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功能菌剂对连作烟叶农艺性状和根际土壤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组不同功能发酵菌剂N(固氮),P(解磷),K(解钾),C(解纤维素)及H(4种菌剂按体积为1∶1∶1∶1混合液)分别浇灌盆栽烟草,观察记录各处理烟叶农艺性状及根际土壤细菌情况.结果表明5种供试菌剂均能促进烟叶生长,其中C(解纤维素)菌剂处理的烟株农艺性状最好,叶色比对照绿,株高13.4 cm、茎粗2.73 cm及中部单叶面积180.77 cm2均显著高于对照的10.8,1.97 cm和82.42 cm2;混合菌剂H效果次之,仅茎粗2.67 cm显著高于对照.从土壤根际细菌看,固氮菌定植情况最好.后期成为土壤优势菌,占细菌91%,其次是解纤维素菌,其他定植较差;添加解纤维素菌剂的烟株根际土壤的固氮、解磷、解钾菌生长比较均衡.5种菌剂对根际土壤假单胞菌的影响不同,假单胞菌比例为固氮菌处理74%>解钾菌处理61%>解磷菌处理58%>对照46%>混合菌剂处理45%>解纤维素菌处理29%.解钾菌和解磷菌能促进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土样中筛选出固氮、解磷、解钾效率较高的目标菌种,利用发酵工厂污水处理程序所产生的活性污泥作为底物培养基,按一定比例接入所筛菌种进行发酵,经干燥处理制得微生物复合菌肥(含水质量分数为9%,有效活菌数大于3亿g-1)。在普通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上述微生物复合菌肥,可使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提升91%、160%、98%。在小西红柿实验中,微生物复合菌肥可以使小西红柿幼苗相对空白实验组株高、茎粗和根长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2.8%、7.0%、22.1%。  相似文献   

3.
多功能植病生防木霉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集的12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获得木霉244株。对峙培养发现其中对棉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拮抗能力的有114株;固体培养检测木霉的解磷和固氮能力,发现所有菌株都能够水解植酸钙,有74株能够水解磷酸钙,未发现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对抑菌圈和解磷圈最大的19株木霉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检测了解磷和解钾能力,其中菌株T13—8(1.792μg/mL)、123(1.652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磷能力,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不能解磷;部分菌株在液体培养下显示出解钾功能,其中菌株T47-4(20.585μg/mL)显示出较高的解钾能力。上述19个菌株的形态学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表明,其中9个菌株为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8个菌株为rharzianum,另外2个菌株分别为rvirens和zcitrinoviride。  相似文献   

4.
PK菌肥的菌种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本地土壤中筛选出二株具有解磷,解钾能力强的菌种,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它们可将壤中及化肥中不溶解的磷,钾养分,且对碱性环境和本地土壤有较高的适应性。用此菌种制备成PK菌肥,对早春结球甘兰(Brassica pekinensis)生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此菌肥与二铵和空白对照相比,其产量分别增加8.66%和15.54%,产值提高35.48%和46.67%。  相似文献   

5.
实验分离筛选到一株既能解钾又能解磷的路德维希肠杆菌,可作微生物肥料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严重,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是限制植被修复的因素之一,筛选乡土高效解磷菌株,可以加快修复石漠化生态环境。【方法】通过调查筛选石漠化地区常见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检测解磷菌株解磷能力,并将优良菌株培养后接种至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幼苗根际土壤,检测解磷菌对植物的促生效应。【结果】石漠化地区土壤中解磷微生物丰富,共筛选出20株解有机磷菌和24株解无机磷菌,分别属于11个类群,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为石漠化植物根际土壤解磷菌的优势类群。解有机磷菌解磷能力为35.4~79.2μg/mL,解无机磷菌解磷能力为112~253.2μg/mL。接种解磷菌剂对顶果木生长和养分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植株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增加14.5%~30.5%,根系生物量比对照增加27.6%~45.7%。接种IP-HLG1和IP-CTM11处理的植株氮、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分别比对照处理高9.3%、19.7%和24.6%、20.3%。与对照处理相比,接种菌剂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了34.5%~69.1%,IPHLG1和IP-CTM11处理增加显著。【结论】石漠化土壤中解磷菌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类群,筛选的解磷菌株IP-HLG1和IP-CTM11对顶果木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对石漠化土壤磷元素活化能力较强,可作为研发微生物肥料的潜在功能菌株。  相似文献   

7.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磷素的固定现象严重,有效磷含量降低,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解磷细菌能将基质中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通过玉米盆栽实验,比较不同菌株及其联合作用对土壤中难溶磷肥的释放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与解磷细菌联合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植物地上、地下的生物量,能够高效地释放出沙土中添加的难溶性磷肥,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沙土的pH值被提高到接近中性,使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促进有机营养物质转化为无机物,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接种菌根可以显著提高根系的侵染率和菌丝密度,能够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改善根际土壤的环境,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目的。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进行微生物复垦,对沙化贫瘠土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型复合生物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宝恩  王继雯  甄静  慕琦  周伏忠 《河南科学》2010,28(12):1557-1560
针对生物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应用前景,分别筛选得到了固氮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N 9)、解磷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P 3)、解钾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K 2),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比.发酵液用草炭吸附后,复配含氮、磷、钾养分的化学肥料,通过转鼓造粒成型技术制成颗粒状生物肥料,芽孢形成率高,活菌数量足.田间实验表明,该肥料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9.
太子参土壤固氮菌与解钾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shby培养基和亚历山大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固氮菌和解钾菌,并选取固氮菌和解钾菌进行固氮、解钾作用研究,以为太子参生物菌肥的研制提供菌源.结果表明: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获得太子参自生固氮菌34株,解钾菌26株.选取固氮菌和解钾菌各5株,分别测定其固氮效能和解钾能力,其中以自生固氮菌ATS-2-5的固氮效能最高,达21.51mg/g;解钾能力最好的菌株为KTS-2-4,液体培养7d后水溶性钾含量为7.42mg/L.菌株培养特征、菌体形态观察、菌株生理生化反应测试并结合16SrDNA分析鉴定,将菌株ATS-2-5和KTS-2-4归属为同一个种,即栗树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staneae).这是首次报道该菌株具有固氮、解钾作用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10.
解磷微生物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筛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根际高效解磷菌对于缓解南方红壤区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磷素受限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南方红壤区不同林龄(2,4,10,15 a)杉木人工林下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分离初筛菌株、液体发酵复筛菌株和16S rDNA测序,筛选、鉴定高效根际解磷菌,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高效解磷菌的最优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 15 a杉木根际土壤的解无机磷菌与解有机磷菌数量分别为3.64×10~5和2.14×10~5 cfu/g,均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0.05),且各林龄解磷菌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筛选出25株解无机磷菌和20株解有机磷菌,经平板初筛、液体发酵复筛和16S rDNA测序鉴定,分别得到一株解磷效果显著(p<0.05)的解无机磷菌株W1(溶磷量238.08μg/mL,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解有机磷菌株Y9(溶磷量15.04μg/mL,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3)优化后W1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0%(质...  相似文献   

11.
低功率超声波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声波应用于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可以在细胞表面暧间造成微伤,使细胞壁局部破裂,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胞内物质释放或胞外物质进入细胞内,低功率时,伤口很小,容易被自身修复,不会对生物体造成损伤或死亡。低功率超声加载于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中,不仅加速细胞的生长,同时也可以促进有益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率。文章综述了低功率的超声波在微生物发酵中的应用,以及对超声波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金属微生物腐蚀的电化学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植物与微生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感作用是化学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涉及植物学、化学、生态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学科.目前有关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多,且大多偏重于植物化感作用的有害方面,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化感作用研究报道较少.为此从微生物与植物的化感作用角度,介绍化感作用的概念、化感物质的实质及作用机理、化感作用的应用,同时就微生物与植物的化感作用今后的研究重点提出一些看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冷适应微生物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冷适应微生物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有关冷适应微生物的国内外近期研究资料并加以综合归纳。结果:近年来国内外对冷适应微生物的冷适应机制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均取得了可喜成绩。结论:对冷适应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前景诱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株嗜蜡微生物在壁面上的吸附规律和对壁面润湿性的改变试验、微生物作用对蜡晶形态的影响试验,认为微生物防蜡作用机理符合水膜理论:即微生物在管杆壁面产生吸附,并在管杆壁面生长繁殖,一方面形成生物膜改变壁面润湿性,使管壁的水湿程度增加,油相粘附功减弱。  相似文献   

16.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化肥、农药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环境问题,并且使生产成本提高。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应用微生物来代替化肥和农药寄予了厚望,从而对植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依据近30年国内外对植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研究的成果,对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植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根际微生物与连作障碍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电晕放电致使微生物失活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保质或保鲜的关键是致食品中的微生物失活。作者利用电晕放电技术在液态食品进行处理后,在一定强度和时间的条件下,能使其中的微生物致死。文章对电晕致微生物失活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机理进行了实验分析和探讨,最后得到直接作用起主导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土壤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病害给农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植物病害主要是利用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抗病品种难以获得并且容易丧失抗性;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种类少、防效差,而且滥用化学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污染。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原菌是一种可行的措施。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利用土壤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多菌剂的配合使用,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产生新型、高效、稳定、适生性强的拮抗菌以及添加生防菌诱导物质将是今后生防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一株磷细菌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中,单因素发酵试验表明,碳源以2%的淀粉最佳,氮源以0.1%的NH4CI最好。最适培养温度为37℃,最适初始pH为7.0,最佳振荡频率为200r/min,装液量为30/250mL,并进行了中试罐发酵分析,测定了罐发酵过程中的菌量、pH、还原糖及总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针对粉煤灰污染严重生态治理难但仍含有大量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磷的特点,将其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来改良利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采用高粱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接种解磷细菌与施加磷肥对粉煤灰的综合改良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解磷细菌比施加磷肥更有助于植物的生长,促进了植物对粉煤灰中难溶性P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基质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改善了粉煤灰的pH和电导率。接种解磷细菌对粉煤灰基质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效应较相当量的磷肥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