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管火箭炮发射中的变结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多管火箭炮系统中的变结构问题 (包括变自由度和变拓扑结构 ) ,提出了关于变结构系统不变化的策略 ,将变结构看作稳态结构。对这个“虚拟稳态结构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和仿真采用“分路”法 ,高效地实现了多管火箭炮各发射阶段的自动切换。  相似文献   

2.
3.
多管火箭炮系统发射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了多管火箭炮系统在发射过程中动力学仿真,包括建立模型;运用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铰约束,体现了地面对轮胎的单面约束作用;利用碰撞模型,对火箭弹在定向器管内的运动受力情况进行仿真计算,获取了该车载多管火箭炮系统发射时运动构件的运动特征和受载情况。  相似文献   

4.
远程多管火箭炮随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远程多管火箭炮随动系统的可靠性指标,介绍了远程多管火箭炮随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建立了随动系统的可靠性模型,井对某型远程多管火箭炮的随动系统进行了可靠性预计,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可靠性设计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某型远程多管火箭炮对抗能力,采用Monte-Carlo法建立了在C3I情报系统配合下的火炮对抗数学模型。模型对兰切斯特第二线性率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了C3I情报系统对模拟的影响。某型远程多管火箭炮依次与M270和M109A6进行模拟对抗,取胜概率分别为53%和67%。评估结果表明,某型远程多管火箭炮对抗性能优于M270和M109A6。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了多管火箭炮控制柜内外耦合热作用的解耦计算,在分析多管火箭炮控制柜内外热环境的耦合传热机制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求解多管火箭炮控制柜内外耦合热效应的工程计算方法。将多管火箭炮连续发射时控制柜外的燃气流加热作用转化为控制柜内热分析的浮动热边界条件,避免了难以实现的直接耦合求解。利用该方法对某多管火箭炮连续发射时的瞬态热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控制柜内的瞬态温度场,分析了相关因素的影响,为多管火箭炮设计定型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排气型气囊作用下多管火箭炮在不同工况下的着陆冲击性能,建立多管火箭炮着陆缓冲系统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软件计算了炮车系统在刚性地面条件、土壤地面条件、蜂窝铝辅助缓冲条件、后排气囊失效的恶劣工况下的着陆过程动力学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地面条件对多管火箭炮着陆缓冲性能影响较小,车架、框架、定向管应力超过许用应力,应注意防护;在货台和车身之间设计蜂窝铝辅助缓冲装置能有效降低车架应力,实现对车架的保护;后排气囊失效情况下货台冲击过载从40g提高到80g,超出空投安全标准,安全隐患增加。该文研究结果对于多管火箭炮空投方案设计和试验验证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总体布置着手,对火箭炮高低平衡机进行重新设计,采用了复式螺杆推式高低平衡机,讨论了传动三角形的确定和高低机、平衡机特性及其对定向器稳定性的影响,为取得满意的平衡曲线,采用了变刚度弹簧平衡机,并详述其设计方法。这样,保证火箭炮得到最小的不平衡力矩,且在常射角下不改变方向,从而消除了间?对密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火箭炮的发展历史及其作为常规局部战争的主要武器在现代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火箭炮的发展方向以及目前实现的手段和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含大范围变化参量及强冲击力矩的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引人动态滑模控制方法.构建了动态切换函数,设计了含鲁棒项的动态滑模控制律,动态切换函数将控制量中不连续项转移到其一阶导数项中,削弱了控制量抖振,鲁棒项对参数摄动、负载扰动等不确定因素进行了补偿.最后,对参数摄动及干扰下的位置跟踪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同时给出了控制器参数对控制性能影响的规律.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同传统滑模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提高了系统鲁棒性,并且抑制了控制量抖振.  相似文献   

11.
舰载火箭炮随动系统调炮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某舰载火箭炮在舰船摇摆情况下随动系统调炮时的火箭炮受力问题.通过虚拟样机技术对舰载火箭炮系统进行简化和建模.根据海浪波能谱,计算了舰船摇荡运动的功率谱密度和舰船的随机摇荡运动.用ADAMS软件求解了某火箭炮在横浪和斜浪2种航行状态下,以大正弦规律调炮时各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计算结果为舰载火箭炮瞄准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舰载武器在舰船摇摆情况下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固化降温过程中固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参数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药柱在固化降温过程中的热传导和热应力分析的基本方程,且应用有限元法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在固化冷却过程中的三维瞬态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得出了药柱危险点的位置.然后模拟了推进剂参数对危险点的应力应变值的灵敏度.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3.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口参数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高精度数值分析格式,对二维轴对称、粘性、湍流流动方程进行研究。通过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内流动的数值模拟,得到发动机喷口截面上的静温、静压和马赫数等流动参数。数值计算的入流边界条件分别设定为发动机燃烧室燃气的质量流量和总压,2种边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差异不大,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的相对误差较小。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的比较,表明该研究方法具有切实可行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将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三者视为统一整体,上部结构考虑空间框架形式,筏板计算采用亨奇中厚板8节点等参数单元,桩土体系采用剪切位移法,考虑群桩效应的共同作用进行空间分析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空间分析方法,可推广到框一剪结构的空间分析.在求解时利用波前法使得效率极大提高.所编制程序具有一定通用性,适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CLC)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的基础之上,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ARC对SCLC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的情况下,改变SCLC框架柱的轴压比后,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的比较,研究不同SCLC框架柱的轴压比对SCL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由数值模拟结果可知:轴压比越小,SCL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越好.这与“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受轴压比越小其抗震性能越好”的成熟结论一致,说明SCLC框架结构在抗震方面与普通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共性,为SCLC框架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某选煤厂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整个钢结构主框架产生大幅振动现象,为找出框架振动的原因,先了解框架各构件的动力学特性。以选煤厂厂房内主框架中140钢管斜梁为分析对象,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理论模态分析,并以理论分析为参考,进行测点分布,对其进行实验模态分析,比较两种分析结果,得出该长斜梁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对结构的振动特性做出评价,并对其在设备运行中的振动状态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结构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一幢8层框架结构的隔震建筑和传统抗震设计建筑的抗震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应用ABUQUS软件建立框架计算模型,分别采用普通叠层橡胶支座(RB)和铅芯橡胶支座(LRB)作为隔震装置的基础隔震2种隔震抗震方案,对其框架结构模型的底部输入E-l centro形地震波.分析结果表明,RB方案与LRB方案的抗震效果均优于传统方案,且RB方案抗震效果略好于LRB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有限元动力模型提出了一个新的修正公式。该公式充分利用了有限元计算的结果和实测模态参数,只需少数几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即可对初始理论模型进行动态修改。通过模拟计算了一个四阶系统和对一个实际结构的修正,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64 mm防暴弹发射器自动机工作方式。64 mm防暴弹发射时膛压低、初速小,自动发射器采用内能源自由枪机式自动机可能会导致无法完成自动动作,运用内弹道学能量守恒定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64 mm防暴弹发射器采用内能源式自动机会导致工作可靠性降低,此结论为自动发射器自动机组件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首次将加权残数法和有限元法结合起来 ,用以分析板架结构和加劲板结构 ,其做法是对整个结构选取试函数 ,利用变分原理导出以权系数表示的梁元或板元的广义刚度矩阵和广义荷载列阵 .此方法可大大减少数值分析的计算量 ,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