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苟雷  王立军  陈磊河 《河南科学》2003,21(5):584-586
207国道某涵洞西端拱脚落在人工填土上,且地基实际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导致涵洞差异沉降,顶部出现裂缝。采用无砂混凝土小桩技术加固,沉降监测结果显示了这种技术的优势。施工实践表明:施工过程要严格控制冲孔的用水量,回填土的时间和速率应根据小桩的强度发展确定,以防止沉降量的增大。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高回填场地回填土蠕变对桩基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中内置的Burgers模型,选用桩顶荷载为1MPa,桩径为2m,嵌岩深度为6m(3倍桩径),回填土高度分别为10m、15m、20m和25m的桩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考虑时间效应下不同厚度高回填场地桩基受力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填土高度其对应的蠕变稳定时间也不尽相同;随着桩周填土蠕变时间的增加,各工况桩周回填土沉降随之增大最终趋于稳定;桩周回填土蠕变稳定后,增加回填土厚度,桩周回填土最终沉降、中性点深度变化、桩身最大轴力以及桩端阻力和位移均随之增大,各工况桩周回填土最终沉降、中性点深度变化、桩身最大轴力以及桩端阻力和位移均线性相关;可见高回填场地桩基设计施工中回填土蠕变以及填土厚度的变化对于该场地桩基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贴坡填方地基的变形特性,依托兰州市某黄土“削峁填沟”工程,开展贴坡填方地基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借助有限差分数值分析,研究了回填土压实度、坡面坡度、回填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贴坡填方地基沉降及水平位移均随着时间呈两段式增长,水平位移进入缓慢发展期的时间晚于沉降,原状土地基沉降在总沉降中占比大.竖向平面内沿水平方向,距离坡顶越近沉降越小、水平位移越大;沿深度方向,深度越深,沉降及水平位移均越小,土体深度方向水平运动不协同.压实度、坡度、高度对土体运动矢量长度、方向的影响效果不同,对变形控制的重要性依次为压实度>高度>坡度.实际工程应控制压实度>0.93,尽量减小坡度和一次性填筑高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土地供应的紧张,许多建筑物不得不建造在填垫了大量回填土的池塘、洼地上,由于回填时间较短且土层较厚,通常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灌浆法由于具有施工简单、速度快、造价低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在处理填土地基方面应用较广。以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灌浆法在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许伟 《科技资讯》2009,(8):85-85
本文通过用强夯方法处理厚回填土的工程实例,对该方案的分析,设计,施工以及处理后的效果检验进行了论述。对厚回填土层的地基处理方法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典型沥青路面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在路面重力和车辆荷载作用下,地下管道埋深以及回填土模量变化对沥青路面的影响规律.在沥青路面自重荷载作用下,由于地下管道和沟槽的存在改变了道路结构的局部刚度,路表产生了差异沉降;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分析了不同管道埋深和回填土模最对路面沉降和内力的影响规律,为市政道路...  相似文献   

7.
回填土地基的桩基设计若忽略负摩阻力的影响,将使设计有不安全因素。根据负摩阻力产生条件和作用机理,通过现场静载荷实验,研究了考虑负摩阻力的回填土地基中端承桩单桩承载力计算问题。实例分析表明,由于桩侧负摩阻力的影响,单桩承载力大为降低。产生负摩阻力的土层,不宜采用端承型桩基。该结果可为回填土地基的桩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梯形沟埋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刚性地基和刚性涵洞条件下,进行梯形沟埋涵洞土压力试验和理论研究,得到回填土体的沉降位移场、洞顶土压力分布、土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和理论计算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表明:涵洞回填土体顶、底的沉降位移小,最大沉降区处于涵顶填土高度的中部附近;箱涵顶部土压力为上凹形分布,圆涵顶部土压力为上凸形分布,前者土压力系数约为后者土压力系数的1.07倍。  相似文献   

9.
跳车病害影响了车辆的速度,公路的通行能力降低,主要原因是桥涵台回填土体本身的刚度与桥涵台混凝土刚度不同,引起的变形沉降差引起的。基于桥台和基础与台背回填土及其地基的刚度差异以及台背回填与路堤的刚度差异,该文采取刚柔过渡结构从设计上达到减少沉降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聚苯乙烯泡沫颗粒轻质混合土(EPS混合土)具有质轻、强度可调可控及环境友好等特点,作为复合土工材料常用于地基处理。设计并完成了小比尺室内模型试验以研究EPS混合土处理桥台软弱地基的效果。采用粒子图像(PIV)测速技术监测桥台地基的位移场,对比分析了软土地基桥台背后回填砂土、水泥土,以及2%、3%和4%3种不同配比的EPS混合土时的台背侧向土压力及地基土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砂土填料相比,EPS混合土可以有效减小台背侧向土压力,在本文试验配比范围内,台背侧向土压力随着EPS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EPS混合土可显著减小回填土表面沉降量,其不均匀沉降也较砂土填料大为改善,地表的沉降量与测点距桥台的距离之间趋向于线性关系;回填EPS混合土时,填土表面出现的不均匀沉降主要是由于桥台地基软土层在荷载作用下出现趋向桥台底部的滑移变形,从而引起整体刚度较大的回填EPS混合土层倾斜。工程实践中,应对EPS混合土的回填深度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水泥粉煤灰加固回填土地基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结合扬州毓贤楼商业区回填土地基加固的工程实例,分析了水泥粉煤灰混合料的基本性状和加固效果,同时,指出了水泥粉煤灰混合料加固回填土地基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2.
回填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发生沉降,可能使既有地下管线产生变形甚至开裂。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用PVC管作为桩体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PVC管桩复合地基进行计算分析,并与相同荷载条件下天然地基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案施工工期短,加固费用低,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整体刚度,从而对既有地下管线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青岛某重点工程为依托,对6根冲孔嵌岩灌注桩进行大吨位竖向静载荷试验与桩身内力测试(其中3根试桩加载至极限状态),探讨深厚回填土中(厚度为10 m)嵌岩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与竖向承载特性,分析强夯预处理技术对深厚回填土承载力的影响,总结现存嵌岩段极限侧摩阻力估算方法并评估其在本场地条件下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6根试桩荷载-沉降曲线均为缓慢型,沉降与桩顶荷载呈非线性关系;桩顶沉降介于23~60 mm,且卸载回弹率较大,多数超过50%,嵌岩灌注桩的弹性工作性状较明显;在极限荷载状态下,桩端分担的桩顶荷载高达50%,嵌岩段侧摩阻力高达750 k Pa。强夯后回填土层的桩侧摩阻力由30 k Pa上升至120 k Pa,桩顶沉降平均值约为21 mm,约为未强夯处理回填土层中基桩沉降的50%;与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的理论估算法相比,基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UCS)的经验法较简单且能提供较为合理的估算值,且当折减系数取0.200~0.225时,误差率小于10%。  相似文献   

14.
李雪霞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6):24-24,23
目前采用的各种沉降预报方法特别是施工期间沉降的预测还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预报最终沉降和历程与实际观测相差较大。本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最终沉降和沉降历程以及施工期沉降速率等问题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施工过程中监测路堤沉降数据建立了预测沉降的灰色模型,为预测软土地基路基填筑施工引起的沉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从而达到动态控制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深基坑开挖对地基沉降和分缝底板内力的影响,分析地基应力在船闸施工期、运行期的变化全过程,探讨土体回弹模量和压缩模量的关系,基于分层总和法,建立反映地基应力历史影响的非线性分层地基模型。结合龙洲垸船闸实例,探讨自重折扣法、并列铰接空间地基梁法在分缝底板计算中的应用。回弹模量比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合缝至完建期,底板下地基刚度呈现中部大、两侧小的特征,若不考虑再压缩模量的影响,则计算的底板沉降偏大、负弯矩偏小。通过多种合缝方案对比分析,建议合缝前边墩尽可能一次浇筑到顶,必要时再通过回填土调整底板内力。施工时应加强沉降与应力监测,应用基于分层地基模型的反分析方法,及时验证设计,动态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底板弯矩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采用Timoshenko梁理论和初参数法分析两端固结、两端简支的弹性地基梁由于地基沉降造成的影响,建立确定悬空长度的超越方程,导出变形和内力的解析解。通过算例分析悬空长度随荷载的变化,比较局部悬空Winkler地基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挠度、转角、剪力、弯矩的Bemoulli-Euler梁理论结果和Timoshenko梁理论结果,比较地基不同沉降下的变形与内力。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emoulli-Euler梁理论计算的悬空长度偏大,采用Bemoulli-Euler梁理论计算的局部悬空弹性地基梁的挠度、转角、剪力、弯矩比相应的Timoshenko梁的理论结果大,地基沉降分析中应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数值分析方法,考虑桩-土-褥垫层的共同作用,对复合地基在地基土沉降前后的沉降、桩侧摩阻力和桩身轴向应力等工作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条件下相比,在相同上部荷载作用下,地下水位下降使基础和桩顶的沉降增加,桩身轴向应力增大,桩-土应力比提高,上部荷载的增大会加剧这些现象.随着降水造成的地基土沉降增加,加固桩体中负摩阻力的影响逐渐增大,中性点位置下移,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力增大,桩侧摩阻力发挥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8.
林钢 《太原科技》2006,(4):65-66
从地基特点,强夯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检测结果等方面,介绍了高能级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和回填土的应用,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以具体工程为案例,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GTS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工程监测数据,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研究桩端土层弹性模量、桩顶竖向荷载及回填土厚度变化对单桩受力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改变桩端土层弹性模量,由8 MPa增大至300 MPa时,深厚回填土中单桩负摩阻力增幅达117%,最大轴力增加87%,中性点位置不断下降,桩顶沉降值减小;随着桩顶竖向荷载逐渐增大,荷载值对深厚回填土中单桩负摩阻力影响程度逐渐减小,中性点深度比越来越小,此时桩顶竖向荷载、负摩阻力与中性点三者的变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之中;当回填土的厚度由5 m逐渐增加至25.5 m的过程中,单桩负摩阻力及轴力增大,且中性点深度比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的组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合理的预测模型和方法预测复合地基的长期沉降,可用来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施工.通过分析短期实测沉降来预测长期沉降是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方法.采用双曲线法和Asaoka法,由沉降观测值建立优性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通过与另外3组沉降预测值和观测值比较,结果显示双曲线法早期预测的沉降值稍偏小,后期预测值偏大;Asaoka法早期预测精度较好,后期预测精度较差;优性组合预测法的预测精度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