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求知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即使是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中职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学生都抬起头来认真听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课堂充潸陕乐,变“厌学”为“乐学”。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充满乐趣的桥梁,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提高修养。那么怎样才能使中职语文课堂充满快乐呢?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乐学情绪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大脑兴奋,学而忘倦,从而产生出无穷无尽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3.
张锦秀 《奇闻怪事》2007,(3):118-118,128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道”,兴趣是一个最好的老师。生物教学也是如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爱之火焰”,这是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十年的教学经验中,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浓厚的兴趣,还会减轻学生学习中的疲劳,提高效率,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4.
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教初中思想政治课已达十八年之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深感教育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习为乐,欲罢不能。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认真践行以下“三个转变”,就会改变学生不愿写、不会写和没得写的状况。 一、激趣,变逼迫着“遵命而作”为自党的“有为而作”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学生进行认识活动的动力之一。《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设乐学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理念: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夫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使之认识到学习某种知识、某门学科的重要性,从而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是取得教育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提高一般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这样,提高后进学生的成绩尤其是这样。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那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师生互动无疑是最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推动人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人们积极获得知识和技能。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主张教学要引人入胜,使学生对学习极感兴趣,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所以,中师心理学教学,在保证科学性、系统性、师范性的前提下,还要十分注意趣味性。怎样才能把课上得富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教学体会。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心理学课较之其它学科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学科名称的新颖…  相似文献   

10.
谈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吴木荣早在春秋时期,我国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兴趣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在《雍也》中明确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化论的创立者、著名生物学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在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  相似文献   

1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学提出了快乐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所谓快乐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情境、轻松的氛围,以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带给学生愉悦的心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快乐教学法更符合初中生的生理特点,更能激起初中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与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2.
边美珍 《科技资讯》2006,(16):111-11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科学大师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个伟人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了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发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激发兴趣对语文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学习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即语文教、学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诱趣探求法”教学模式是通过激发学生兴趣 ,令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使其在探究过程中发展思维 ,获得知识。该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设计的指导思想1、理论依据 :①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陶行知指出 :“盖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 ,则从事弥力 ;从事弥力 ,则成效愈著。”“学生有了兴味 ,就肯全部精神去做事体” ;③教育心理学以事实证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功能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点钞课的浓厚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他们自读语文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只有“好之”、“乐之”,学生方能知难而进。近年来,我在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面收到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张华 《科技知识动漫》2007,(5X):68-68,6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学生的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便很快地使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我们的教学过程在许多时候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下面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明确地说出了学生兴趣在于求学、获知的智力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乐学”,是当前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乐学”即“兴趣而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时,他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写,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真情实感,写作技能也就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肖来香 《海峡科学》2014,(8):108-109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会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向导.在语文教学中,依托乡土“状元文化”资源,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们大都知道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知道这一名言的人也一定同意这一观点。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等都会明显提高。目前,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使课堂兴趣化呢?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敲门砖,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成为“乐之者”,值得我们每位老师探究。做老师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学生不喜欢学习,对于那些学习不上心的学生,我们常常费尽口舌,或找他们谈话,举事实讲道理,或冲他们发火,用高压手段逼迫他们去学习,但软硬兼施的效果并不明显,对这样的技校学生,我们生气上火,其实学生本身也并不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