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运用随机振动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开洞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可靠性问题,建立了弯曲型结构的刚度和抗震可靠度的计算公式,初步实现了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分析结构动力可靠度以代替结构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贵州省博物馆新馆仪式大厅结构为背景,分别考虑楼盖刚性假定和弹性假定,针对楼盖开洞引起的平面不规则性进行了6个算例的抗震性能研究。分析表明:六边形平面的周边框架和洞口周围框架形成密柱框筒;楼盖开洞未造成明显的扭转影响,也未明显削弱结构抗侧刚度;楼盖开洞位置的选择较为重要,否则调整刚心与质心的位置偏差而增大结构抗侧刚度时容易导致位移比出现小数比小数而不易满足要求;开洞面积的大小不宜作为结构超限的硬性指标,而应以结构抗侧刚度和楼层受剪承载力作为辅助判别标准;楼盖开设大洞口后结构整体分析宜按弹性楼盖假定,但楼盖弹性假定计算的位移比要小于刚性假定计算的位移比;楼盖的刚、弹性假定对楼层地震剪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预制外墙挂板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6个单层双肢剪力墙足尺试件的拟静力试验.通过对比试件的受力过程和破坏形态,研究预制外墙挂板-剪力墙结构的受力机理和抗震性能、外墙挂板对剪力墙抗侧刚度的影响以及轴压比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外墙挂板对剪力墙抗侧刚度的贡献作用,验证外墙挂板与剪力墙之间连接构造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带有预制外墙挂板的剪力墙试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均高于纯剪力墙试件;在一定范围内,轴压比越大,外墙挂板对剪力墙抗侧刚度的影响越小;外墙挂板与剪力墙之间的平面外连接是否可靠,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建筑改造的工程越来越多,为改变使用功能针对剪力墙开洞的工程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剪力墙开洞后不影响原结构的安全性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结合已有工程对剪力墙开洞的鉴定核算及加固处理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分析,为类似工程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预制内墙构件存在的自重大、构件本身刚度大及由此带来的构件运输吊装压力大、节点连接要求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引入钢板剪力墙耗能部件的概念,开发出一种新型装配式剪力墙构件:预制开洞内嵌钢板装配式剪力墙.通过有限元分析程序Open Sees研究了该构件的滞回耗能能力,探讨影响其抗震性能的参数.分析表明,低剪跨比的剪力墙墙体开洞并在洞口内嵌薄钢板处理之后,结构的延性和滞回耗能相对于普通剪力墙有较大的提高,同时承载力同比降低幅度小于15%;内嵌钢板高厚比、墙体开洞口尺寸对该新型剪力墙构件抗震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使周边墙肢与内嵌钢板刚度匹配更好发挥钢板耗能能力,建议钢板高厚比不小于150;周边墙肢连梁设计成为壁式框架体系能提早发挥内嵌钢板的屈曲后拉力场,增加结构的耗能能力.  相似文献   

6.
剪力墙结构是民用高层住宅的主要形式,它具有刚度大,整体性好,用钢量较省的特点。本文从剪力墙结构特点、优化设计、优化设计理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工程设计优化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开洞墙体是由预制混凝土墙板和现浇边缘构件组成,预制墙板采用水泥砂浆与基础坐浆连接,两侧预留与边缘构件连接的搭接钢筋,边缘构件没有钢筋穿过水平连接缝且上下层钢筋贯通,通过对3个具有相同尺寸的开洞墙体进行定轴压比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研究了此种墙体的受力过程及破坏形态,对墙体的钢筋应变、滞回性能、承载力、延性性能、刚度退化及耗能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载后期墙体底部与基础梁之间形成贯穿裂缝,但墙体并未有较大错动,而是在底部发生弯曲破坏,最终边缘构件下方混凝土破碎,钢筋外露;墙体裂纹分布及扩展规律与应变片数据相对应,承载力较高,延性满足使用要求,刚度退化较平稳快,具有一定耗能能力,符合低层建筑抗震要求。  相似文献   

8.
运用ABAQUS对高宽比不等(即H/B=1.0、1.5、1.7、2.0、2.5、3.0)的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叠合板式剪力墙结构在模拟地震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发展及破坏模式,并通过对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的对比分析,得出各阶段高宽比结构构件的破坏形式及最优高宽比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钢框架-钢板剪力墙抗震加固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2个缩尺比例为1∶3的非加劲钢板剪力墙进行了两阶段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地震中受损钢板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探索了密肋网格修复薄钢板墙的方法.该方法安装方便,可在震后快速施工.由于震后内填板会产生平面内、外错动,故建议在钢板内预留大螺栓孔,并采用长螺栓,以方便安装.试验结果表明,受损钢板墙在二次地震作用下承载力稳定性较差,初始刚度下降约46%,框架承担了较大荷载,破坏模式与纯框架类似.采用密肋网格可以有效抑制墙板变形,修复后内填板可以承担较大荷载.修复后试件延性提高约17.6%,承载力提高约14.4%,可以达到原结构的设计强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新型复合剪力墙保温、防火及抗震性能,提出了一种加芯保温陶粒混凝土复合剪力墙.该板具有相对较好的构造优势,在具备保温隔热指标的前提下可以改善或解决保温板脱落问题以及杜绝火灾的发生.可见,保温板在复合剪力墙中发挥的作用较大.为了研究保温板对于复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对3类剪力墙进行抗震实验研究.通过对试件的裂缝发展情况、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位移延性系数、能量耗散系数等分别进行了讨论,得出有保温板陶粒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承载能力略有折减,但延性、耗能等整体抗震性能指标相对优越.可以尝试推广使用,符合国家提倡的绿色、节能、环保、抗震及加速新型墙板革新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实际工程的要求,需对日本某现有的剪力墙结构做抗震性能分析,考虑到此结构位于地震频繁的日本,且剪力墙布置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在分析时应采用简化了的结构模型,并利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作用.本文选择常见的单轴多质点体系进行模型的简化,突出的是,在处理地基对基础的约束作用时采用了Tajimi模型的结果,在计算机模拟时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建模、模态分析以及地震时程分析.分析结果需要与日本当地的抗震要求对比,主要对剪力墙的剪应力和基础转角进行验算,藉以评测结构的抗震性能,旨在探索这种诊断类似建筑物抗震性能的思路和方法,为国内抗震研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一榀1/4比例的钢筋混凝土上部开洞剪力墙转换大梁结构模型的试验研究,探讨该种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机理,同时,对上部开洞剪力墙转换大梁结构提供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创建单榀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开洞前与开洞后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剪力墙开洞对框-剪结构承载力及应力应变发展情况等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冰  黄慎江 《工程与建设》2010,24(2):219-221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抗侧力结构体系,在高层住宅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与一般剪力墙结构相比,其抗震性能较差,地震区应用经验不多,相关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应用.文章结合一具体小高层住宅,将短肢剪力墙结构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并进行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评价其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陈晓银 《科技信息》2011,(33):I0255-I0255,I0286
在现代化充分发展的今天,研究人员意识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多级设计思想的实质是以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为原则的设计理论,单纯强调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严重破坏和不倒塌,已不是一种完善的抗震思想,不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的需求,现代及未来的建筑不仅要防止倒塌,还要考虑控制经济损失的大小,保证结构使用功能的延续等问题。抗震设计如何能既经济又可靠的保证建筑结构的功能在地震的作用下不丧失,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工程实践对工程师和地震工程科研人员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左继军  周晶晶 《科技信息》2010,(19):I0312-I0312,I0241
剪力墙结构具有抗侧刚度大,侧移量小,结构的整体性与震能力好的特点,自从上个世纪60年代剪力墙结构的出现以来,而成为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体系。同时,随着型钢混凝土结构(SRC)的出现,型钢混凝土剪力墙(SRC剪力墙)凭借其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更好的开裂性能、延性和耗能能力而在高层、超高层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短肢剪力墙结构能够安全、经济地运用到工程实践中,通过对短肢剪力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合鞍山市"都市阳光"小区高层住宅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对结构选型、结构布置、剪力墙数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剪力墙壁率的计算中建议考虑建筑总高度和建筑层数的因素;同时将短肢剪力墙与异形柱框架结构在适应程度及经济方面进行了对比,短肢剪力墙具有更好的安全及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L型框架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加上X形支撑,分别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布局的基本动力特性。对模型进行双向反应谱分析,得出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等参数。让体系在不同地震波进行弹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支撑有助于提升平面不规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谢邦煜  杨慧 《科技资讯》2012,(17):76-76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材工业以及建筑技术随之飞速发展,人们对高层住宅的审美观以及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建筑的高度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进行探讨高层住宅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