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浙江图书馆善本部所藏<易筋经>抄本,是继国家图书馆的西谛本<易筋经义>和台湾图书馆的述古堂本<易筋经>之后新发现的第三个<易筋经>早期抄本.因该本藏于浙江图书馆,故名为"浙图本<易筋经>".值得关注的是,浙图本无论从格式还是内容都与西谛本及述古堂本有较大区别,而与"道光三年(1823)市隐斋版"傅金铨本及稍后的来章氏本<易筋经>有着明显的关联之处.从版式藏印、文本内容及学术意义等三个方面,对该抄本进行了简要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北宋时期著名法家沈括提出的《十二气历》,“见怒于当世”,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可是,七百年后,这个历法的原理,却被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所采用。这一历史事实再一次证明毛主席的正确论断:“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 公元十一世纪,沈括在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的斗争中,努力从事科学研究,在天文历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考察了以前诸种历法,发现朔望月的日数与回归年的日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研究和比较<至大论>和<苏利亚历>中的日食时差算法.方法 文献考证和比较研究.结果 <至大论>中的日食时差算法采用了一种相当漂亮的近似算法,而<苏利亚历>中的日食时差算法则采用的是和现代数值计算中单点迭代算法完全等价的一种算法.结论 从时差算法的合理性方面考虑,<苏利亚历>要明显优于<至大论>,但是在符号选择上,<至大论>远较<苏利亚历>科学.  相似文献   

4.
《新三字编句解》,仿《三字经》体制,是一部曾流传于四川民间的清代蒙书,由成都刘芳远撰,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李拔鉴定,抄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文童苟定江之手,是现今唯一的存世本。以其中的俗字■为考释对象,研究其在历史俗字发展中的演进变化,为大型辞书的编纂与修订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6.
《兴和历》是东魏时期修订的一部历法,虽然在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但是参与改历的人员规模之庞大,阵容之豪华,在中国历法史上非常罕见,这一情况值得注意。因此本文考察了《兴和历》的制定过程及参与人员的背景,特别是详细考察了信都芳和李业兴围绕《兴和历》展开的争论和李业兴的制历主张,并通过比较《兴和历》与《正光历》的异同,分析了二者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苏利亚历》(以下简称《苏历》)中时差算法的科学性。方法 将《苏历》中时差算法与理论算法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原始献的系统解读,廓清了《苏历》中时差算法的造术方法,证明了《苏历》中时差算法与理论算法完全等价,并成功地将《苏历》中的时差算法化为以太阳的黄经和时角为自变量的二元函数。结论 《苏历》中时差算法模型与理论算法虽然完全等价,但由于所取常数和理论值不同,并数次使用了近似公式,使得其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有一定的误差。但从总体上来说,这种误差是比较小的。  相似文献   

8.
《易筋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武术典籍.述古堂本《易筋经》是明清之际抄本,小楷抄就,字迹俊逸工整,但用字多异体.整理述古堂本《易筋经》中的异体字,对其进行分类考辨,并进一步探讨其特点及成因,有助于《易筋经》文本的释读,且对于考察汉字演变过程,探索汉字使用规律等也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挖掘《河南省长葛县采访录抄本》所收录的内容,有助于研究长葛县张氏家族史以及乡邦地域文学,而且对于认识长葛晚清的社会面貌以及民俗风情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抄本《考验气候日记表》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湖北省图书馆中发现抄本《考验气候日记表》(以下简称《日记表》),二册,汉文,无作者署名。经详览全书知是法国人从1866年7月6日到1868年6月9日(日期全用公历,下同)由柬埔寨经泰国、老挝进入我国的云南,又到四川,终于武汉,对72个地点进行了气  相似文献   

11.
《授时历》外行星计算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元代<授时历>推算木星、火星和土星赤经精度.方法 文献考证和比较研究.结果 在1282-1302年间,<授时历>推算木星、火星和土星赤经的绝对值平均误差分别为0°.61,0°.98和0°.38,木星、火星和土星赤经的绝对值最大误差分别为1°.69,4°.20和1°.13.结论 <授时历>外行星计算"精度"达不到南宋历法家制定的"差天一度"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数学公式将《明天历》的日食算法表达出来,并指出其天文学意义。方法文献分析与数学建模。结果《明天历》先求得合朔时交点离开冬至点的距离以及太阳到冬至点的距离,两者的差值就是"去交度分";常数中的"朔差"是一个朔望月中交点退行的距离;它以恒星年而不以回归年入算以及用太阳的去交分代替月亮的去交分都是其去交度分算法的不足之处。《明天历》的食甚时刻仅是对经朔时刻加入日月不均匀运动有关的修正,没有进行时差的修正。其他算法与主流算法基本相同。结论《明天历》的日食算法在宋代是比较特殊的,这些特殊之处大部分是正确的、合理的,但某些算法中仍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前人在校勘刘焯《皇极历》中的24气夜半漏刻与昏去中星数表时,仅关注24气的对称性,及昏去中星可由夜半漏刻归算这两点。本文通过分析原始文献中相关数据的天文意义和数学关系,发现《皇极历》24气夜半漏刻常数表恰好满足5阶差分表的构造原理。此外,在由夜半漏刻归算到昏去中星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各气昏去中星常数之转分取舍值的累积效果,从而完成《皇极历》中的夜半漏刻与昏去中星度天文数表的校勘。并表明刘焯所构造出的这个5阶差分表在中国数学史和算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阁皂宗是道教史上灵宝派发展到以江西樟树閤皂山崇真万寿宫为传播中心时代的别称。本文基于作者实地考察所得的新的镇墓文等碑刻新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对其历史进行了详实的考论,以嗣法宗师为主线梳理了其发展脉络。我们认为,葛玄与阁皂山道教似无关系,阁皂山道教开始于南北朝晚期;隋唐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宋代因得到朝廷的支持而繁盛,元代开始逐渐衰落,近代以来衰而不亡。政府的支持、高道的努力、火灾兵灾等灾难的避免,是决定它能否兴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宋元时期内行星视位置计算精度。方法利用计算机编程计算《纪元历》和《授时历》内行星视位置,并与理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纪元历》金星和水星计算误差符合"差天二度"这个标准的天数分别占到总数据量的96.24%和33.27%,《授时历》金星和水星计算误差符合"差天二度"这个标准的天数分别占总数据量的97.05%和39.09%。结论宋元时期金星计算误差基本能达到北宋历法家制定的"差天二度"这个标准,但水星计算误差达不到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6.
《书经》所载“仲康日食”的时间确定问题一直是存年代学中的一个难题,基于华夏历史时期天天文家们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根据复原了的元件《授时历》交食推步术及有关史料,重新考察这次日食及古代的推步结果,确认了郭守敬等用《授时历》推算出的“仲康日食”发生的日期当是公元谫2128年10月13日,提供了由《授时历》方法编算的-2200至-1799年日食典;为进一步的研究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 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期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就是其中一位具有法家思想倾向的大科学家。反映他对天文历法真知灼见的《历议》,集中表现了他力图“革新变旧”、反对“信古而疑今”的战斗精神。考察祖冲之及其《历议》的革新精神,对于今天我们从事科学技术工作,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行星运动是中国古代历法推算的重要内容。以火星运动为例,考察自汉代《三统历》(《太初历》)至隋代《皇极历》5部历法中的火星运动计算,由此探讨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理论和推算之间的关系。从《三统历》开始,火星动态表逐步精致化:增加会合周期中的段数,调整每一段的起始点时间及其中的视速度大小,引入"合"的概念等。分析这些运动表的构造,探讨其所依据的实际观测数据和观测技术。特别是动态表中"留"的数据,反映了中国古代天文观测的精度。中国在公元6世纪观测发现了太阳运动和五星运动的不均匀性。通过《皇极历》分析这种不均匀性是如何体现在关于火星的历法计算之中。动态表不再固定,其中每段中的速度随着"晨始见"的时刻而变化,说明计算模型与实际观测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9.
据《汉书》记载:汉代的《三统历》以135月为交食周,它和巴比伦的沙罗周期一样,同为文明古国在天文学上的—项重要贡献。然而,关于发现这周期的根据和过程,却没有记载下来。《三统历》交食周期为135朔望月,即约3986.63日。由于有0.63日的尾数,所以  相似文献   

20.
《牛津词典》的使用者有3千万之多,其版本共有七个。该词典的醒目亮点之一是它的动词句型。多次修订后的版本里,改动非常大的是动词句型。文章就《牛津词典》前六个版本的动词句型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