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PET固相缩聚前后的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固相缩聚过程存在聚合反应与结晶偶合的现象。利用自制的固相缩聚实验装置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ET固相缩聚反应中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SC升温速率增加使PET冷结晶峰温度明显升高,结晶峰面积减小,而熔融峰温度和面积随升温速率的变化很小;等温结晶时不同结晶温度的结晶形态存在差异,结晶形态取决于温度和结晶历史;PET固相缩聚过程中结晶度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缩聚反应的进程促进新结晶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用熔融插层法制备尼龙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用DSC手段研究了其非等温结晶行为。对所得数据分别用Jeziorny法、Dobreva法、Mo法和Kissinger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Jeziorny法求出的参数Zc和n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而且复合材料的Zc和n大于纯PA6,从n值上可看出有机蒙脱土的加入改变了PA6的结晶方式;Mo法求得的φ值为0.52,说明有机蒙脱土的具备成核能力;Mo法求出的F(t)随相对结晶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d则基本不变,相同结晶度下,纯尼龙6的F(t)大于其复合材料;活化能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活化能要远大干纯PA6,说明有机蒙脱土影响了尼龙6分子链段的排列,提高了尼龙6的结晶活化能。  相似文献   

3.
寻找能应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以稀土氧化物为原料,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Pr3+掺杂Sr2LaTaO6系列红色荧光粉,再通过XRD、SEM及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特征、荧光特性、衰减寿命和荧光热猝灭等性能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物相纯正、结晶度好,Pr3+的掺杂没有改变基质的晶体结构;样品可以被蓝光有效激发,发出色坐标为(0663 0,0336 6)的红光;Pr3+的最佳掺杂浓度(摩尔分数)为01%,随着Pr3+掺杂浓度(摩尔分数)不断高于该浓度,其荧光强度和衰减寿命都会递减;样品在室温到400 K这一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良好。表明Pr3+掺杂的Sr2LaTaO6红色荧光粉有望应用于白光LED。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900~1 300℃范围内煅烧3h,合成Eu~(3+)和Tb~(3+)离子掺杂的硼酸铝系列荧光粉。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合成样品进行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在合成温度范围内,可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稀土离子掺杂硼酸铝荧光粉Al18-xMxB4O33和Al4-xMxB2O9(M=Eu、Tb),物相结构和稀土离子的掺杂浓度对样品的发光性能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剪切速率对直接法制备芳纶浆粕缩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剪切速率对低温溶液直接缩聚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浆粕(芳纶浆粕,PPTAPulp)缩聚反应过程的影响。利用PPTA刚性分子发生逐步缩聚反应的缩聚模型,解释了在缩聚反应过程中,分子链的取向是提高PPTA相对分子质量的必要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剪切速率有利于PPTA分子沿流动方向取向,从而提高缩聚反应速率以及芳纶浆粕的相对分子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浆粕的长径比(L/D)。  相似文献   

6.
用高温固相法制备非稀土掺杂的Li6(La2Ca)Nb2O12∶Mn4+远红色发光荧光粉, 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光谱技术研究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 结果表明, 在Li6(La2Ca)Nb2O12∶Mn4+的荧光光谱中, 以327,494 nm为中心出现2个宽激发带, 在700 nm远红光区出现Mn4+2Eg4A2g跃迁发射峰, 其活化能ΔE=0.437 eV, 即该荧光粉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速降温的方法研究稀土发光PA6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中发现,以Jeziorny法和Mo法处理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理想,而在文中实验范围内,用Ozawa法处理则不太理想。用Jeziomy法分析结果表明:荧光粉质量分数为5%时,荧光粉对聚已内酰胺有明显的加速结晶作用。用Mo法分析结果表明:荧光粉的加入对聚己内酰胺有加速结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进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3+掺杂的LaBa2VO6红色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900℃时,晶型形成比较完全,Eu3+成功掺入LaBa2 VO6晶格中;荧光强度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Eu3+的最佳掺杂浓度(Eu3+取代La3+的摩尔百分比)为11%;用466nm激发光源激发样品显示出强616nm红光发射.该荧光粉与蓝光LED相匹配,适合用于蓝光转换型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Sm3+浓度(x)掺杂的BaLaLiTeO6:xSm3+橙红色荧光粉,并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发光性能、衰减寿命及热稳定性进行探究。数据结果显示BaLaLiTeO6:Sm3+荧光粉归属于双层钙钛矿结构,其晶系类型为四方晶系(空间群:I4/m)。在404 nm的近紫外光照射下,发射光谱于550~680 nm呈现出一个三峰发射。Sm3+的最佳掺杂量为0.09,超过此值后,受到偶级与偶级相互作用的影响,样品出现显著的荧光猝灭现象。荧光寿命随着Sm3+掺杂浓度的不断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由非辐射跃迁的概率大幅度提高造成的。由于热猝灭效应,荧光强度会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而降低,但150℃时的发射光谱积分强度仍能达到25℃时的82.8%。另外,样品活化能为ΔE=0.312 57 eV,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因此BaLaLiTeO6:Sm3+可作为橙红色荧光粉在发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及不同含量丙三醇(GL)共聚改性PET进行测试.并利用不同动力学模型对DSC数据进行非等温结晶研究,分析对比的结果表明:结合Avrami和Ozawa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PET及GL共聚改性PET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得到共聚改性PET聚酯的结晶速率随GL含量的增加而先提高后降低;通过计算Ziabicki结晶能力参数,得到结晶能力随GL含量的提高而先提高后降低;通过Kissinger方程计算结晶活化能,得到结晶活化能随GL含量的提高而先减小后增加.低含量GL共聚改性PET随支链的增加结晶速率和结晶能力先提高后降低,在所讨论的范围内,GL900-PET的结晶速率最快,结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