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面向目的地建设的游客满意度对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西藏为案例,在分析旅游目的地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炼出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要内容,构建了游客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藏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得出游客满意度的等级序列,据此提出了西藏在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过程中提升游客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总结国内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的研究现状,在现有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概括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环境竞争力3个方面构建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获得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各层评价指标的权重.研究发现潜...  相似文献   

3.
研究阐述了旅游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认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系统由生态、行为和保障机制(天—人—机)三大子系统构成,并在对旅游资源安全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构建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确立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最后提出了目的地旅游资源安全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海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海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的选择规律.利用项目组在12个旅游热点城市的市场调查结果,结合近些年国家旅游局海外旅游者抽样调查资料,运用旅游地理学和市场学的基本原理,总结出海外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和路线的规律性,即海外旅游者多前往经济发达、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传统的旅游黄金线路仍然是海外旅游者在境内移动的主要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使得旅游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是分析其制约因素的有效途径,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概括了国际上的几种评价指标框架与指标设置方法,并对旅游生态足迹法、旅游可持续晴雨表法以及综合评价法等主要的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研究认为,在现存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维度的选择并不统一,并缺少对文化资源进行评价的指标研究;而各类评价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会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此外,旅游可持续等级评判标准的科学制定应得到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为了探讨内地游客对香港旅游感知及评价,利用内容分析法,以去哪儿网上114篇有关香港的网络游记为研究样本,借助Rost-CM6进行文本分析,从区划名称、旅游景点、交通、住宿、美食及购物等方面,对赴港内地游客的旅游感知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香港旅游的情感评价;研究发现:内地游客对香港旅游感知,主要是香港城市旅游景区,其次是行政区划,而后依次是交通、美食、住宿及购物,且对香港具有丰富且积极的情感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地定位是目的地开展有效市场营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基于目标市场导向对长治市进行旅游定位探讨.首先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了长治市的一级客源市场和机会客源市场;然后针对长治市的客源市场调研了目标旅游消费者的利益诉求及对长治市的本底印象感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长治市是否具备能够满足目标旅游消费者利益诉求的资源属性;最后提炼出了长治市的定位口号——长治,多样化的探索之地.  相似文献   

8.
通过游客网络日志及评论研究游客对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利用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已成为旅游形象研究的重要途径。利用百度、谷歌等各种搜索工具进行检索以及根据设定的目标条件对游客关于曲江旅游景点进行评价的网络评论和网络日志进行分类、筛选和分析,最终符合条件的文章有82篇,评论2908条。对网络日志和评论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构了三个分析类目,探索游客对曲江景区整体形象的感受,从而明确曲江景区在游客们心中满意程度的高低,并为曲江旅游景区的升级和发展提供参考,完善以网络文本为数据来源的旅游形象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前绝大部分居民出游前了解旅游相关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基于百度指数的数据分析功能,分析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关注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对指导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以青岛为例,经检索得到青岛2011年旅游网络关注曲线,发现2011年青岛旅游网络注度时间分布特征:①在一年内,用户旅游关注相对集中;②在局部时间段内,用户旅游网络关注度存在小的峰值;③用户旅游关注度曲线呈现一种齿状波动.由此得出影响旅游目的地网络关注度的关键因素有:季节变化、闲暇时间以及旅游目的地已有知名度,三者综合作用,影响着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政府大力提倡发展低碳旅游,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低碳社区旅游正成为新的旅游型态.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找寻相关指标,利用德尔菲法评价出重要性程度后,再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最后构建出适合评价低碳旅游社区的指标体系,以便为低碳旅游社区的推动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创新旅游目的地评价方法为目的,基于旅游网络评论数据,从旅游目的地发展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构建旅游目的地关注度—满意度分析(ASA)模型.整合国内8大在线旅游平台评论数据,采集全国23 496个景点的1 368 052条有效评论,建立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基础数据库.通过模型化和可视化的方法对省域旅游目的地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网络旅游关注度呈现长尾和极化特征,约80%的在线旅游评论集中在10%的核心旅游景点;核心旅游景点空间聚集度呈现出由高到低的“东—中—西”格局;2)不同类型景点在网络关注度和满意度上均有明显差异,且游客对不同类型景点具有不同的正负面情感特征.基于上述特征分析,结合31个省市自治区ASA定位分析结果,提出了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发展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旅游网站的景点评论进行情感分析,综合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领域本体构建技术,准确把握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和需求;将群体智慧和个人偏好有效地结合,为游客出行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推荐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推荐策略能够有效地将碎片化的游客评论数据转化为对其他游客出行地选择的辅助信息,提高了游客获取旅游知识的效率,真实地反映游客的旅游感受,为游客景点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进行客流管控和行车调度的实时需求,提出了基于乘客OD时空特征的出行目的地在线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定义乘客OD时空特征矩阵,以乘客个体的历史自动售检票系统(AFC)数据为训练样本,提出了基于行程密度聚类的乘客OD时空特征提取方法。分析制定乘客实时进站刷卡信息与其OD时空特征矩阵的匹配规则,基于3种匹配情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目的地实时预测方法。以南京市轨道交通AFC数据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预测方法在高峰时段预测准确率、全天预测稳定性等方面效果良好,可为地铁运营组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运用GooSeeker软件, 在马蜂窝、携程和途牛等知名旅游UGC平台上爬取游客赴北京的网络游记, 并借助ROST CM 6.0和 ROST EA软件, 对网络文本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 探究获冬奥会举办权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 得到如下结果。1) 申办冬奥会成功后, 北京关于“冬奥会”的形象特征得到一定程度的凸显, 但凸显程度不高。2) 申奥成功前后游客感知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维度具有差异性: 申奥成功前, 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主要体现在地方氛围、吸引物、交通和奥运场馆; 申奥成功后, 游客目的地形象感知主要体现在地方氛围、吸引物、旅游服务和国际化形象。3) 游客情感以积极情感为主, 中性情感为辅, 整体上趋于中性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游客出行轨迹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旅游目的地交通结构已成为研究交通可达性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通过筛选、挖掘网络游记文本中的时空信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可达性模型、耦合模型等,以西南民族旅游目的地黔东南州为例,分析了州内自助游网络结构特征与州内交通可达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州内自助游发展水平与交通可达性的耦合协调关系,为民族地区自助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 通过网络游记数据挖掘,州内自助游旅游节点主要有27个,且主要分布在交通干线经过的县(市);2) 黔东南州自助游网络整体密度较低,边缘与核心节点联系较弱,互动性差,网络结构整体呈现出不均衡性;3) 27个旅游节点中平均最短出行时间179.67分钟,其中肇兴侗寨可达性最佳,加车村及加榜梯田可达性最差;4) 旅游节点与所在县(市)自助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耦合度与协调度整体较低,其自助游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可达性存在一定错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对旅游动机和旅游品牌个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对两者之间影响关系的认识比较模糊。对以青岛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游客感知品牌个性的五个维度,并且提取出旅游者的四种旅游动机。最后应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探讨了旅游动机与品牌个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旅游动机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品牌个性的感知,同时也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2012年武汉一日游游客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一日游游客花费影响因子并构建其旅游花费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武汉一日游游客呈现较大的旅游花费差距.去向、职业、游览景点个数3个变量对武汉一日游游客花费的影响显著;来向变量对武汉一日游游客花费的影响不明显;性别,年龄、来源地、旅游目的和旅游方式5个变量对武汉一日游游客花费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旅游者出游行为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互联网日益成为目的地形象宣传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在对旅游目的地供给方的英文网站和海外游客的博客游记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对比了涉外旅游的投射形象和感知形象.发现黄山市涉外旅游形象侧重于认知形象的构建,忽视了对情感形象的构建,供需双方在认知形象内部也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建议我国类似的旅游目的地应从迎合海外游客的旅游偏好,实现文化旅游的再生产,重视情感形象的构建以及加强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出发,对涉外旅游形象建构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