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报告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后出现局部红肿1例,并对破伤风毒素的作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治疗过程出现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抢救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抗毒素(TAT)在临床上的使用比较多见,TAT皮试引起过敏性休克是过敏反应中最危险的一种,应引起基层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报告此类过敏反应二例,并简述在使用TAT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Brdika溶液“活化钴”催化电流的伏安免疫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痕量抗原或抗体于悬汞电极上在Brdieka溶液中产生的一种灵敏的“活化钴”催化电流,结合免疫化学反应,发展了一种新类型的伏安免疫检测技术。并用破伤风类毒素和破伤风抗毒素,白喉类毒素和白喉抗毒素;人心脏肌凝蛋白和抗人心脏肌凝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精致破伤风抗毒素应试阴性致过敏性休克1例。此外,还对发生过敏性休克抢救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成人破伤风3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普外科 1985年至 1998年收治成人破伤风 32例 ,应用安定等控制抽搐、破伤风抗毒素 (TAT)静脉滴注及鞘内注射、气管切开等治疗方法 ,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 1)一般资料 :男 2 7例 ,女 5例。年龄 16~ 77岁 ,60岁以上 10例 ( 31.2 5% )。病情分型为轻中型 18例 ,重型 14例。外伤性感染 30例 ,中耳感染 1例 ,原因不详者 1例。损伤部位 :头颈部 7例 ,躯干 1例 ,上肢 5例 ,下肢 18例。   ( 2 )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 (TAT)用量及给药次数相差悬殊。总剂量 2 66 72~ 16670 μmol/s( 1 6~ 10 0万IU)。使…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破伤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40例破伤风病人,采用彻底清创以消除毒素来源,同时给予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安定,气管切开、鼻饲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破伤风疗效满意,无并发症,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破伤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40例破伤风病人,采用彻底清创以消除毒素来源,同时给予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安定,气管切开、鼻饲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破伤风疗效满意,无并发症,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破伤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的40例破伤风病人,采用彻底清创以消除毒素来源,同时给予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安定,气管切开、鼻饲等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结论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破伤风疗效满意,无并发症,住院费用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降低临床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的管理对策,本论述对近几年来一些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患者进行了大量的原因分析.临床管理中发现,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常因一些相关的皮试环节管理不到位、护士的责任心欠缺、皮内技术的操作不规范、判断皮试结果的不精准、消毒液刺激皮肤、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缺乏一些相应的对照手段、患者注射时的体位与体质情绪等原因导致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因此护理管理及护理工作者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临床的工作中要时刻牢记青霉素皮试假阳性反应给患者带来的一些影响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管理并落实护士皮试技术操作规范,力争在实际和临床工作中把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在超滤浓缩之后,利用凝胶色谱对原液进行纯化,利用电泳图谱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50)对抗毒素的分离有较好效果,可去除一部分杂蛋白,提高F(ab)2等有效成分的含量.结论利用凝胶色谱对抗毒素进行分离可提高制品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因此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肠道外营养 (TPN)在新生儿破伤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7例新生儿破伤风患者 ,在综合治疗 (镇静止痉、破伤风抗毒素及抗生素应用等 )的基础上给予TPN支持 (TPN组 ) ;TPN主要成分有葡萄糖、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混合液及脂肪乳剂 ,从周围静脉输入。另有32例新生儿破伤风给予综合治疗和部分静脉营养 (对照组 )。结果 :在TPN组中 ,体重增加 33例 ,对照组中 ,体重增加 18例 ,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5 6 80 7,P <0 0 2 5 )。TPN组治愈 35例 ,死亡 2例 ,对照组治愈 2 5例 ,死亡 7例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χ2 =4 10 37,P <0 0 5 )。TPN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和合并症。结论 :TPN应用于新生儿破伤风患儿 ,安全方便 ,能够提供足够和平衡的营养 ,辅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一例TAT脱敏注射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治疗过程,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破伤风疾病模型,以期完善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研究。方法采用ICR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腹腔注射破伤风痉挛毒素(TeNT),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的肺部、肝部、脑部组织外观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破伤风痉挛毒素进入机体内,可以阻断平滑肌收缩和离子通道,造成机体痉挛、四肢强直、角弓反张,最终导致机体死亡。切片观察到脑部小胶质细胞弥漫增生,引发肺部感染,肝组织内胆管增生。当毒素剂量低于10 -4 试验量时,破伤风痉挛毒素不会导致小鼠死亡。结论成功建立ICR小鼠破伤风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1种高效的牙本质脱敏剂。方法 对52例患有牙本质过敏症的患者,采用Gluma脱敏剂治疗。结果 该脱敏剂的总有效率达90.79%,效果显著。结论 Gluma脱敏剂可以封闭牙本质小管,凝固牙本质小管中的流动蛋白液,脱敏效果时间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肺结核患者中组织胞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196例肺结核病和53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住院患者,作酵母相组织胞浆菌素皮试,前臂皮内注射组织胞浆菌素0.1ml,48h观察结果,红肿硬结直径≥5mm者为一。结果:肺结核患者组织胞浆菌素皮试阳性率为33.67%,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阳性率为22.64%。病程≥6个月的肺结核患者阳性率(46.81%)明显高于病程〈6个得(21.57%),有显著统计  相似文献   

16.
作者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技术(直接法)对6例正常人,28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及11例经特异性脱敏治疗后获得较好效果者(共45例)的鼻粘膜中IgG、IgE抗体生成细胞进行了研究,获得五个结果:1、正常人鼻粘膜中具有IgG抗体生成细胞;2、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鼻粘膜中IgG抗体生成细胞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P<0.05);3、经特异性脱敏治疗三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者鼻粘膜中IgG抗体生成细胞明显高于发作期(P<0.01)。由此推断特异性脱敏可以通过增加局部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来增加局部IgG封闭抗体的浓度,这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柳树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 方法 提取柳树花粉蛋白, 对小鼠腹腔注射并滴鼻激发,建立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通过递增变应原剂量对小鼠皮下注射,观察小鼠行为学症 状、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和检测血清 sIgE 的含量,探索特异性脱敏疗法的效果。 结果 治疗前小鼠出现搔鼻、打 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血清 sIgE 含量高于激发前,成功建立了过敏性 鼻炎小鼠模型;治疗后小鼠过敏症状 逐 渐 减 轻 至 消 失,鼻 黏 膜 中 嗜 酸 性 粒 细 胞 逐 渐 减 少,血 清 sIgE 含 量 减 少。 结论 柳树花粉能够建立过敏性鼻炎小鼠模型,且特异性脱敏法可将其治疗。  相似文献   

18.
青霉素系疗效高、毒性低、抗菌谱广,应用广泛的抗菌素、但其过敏及过敏性休克反应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故用药前的皮试尤为重要.为了杜绝皮试判定误差,皮试中必须排除各种干扰,正规技术操作,才能使青霉素正确而安全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特异性脱敏治疗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进行特异性皮肤试验,并随机分为2组进行脱敏治疗,舌下含服组40例,皮下注射组40例,疗程2年以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的过敏原依次为灰尘、螨、豚草花粉、多价霉菌、蒿属花粉等.评定2组疗效,舌下含服组总有效率为77.5%,皮下注射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下含服治疗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特异性脱敏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烷酮类植物抗毒素的研究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抗毒素是植物受到外界病原微生物侵扰后所产生并积累的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物质,樱花素是从水稻稻瘟病感染组织中分离鉴定的一种黄烷酮类植物抗毒素,对以婴花素为代表的水稻抗霉素及其类似物的结构与活性,黄烷酮类植物抗毒素合成方法的研究概况 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