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澄清不确定性不耐受通过影响应对反应,进而影响情绪问题的作用路径,探索正念所起到的保护性作用,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回收数据,并对有效数据进行中介和调节分析。研究1考察不同的应对反应在不确定性不耐受与情绪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2重复研究1的中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正念对不确定性不耐受与应对/情绪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确定性不耐受会增加非适应性的应对反应,减少一部分适应性应对反应,增加寻求支持的应对反应;前两者会进一步加剧情绪问题,而寻求支持会缓解情绪问题。研究中未发现正念在不确定性不耐受与应对之间的调节作用。正念会调节不确定性不耐受对情绪问题的直接作用,正念水平越高,不确定性不耐受引发的情绪问题越少。研究结果澄清了不确定性不耐受影响情绪问题的机制,并验证了正念的保护性作用,为针对不确定性不耐受的临床干预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采用津巴多时间取向量表、生活定向问卷修订版、生活事件量表对870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时间取向与气质性乐观、乐观偏差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气质性乐观在消极过去取向、宿命现在取向与消极将来事件可能性判断之间呈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在宿命现在取向与积极将来事件可能性判断之间呈负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在积极过去取向、未来取向与消极将来事件可能性判断之间呈负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在积极过去取向、未来取向与积极将来事件可能性判断之间呈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在消极过去取向与积极将来事件可能性判断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时间取向(除了消极过去取向)直接影响乐观偏差,也可以通过气质性乐观间接影响乐观偏差。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考察大学生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控制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成人自我报告》测量372名大一新生的自我控制、应对方式,以及焦虑/抑郁与攻击行为。中介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控制与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呈负相关;积极和消极应对在自我控制和焦虑/抑郁和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且两者效应相当。总之,大学新生的自我控制与应对方式对其情绪和行为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应对方式是自我控制与情绪、行为问题关系之间的一个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在新冠疫情期间学生群体的心理应激反应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以及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和情绪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以线上问卷的形式,采用心理应激反应筛查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情绪管理能力量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功能评估工具,在疫情期间对国内1 955名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疫情期间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和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在心理应激反应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到情绪管理能力的调节:情绪管理能力越强,消极应对方式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越弱. 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反应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存在着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消极应对方式是其中的中介变量,情绪管理能力是其中的调节变量,后者能够降低前者对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尊预测生命意义感的研究结果, 引入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两个变量作为中介变量, 分别从认知和情绪的角度探索自尊对生命意义感的预测机制。实验前采用自尊量表、心理控制源行为量表、情绪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问卷分别测量被试的心理控制源、积极情绪以及生命意义感, 用表达性写作的方法, 分别启动被试的自尊水平, 最后再次测量被试的心理控制源、积极情绪和生命意义感, 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考察启动自尊对心理控制源、积极情绪和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用分层回归和Bootstrap检验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对自尊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 启动自尊会显著影响被试的心理控制源、积极情绪和生命意义感, 心理控制源和积极情绪在自尊与生命意义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与情绪稳定性的民族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情绪稳定性量表和压力应对方式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施测,研究压力应对方式的类型与情绪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以积极取向为主,性别和民族之间无显著差异。2.现在的大学生情绪稳定性较差,主要体现在自卑感,抑郁性,强迫性,自主性,疑病症,自罪感等6个方面,均比常模(1999)差。3.男生比女生更加自主,而女生强迫性更高。4.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情绪稳定性呈正相关,5.虽然大学生采取的应对方式主要是积极取向的,但情绪并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员工流动性大,将严重影响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运用层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以361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探究了压力知觉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职场友谊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表明:(1)压力知觉对员工离职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2)职场友谊不仅在压力知觉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同时还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压力知觉与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中起着调节作用;(3)当员工具有较高职场友谊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压力知觉与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对员工心理建设和单位组织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以减少人员离职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58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探讨生活事件、情绪弹性、应对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处于中上水平;相关分析发现,生活事件、情绪弹性、应对方式两两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三变量存在密切关系,情绪弹性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明晰辱虐管理、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对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理,在文献研究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建立四者关系的假设模型。采用辱虐管理量表、负性情绪量表、自我损耗量表和反生产行为量表对395名员工进行调查,通过SPSS和AMOS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辱虐管理、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三者均与反生产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辱虐管理既直接预测反生产行为,又间接影响反生产行为;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负性情绪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中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对其学业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生涯适应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对68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生涯适应力、积极应对方式、学业满意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生涯适应力、积极应对方式均能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的学业满意度;(2)积极应对方式在中学生生涯适应力与学业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提升中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可以促进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进而提升学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成就动机对学业倦怠、学业投入的影响机制, 选取3个时间点,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未来取向应对量表(PCI)、学业倦怠量表(MBI-SS)以及学业投入量表(UWES-S)对163名高中生施测, 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追求成功的动机通过未来取向应对二阶段序列机制减缓个体的学业倦怠, 促进学业投入; 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只通过未来取向应对的预先应对阶段减缓个体的学业倦怠, 促进学业投入。在实践中, 需要根据个体成就动机的具体类型, 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来改善其学业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以5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在性别、年级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应对各因子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四个应对因子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主观幸福感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并存在显著年级差异.(2)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求助两个应对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四个应对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3)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明显的直接效应(β=0.289,P〈0.001),而且应对方式中介效应也显著(β=0.197,β=-0.366,P〈0.001),其中成熟应对方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9.7%,不成熟应对方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9%.  相似文献   

13.
以视觉与认知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中不确定性的可视化方法,主要包括:设计不确定性的分级表达模型,提出色彩与不确定性的映射关系,构建了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不确定性可视化视觉变量系统,提出了采用动态符号或动态视觉变量来表示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清晰、直观、有效地表达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中的不确定性,有助于理解不确定性的变化与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情绪认知理论,尝试关注多个企业同时陷入不可辩解型的群发性危机情景下,未曝光企业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对消费者情绪及其品牌购买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实验选择真实的手机品牌作为刺激物,通过构建两个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发现:(1)在多品牌产品危机中,未曝光企业选择主动介入与赔偿型措施时,涉事企业可获得消费者更高的品牌购买意愿;(2)涉事企业选择被动介入以及服务型措施时,消费者的介入评价对其负面情绪的影响程度更高;(3)消费者的负面情绪与其品牌购买意愿负相关,且消费者愤怒情绪较无助情绪对其品牌购买意愿影响更大;(4)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对消费者的介入评价与品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轻烧镁中的微量铅,用国际通用的《测量不确定度表达指南(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GUM)及现代数理统计学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根据测定方法的数学模型,分析误差源,推导不确定度分量,并进行计算合成,从而对轻烧镁中微量铅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科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98名大四毕业生进行测查,探讨了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的大四毕业生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民族的大四毕业生在心理弹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应对方式上没有显著差异;(3)大四毕业生心理弹性各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肖计划、许秀峰编制的应对方式调查问卷与周宗奎等编制的《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分析了兰州市229名大一新生的应对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生活适应与解决问题和求助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学习适应与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交往适应与幻想、退避和合理化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情绪状况与解决问题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幻想、自责、退避和合理化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应对方式对大一新生的学校适应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问卷、情绪应对策略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128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探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情绪应对策略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与情绪应对策略、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情绪应对策略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2)情绪应对策略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3)情绪应对策略在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还起着调节作用,只有当情绪应对策略处于中低水平时,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