乳液接枝共混法是目前生产上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它具有便于调节ABS橡胶含量、易于控制所混入丙烯腈一苯乙烯(AS)性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ABS 树脂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在一定条件下所组成的聚合物,是一种发展较快的通用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抗冲强度与良好的加工性能。ABS树脂是在聚苯乙烯树脂改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聚苯乙烯树脂具有良好的电性能、透明性和加工性能,在工业和民用方面应用很广。但是,它突出的缺点是抗冲强度低、易脆裂,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控温预聚合手段在反应釜中原位生成种子床,实现了聚烯烃催化剂的气相聚合评价,提高了聚烯烃催化剂气相聚合评价稳定性和效率,增强了气相聚合小试评价与气相中试和工业生产的相关性.在相应装置上对两种大粒径聚丙烯球形催化剂进行了动力学研究:考察了在气相聚合中铝硅比和氢气分压对聚合性能的影响,抗静电剂Atmer163对催化剂聚合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大粒径球形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更有利于高橡胶相含量抗冲聚丙烯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炭黑为导电相填充硅橡胶制备导电橡胶,并基于Matlab软件建立了相应体系的逾渗模型,对比研究了炭黑含量及粒径对导电橡胶体系粒子逾渗特性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粒径一定时,炭黑含量是影响所制导电橡胶导电性能的重要因素,当炭黑含量达到逾渗阈值,材料电阻急剧减小,炭黑粒径越小,所制材料的逾渗阈值越低。不同炭黑粒径下,导电橡胶体系的分形维数均随着炭黑含量增加而增大,并且炭黑粒径越小,体系分形维数越小,而分形维数较小的体系在逾渗状态前形成导电集团的能力更强。对比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可知,本文构建的逾渗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硅橡胶-炭黑导电橡胶中导电相的结合特性。  相似文献   

13.
 木质素磺酸钙接枝高吸水树脂是一种含有亲水基团的新型高分子网状聚合物,具有极强的吸水性能.以木质素磺酸钙接枝高吸水树脂为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其制备方法、形态结构特征以及作为土壤保墒剂的应用.研究了合成木质素磺酸钙接枝高吸水树脂的工艺条件,得出木质素磺酸钙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交联剂种类及用量、丙烯酰胺用量、中和度、干燥条件等因素对高吸水树脂洗液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法得出试验体系下最佳工艺参数(质量分数):丙烯酸58.5%,丙烯酰胺19.5%,木质素磺酸钙5.85%,引发剂0.39%,交联剂0.19%,中和液15.59%.在此条件下,得到树脂吸去离子水1010g/g,吸0.9% NaCl溶液量110g/g.用红外谱图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合成高吸水树脂的形态和结构,发现共聚物的组成对高吸水树脂的分解温度和表面形态结构特征都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橡胶改性的聚苯乙烯(HIPS),其产量到七十年代初已超过未改性的聚苯乙烯。HIPS所以能有很快的发展,主要是采用本体法(或本体悬浮法)的工艺路线的结果。特别是采用了剪切形式的搅拌并选择了合适的搅拌速率,成功地控制了橡胶相的粒径和包藏,在恰当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情况下,就得到性能良好的产品。 ABS的生产工艺一般是乳液法。随着工艺的发展,到1964年,本体法(或本体悬浮法)也应用于ABS的合成。其优点是产品的橡胶用量低,杂质残余少,加工性能好等,而抗冲性能并不逊于含胶量高的乳液法。  相似文献   

15.
GMA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对聚丙烯进行了熔融接枝,在烃链上引入极性基团,以改善聚丙烯与生聚合物的相容性。系统地研究了温度、时间、聚丙烯粒径,反应笺组成及加料方式、反应器形式等因素对支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和氯化聚乙烯(CPE)进行悬浮接枝聚合,制得了MCS树脂,考察了接枝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组成及其相结构,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接枝度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形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甲基丙烯酸固相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甲基丙烯酸 (MMA)接枝粉料聚丙烯共聚物 (PP -g -MAA) ,讨论了单体MAA与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采用红外光谱和化学滴定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 ,同时用TGA考察了接枝物的热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当反应温度为12 0℃ ,反应时间为 2h ,PP∶MAA∶BPO为 10 0∶2 0∶2 .5时 ,可获得最大接枝率 12 .8% .PP - g -MAA可作为PP/CaCO3 复合体系的增容剂 ,它明显改善了两相的相间结合 ,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用不同类型的醋酸丁酸纤维素(CAB)接枝改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制备了银粉定向排列、附着力好的电镀银涂料用羟基丙烯酸树脂.讨论了CAB的接入方式、类型与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反应温度、引发剂品种与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以及单体选择对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CAB381-0.5,自由基接枝改性的方法,引发剂BPO用量2.5%(单体总量),羟值2.0%,用长链并且不易结晶的丙烯酸酯类单体LMA,加入量6%~8%,反应温度120~130℃能合成出接枝率高、电镀银定向排列,且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优异的羟基丙烯酸树脂型电镀银涂料.  相似文献   

19.
丁苯透明抗冲树脂,具有无毒、透光、抗冲击强度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等。介绍了丁苯透明抗冲树脂的合成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等,分析了不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嵌段对应不同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建立了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质量分数为65%的氯化锌水溶液为反应介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研究了微晶纤维素(MCC)与丙烯酸(AA)的均相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引发时间、接枝共聚时间、单体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用FT-IR、XRD和TGA分析了接枝前后微晶纤维素的特性.结果表明:当引发剂与MCC的质量比为1∶2、单体与MCC的质量比为5∶1、引发时间为10 min、接枝共聚时间为8 h、共聚温度为60℃时,接枝率达20.3%;随接枝时间的延长,接枝产物粒径呈减小趋势,电位呈增加趋势;接枝后的产物在1729cm-1处有CO的吸收峰,说明接枝上了丙烯酸单体;接枝后MCC的结晶度及热分解温度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