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酸(AC)和丙烯酰胺(AM)作为反应单体进行水相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无甲醛两性固色剂,以三乙醇胺作为添加剂,探索其在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上的固色效果,通过改变单体配比、特性粘度、浓度、pH值、焙烘温度等因素来考察它的固色性能,结果证明该固色剂能有效提高染色织物的多项牢度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轧余率的探讨,确定了色织物的最佳固色整理工艺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50/L,轧余率75%)→烘干(70℃×3min)→焙烘(150℃×3min).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有良好的固色效果,可使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其固色效果与4种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固色后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纺织面料的耐氯漂牢度,以三乙烯四胺和环氧氯丙烷为主要原料,采用缩聚反应制备了多胺类的耐氯漂固色剂,用于纯棉面料活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处理;并对固色后的面料进行了耐氯漂牢度、色光变化、皂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耐氯漂固色剂对染色织物的耐氯漂牢度和皂洗牢度有提升,对色光和耐摩擦牢度等基本没有影响.合成的耐氯漂固色剂不含甲醛,也不含酚类物质,是环保型固色剂;应用于纺织面料可改善其性能,提高其价值.  相似文献   

4.
无甲醛固色剂YSZ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无甲醛固色剂YSZ的合成及其对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该固色剂在适当条件下能有效地改善湿处理牢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水性聚氨酯型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提升固色剂的合成.并讨论了该固色剂用于纯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产品固色的最佳工艺时,同时通过测试分析了该固色剂对活性染料耐湿摩擦牢度、耐摩擦表面深度、耐汗渍牢度、耐洗色牢度以及对织物色相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活性染料固色剂G-1应用在棉针织布上的应用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G-1的最佳使用条件.结果表明:固色剂G-1最佳用量为3%,固色最佳温度40℃,固色最佳时间20min,工作液最佳pH值为6,水质硬度要求低于200ppm.将其用于活性翠兰色针织布、活性大红色针织布、直接翠兰针织布固色时,获得了优异的固色性能,耐汗渍牢度得到明显提升,并且固色剂G-1耐电解质性能良好,不含游离甲醛或结合甲醛.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色剂WF用于活性染料直接印花的快速固色,并与常规印花进行比较。探讨固色剂WF对印花织物的表观色深、印花色度、染料的提升性、印花牢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活性染料印花快速固色中,固色剂WF的加入,表现出较高的表观色深,使印花织物的明度有较大提高,彩度与常规印花标样接近。固色工艺参数的波动,对印花色度影响不大。染料的提升性高于常规印花,活性染料印花织物的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树脂型ED—Z固色剂的合成及其在反应性染料及部分直接染料固色处理中的应用。该固色剂为树脂性预聚体,是一种多官能度的化合物,既能与染料分子反应,也能与纤维素大分子反应。该固色剂对反应性染料湿熨烫牢度的改善特别有效,固色后基本无色变现象,对日晒牢度的影响较其他类型固色剂为小。  相似文献   

9.
以二乙烯三胺和双氰胺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无甲醛固色剂,并将其应用到直接染料的固色实验中。实验表明,最佳的固色条件是固色剂浓度为1 g/L,固色温度为60℃,浴比为20,固色pH值为9,处理后的纺织物耐皂洗牢度(白布沾色)达4级,湿摩擦色牢度达3~4级。且在同等条件下与固色剂Y相比,可使直接染料的各项色牢度提高0.5~1.5级。新固色剂对色光影响较少,可剥离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无醛固色剂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色剂是提高染料与纺织品的结合牢度的一类重要化合物,它的固色能力和游离甲醛含量是评价它性能的两项重要的指标。而纺织品出口规定游离甲醛含量必须在100×10~(-6)下,内衣制品必须在30×10~(-6)下,这促使了高色牢度的无甲醛固色剂的研究开发。综述了无甲醛固色剂的现状,并且总结了当前固色剂的固色机理,并且提出了今后固色剂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Brabender粘度计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粘度曲线进行了测定,研究考察了不同阴、阳离子取代度不同pH值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并同原淀粉及阳离子淀粉的糊化性质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磷酸型两性淀粉经阳离子淀粉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冷粘稳定性;阳离子取代度及阴阳离子比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糊化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磷酸型两性淀粉还具有一定的抗酸降解能力,在pH值为9.0的稀碱溶液中,碱对磷酸型两性淀粉的糊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表面活性剂对棉织物处理为例,用常规染色中日晒牢度较低的染料——活性嫩黄K-4G进行染色,与常规染色的棉布进行日晒牢度的比较后,摸索出了一种兼顾环保、节能的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13.
经济树种苗木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人工熏气箱法研究了我国北方主要经济树种苗木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抗性,结果表明:在同等浓度下,对二氧化氮的抗性要比二氧化硫强;两种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症状有所不同;对二氧化硫的抗性以银杏为最强,与白蜡树相当,其次为海棠果和杜梨,桃树的抗性最差,与樱花相似,而针叶树的抗性明显要低于阔叶树;对二氧化氮的抗性以银杏为最强,与悬铃木相似,其次为杜梨、柿树,无花果和杏树最差,针叶树的抗性较强.研究结果为经济林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两性氢氧化物最佳析出pH 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两性氢氧化物最佳析出pH值的讨论,指出了用沉淀分离法定量分离两性氢氧化物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为金属催化剂,垢物等的分析提供了简便易行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5.
聚驱后聚表二元复合体系提高残余油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不加碱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的聚丙烯酰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通过流变性实验,分析了活性剂质量浓度对聚表二元复合体系黏弹性的影响;通过在仿真岩心模型上的驱油实验,分析了不同黏弹性的聚表二元复合体系对聚驱后采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对无碱二元体系的黏弹性影响很小,二元驱油体系的黏弹性越大,聚驱后二元驱的采收率增加幅度也越大.在注入压力允许的条件下,界面张力不一定要达到超低,适当增加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性,也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时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盐对泥浆胶体性质的影响机理,介绍了两性离子聚合物抗盐泥浆的组成,总结了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体系钻穿大段盐层的施工工艺及现场应用中常见的问题,指出抗盐泥浆的基础是保证处理剂对粘土颗粒足够的护胶能力,而手段是提高抗盐处理剂在泥浆中的含量。通过扎纳若尔油田的钻井实践,证明了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极强的抗盐能力和钻穿盐层泥浆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以大孔强碱树脂为母体树脂,用硫酸进行磺化反应,合成两性树脂.考察了硫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找出了较好的合成条件,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两性树脂显示了较好的硬水软化能力和热水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ARES先进流变扩展系统,考察了两性瓜尔胶溶液浓度对其动态黏弹及触变性能的影响。随两性瓜尔胶溶液浓度的提高,体系的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及动态复数黏度(η*)随之增大,而有关动态损耗角(tanδ)则随之减少;相比之下,体系的弹性响应随浓度增强程度强于黏性响应。基于ARES瞬态操作模式,考察了不同浓度两性瓜尔胶溶液的触变性能,发现随浓度增加体系的触变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9.
以两性淀粉为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并与复配聚合氯化铝絮凝剂、木质素基改性絮凝剂、壳聚糖季铵盐絮凝剂和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废水的pH、絮凝剂的质量浓度对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淀粉絮凝性能优于上述絮凝剂;并且在pH为6.0~8.0、絮凝剂两性淀粉絮凝剂的质量浓度为65mg/L时,废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50%。  相似文献   

20.
研究聚合物浓度、含盐量及岩心的渗透率对两性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岩心中滞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聚合物浓度增加,滞留量增加;在本实验研究的含盐量区间内,滞留量随含盐量的增加而下降;随岩心渗透率的增加,滞留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