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992年,我国动物园和保护区饲养站,共有10只雌性大熊猫产仔,共产13仔.到12月15日尚存活11仔,这是历年来最佳繁殖成绩.繁殖胎数及产仔总数虽然低于1986年的12胎17仔,但育活数量却高于1986年的9仔(国内8仔,国外1仔).幼仔成活率为83%以上,打破大熊猫繁殖史上的最高记录.1992年侨居国外各动物园的大熊猫,没有配种、繁殖的报告.重庆动物园育成1仔重庆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新星"3月8日发情求偶达到高潮,与上海动物园雄兽"川川"自然交配3次.经过近130天的妊娠期,于7月18日产下  相似文献   

2.
1993年,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共产6胎7仔,到12月15日存活5仔。如果5只幼仔在今后的哺乳期不遇意外,有望顺利成长。据此,1993年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繁殖成活率为71.4%,产仔数及成活率都低于1992年(产13仔,育成11仔)。本年存活的5仔均出生在国内动物园和保护区饲养站。据悉,侨居海外各动物园的大熊猫1993年没有配种、孕育和产仔的报告。成都动物园的“庆庆”产双胎育成两仔1984年9月出生在成都动物园的雌大熊猫“庆庆”,1989年产第一胎后,又于1990年和  相似文献   

3.
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其繁殖史只有23年。在这23年中间,国内外动物园对大熊猫的饲养及繁殖,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我国的动物园、养殖场和自然保护区饲养站共繁殖大熊猫50胎,产生86仔,哺育成活28只。哺育成活的比例甚低,只有33%左右。各动物园总结以往大熊猫繁殖的经验教训,于1986年在大熊猫繁殖工作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好成绩,全国共繁殖大熊猫11胎,产生16仔,哺育成活8仔,幼兽成活率一跃为50%。北京动物园育成两仔在北京动物园的繁育室内,饲养员和几位专家自9月初关切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是一种极难饲养,又极难繁殖成活的珍贵动物.1985年是大熊猫繁殖育幼最顺利的一年,也是自1963年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世界首次繁殖成功以来,哺育成活幼大熊猫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国内外动物园共有五只雌大熊猫产七仔,  相似文献   

5.
从大熊猫的生殖生理情况看,它具有每胎1-3仔的繁殖能力.在人工饲养状态下,由于实施了人工授精,大熊猫的双胞胎率较高.从1978-1987年的资料看,动物园人工饲养的雌性大熊猫共产23胎,其中有10胎为双胞胎.令人遗憾的是,截止1991年,全世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双胞胎仅成活一例.造成双胞胎成活率低的原因,人们一般认为由于母乳量有限,不能满足双仔需要,造成幼仔体弱,难以抵御疾病.另外,对野生大熊猫双胞胎哺  相似文献   

6.
北京动物园产两胎育成两仔北京动物园饲养的大熊猫近年种兽年龄偏高,?性种兽配种不佳.1990年中国动物园协会大熊猫繁殖技术委员会研究决定北京西安两动物园合作繁殖大熊猫,北京送雌兽到西安与正值壮年的雄兽"湾湾"配种.1991年初春,北京动物园的雌大熊猫"岱岱"远往西安与"湾湾"交配,140多天后于8月22日21时产1仔.产后"岱岱"顺利抱起幼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1991,(2)
繁殖大熊猫是世界难题之一大熊猫的人工繁殖,恐怕是世界难题之一.难到什么程度呢?先公布一个全世界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繁殖大熊猫的六年统计:1984年:共产5胎8仔,成活1只.其中包括美国1胎1仔,未成活.1985年:共产5胎7仔,成活4只.其中包括墨西哥1胎两仔,成活1只.1986年:共产12胎17仔,成活9只.其中包括日本1胎1仔,成活1只.1987年:共产6胎8仔,成活1只.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这一珍稀动物受到世界各国动物学家密切关注,它的野外种群数量、动物园饲养展出头数,以及人工饲养下配种繁育的成败等,均被视为动物学界的重大新闻.据调查1988年人工饲养下的大熊猫总计七十余只(六十一只饲养在中国),其中二十只母兽正处于繁育年龄(5-18岁),但本年度只有两只怀孕,共生产三仔.而唯一成活的,是日本东京上野动物园雌性大熊猫"欢欢"哺育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人们还对大熊猫的繁殖和种群延续忧心忡忡,因为大熊猫极为“娇气”,圈养大熊猫的生殖率和存活率都很低,有科学家甚至设想克隆大熊猫来延续种群。如今,卧龙的科技人员总结出一套成功的人工辅助繁殖和育幼技术,大熊猫幼仔成活率连续6年保持百分之百,由此看来,大熊猫种群复壮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数量变化及人工繁殖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熊猫的分布、栖息环境、数量变化和近30年国内外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作了报道,指出:①禁止砍伐森林,破坏大熊猫的栖息环境,立即将大熊猫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划为保护区,才有延缓大熊猫在野外灭绝的可能。②围绕大熊猫的繁殖进行深入研究是提高人工繁殖率及幼仔成活率的关键,培育幼兽达到繁殖后代的目的是人工育幼的重要环节。③为拯救大熊猫物种出力,是使子孙后代能见到大熊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1.
我国饲养的大熊猫累计已达200只,现尚活着的约100只。36年来共繁殖53胎,产86仔,存活28只。由于饲养而产生不孕和不配现象,以及幼仔存活率低等,通过研究,揭示出原因,并展现出了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福州动物园育成一仔福州动物园的雌性大熊猫"青青",是久经驯养并已掌握多种技艺的表演能手,国内外驰名,曾远渡重洋出国表演,为我国野生动物驯养业争得很高的荣誉."青青"今年早春发情求偶期间,该园工作人员采用人工授精方法使其受孕,于6月15日顺利产生一仔.这只幼仔在150日龄时体重已达十公斤以上.它是福州动物园繁殖育成的第二只大熊猫幼仔,也是"青青"生产的第三胎.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是世界上的稀有珍贵动物。由于分布地区的狭小、选食性强、繁殖不易等原因,使这种古老的动物有逐步减少的危险,怎样保护和繁殖这种古老动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四川省是大熊猫生活的故乡。成都动物园从1953年开始饲养大熊猫,对大熊猫生活习性和科学的饲养方法作了一些探索、特别是近两年来对大熊猫性行为,发情规律作了详细观察。并在发情期进行了大熊猫自然交配,人工授精试验。基本掌握了大熊猫发情,排卵的规律,为适时交配或输精创造了条件。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我园1980年采用79年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大熊猫“美美”于1980年9月20日产仔两头,为大熊猫的繁殖开辟了  相似文献   

14.
人工哺育新生大熊猫的难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特产动物大熊猫,野生的数量已很稀少,近年来产区又出现大片竹林开花枯死的灾情,对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有很大威胁,因此人工饲养下的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大熊猫历年繁殖概况自1936年到现在,国内外已有三十余家动物园先后饲养展出大熊猫百只以上,但能够繁殖产仔的却寥寥无几,因此大熊猫被公认为动物园中最难繁殖的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重庆动物园里的一对华南虎,三年之间四胎生了十二仔.第一胎四仔,全部没有成活.第二胎两仔,活了一只,死了一只.第三胎和第四胎各三仔,全部养活了.他们在饲养繁殖管理过程中,有教训,也获得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圈养环境下,大熊猫幼兽的死亡率高达71.3%,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一胎产二仔者往往有一仔被母兽遗弃不能存活.因此,将母兽无力哺育或遗弃的那些初生幼兽人工育活,可以大幅度提高圈养环境中大熊猫幼兽的存活率,对于圈养种群的衍繁乃至该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十几年来国内外对人工哺育初生大熊猫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华盛顿动物园与墨西哥动物园合作先后于1985年和1987年人工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的研究 ,总结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繁殖场现圈养了大熊猫 4 2只 ,雄性 18只 ,雌性 2 4只 .0~ 1岁的 11只 ,2~ 4岁的 12只 ,5~ 10岁的 8只 ,11~ 15岁的 7只 ,16岁以上的 4只 .育龄雌性大熊猫 11只 ,有生育史的 9只 ,育龄雄性大熊猫 6只 ,4只能进行自然交配 ,2只可供采精 .从 1986~ 2 0 0 0年 ,共繁殖大熊猫 3 3胎 ,5 0仔 ,存活 1岁以上的3 6只 ,存活率为 72 %,其中单胎 17胎 ( 5 1 5 %) ,双胞胎 15胎 ( 4 5 5 %) ,三胞胎 1胎 ( 3 %) .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 ,每年春季 3~ 4月发情交配 ,8月 ( 3 0 49%)和 9月 ( 4 8 88%)产仔 ,每胎平均产仔 1 5只 ,圈养繁殖大熊猫的雌雄比为 1 1∶1.大熊猫的妊娠期和幼仔的初生体重变化很大 ,妊娠期平均是 13 7 4± 19 3d ,初生幼兽的体重平均为14 2 6± 3 9 4g(N =13 ) ,最轻的只有 5 3 5g ,最重的 2 16g .即使是同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也有很大差异 ,1999年 8月2日大熊猫白雪产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分别为 5 3 5g和 15 0g ,相差近 3倍 .性成熟的年龄 ,雌性是 5 7± 1 1岁 ,雄性是 5 8± 0 5 8岁 .  相似文献   

18.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还被誉为动物园中展览的"明星".建国后三十余年来我国动物园对大熊猫的饲养、繁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还创造出多项记录,为研究和保护大熊猫提供了重要依据.现在国内外共三十六处动物  相似文献   

19.
1980年8月,墨西哥动物园养的大猫熊(人们一般称之为“大熊猫”)“贝贝”和“迎迎”繁殖成功,产下一仔,打破了四十多年米大猫熊在海外不育的局面。喜讯传开以后,报上又刊出该园主管科技的一位专家的谈话,说这是“大猫熊在人工饲养条什下的首次繁殖纪录”。这当然不确,但是又不好针  相似文献   

20.
1986年是大熊猫"丰收年",全世界动物园和养殖场共繁殖大熊猫9只,其中日本1只,中国8只.但是1987年却是个"歉收年",仅墨西哥繁殖成活1只,中国得了个"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