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MgO-CaO-SiO2-P2O5,多元系统牙齿修复材料的工艺原理、化学组成、制备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Li2O-Al2O3-SiO2-P2O5系统微晶玻璃中升温速率、成核温度、成核时间、析晶温度、析晶时间对微晶玻璃抗弯强度和晶粒尺寸的影响测试,以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了晶粒尺寸及分布照片,确定了Li2O-Al2O3-SiO2-P2O5系统微晶玻璃热处理过程中析晶温度和析晶时间是热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传统的Na2O-K2O-CaO-Al2O3-SiO2系统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找到了影响该系统乳浊釉乳浊的主次因素,获得了性能良好的乳浊釉及其较优乳浊釉配方.借助XRD分析,研究了该系统乳浊釉的乳浊机理.  相似文献   

4.
陶瓷微晶玻璃釉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CaO-MgO-Al2O3-SiO2系统作为微晶玻璃釉的基本组成,研究微晶玻璃釉的制备工艺,并考察施釉方法、坯釉结合、添加少量粘土对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施釉应考虑制品对釉面平滑度和光泽度的要求,当湿法施釉工艺可以达到釉面细腻光滑时,可以得到具有亚光效果的微晶釉;以烧结坯作为微晶釉的基体时,坯釉结合良好,机械敲击无法使坯釉分离.外加少量高岭土可影响玻璃体起始析晶温度和晶化温度、微晶釉的显微结构和性能,对机械性能如硬度等会造成不利影响,并可能不利于其热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ZnO、SiO2、B2O3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ZnO-B2O3-SiO2体系玻璃,对该体系玻璃的成玻范围、熔制条件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ZnO、SiO2、B2O3为主要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ZnO-B2O3-SiO2体系玻璃,对该体系玻璃的成玻范围、熔制条件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釉料组成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Si O2 和 Al2 O3对坯釉适应性影响较大 ,合理控制 Si O2 含量能有效改善坯釉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和喇曼散射光谱考察了PbO-Bi2O3-B2O3,PbO-Bi2O3-B2O3-SiO2及PbO-Bi2O3-P2O5系统中B3+,Si4+,P5+离子的配位状态,比较了不同玻璃形成体氧化物在重金属氧化物玻璃形成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各系统重金属氧化物玻璃中,B3+,Si4+,P5+分别以孤立的[BO3]三角体、[SiO4]四面体及不带PO双键的[PO4]四面体形式存在;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BO3]三角体、[SiO4]和[PO4]四面体的含量,这些氧多面体的作用是对Pb2+,Bi3+,O2-的积聚起阻隔作用,使之难以排列成晶格结构,从而形成非晶态玻璃.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量的配方实验,利用XRD和OM分析,系统研究了0.2K2O-0.25CaO-0.55ZnO-Al2O3-SiO2系统硅锌矿析晶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结果表明,Zn2S主要在SiO2含量<2.0mol的范围析出,且当Al2O3含量<0.30mol时才能获得大晶花结晶釉,用Na2O等摩尔取代K2O有利于获得大尺寸的硅锌矿结晶,但抑制系统的分相,因而难以获得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新型分相结晶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量的配方实验,利用XRD和OM分析,系统研究了0.2K2O-0.25CaO-0.55ZnO-Al2O3-SiO2系统硅锌矿析晶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结果表明,Zn2S主要在SiO2含量<2.0mol的范围析出,且当Al2O3含量<0.30mol时才能获得大晶花结晶釉;用Na2O等摩尔取代K2O有利于获得大尺寸的硅锌矿结晶,但抑制系统的分相,因而难以获得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新型分相结晶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陕北地区温室大棚存在施肥过量等问题,拟提出适合陕北地区的较优施肥制度.试验由施肥方式和施肥量2个因素组成,施肥方式为滴灌施肥(D)和常规施肥(C),施肥量为F1(N 240-P2O5120-K2O 150 kg·hm-2);F2(N 180-P2O590-K2O 112.5 kg·hm-2);F3(N120-P2O...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脱磷理论与FactSage软件相结合进行模拟计算,研究CaO、SiO2、P2O5、MgO和FeO含量对熔化性温度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图分析等找到最佳渣系含量组合. 实验结果表明,SiO2含量增加使熔化性温度降低,CaO含量的增加使熔化温度上升,MgO含量在3%~7.5%之间时完全熔化温度下降,P2O5含量的升高会降低熔化温度;CaO对开始熔化温度影响最大,SiO2和FeO对完全熔化温度影响最大. 开始熔化温度最低, 各因子的最低值为:CaO=26%、SiO2=24%、FeO=21%、P2O5=9.8%、MgO=9%;完全熔化温度最低, 各因子的最低值为:CaO=38%、SiO2=22.5%、FeO=18%、P2O5=5.3%、MgO=3%. 通过分析CaO含量对FeO-SiO2-P2O5相图、FeO含量对CaO-SiO2-P2O5相图以及SiO2含量对CaO-FeO-P2O5相图液相区的影响,我们发现随着CaO含量的增加,FeO-SiO2-P2O5体系中液相区温度升高,其中1800 ℃液相区扩大;FeO含量对CaO-SiO2-P2O5体系液相区影响较明显,尤其在15%~18%的FeO含量范围,1600 ℃温度区间不断扩大,并且增加了1400 ℃与1600 ℃温度区间;SiO2含量的增加使CaO-FeO-P2O5体系的液相区减小,即体系的熔化性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渣中P2O5的含量降低,有利于脱磷.  相似文献   

13.
以Yb^3 -Er^3 共掺的B2O3-P2O5-MO-R2O-Al2O3(M=Zn,Ca,Sr,Ba;R=Li,Na,K)玻璃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B2O3的含量以及加入不同种类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玻璃的光谱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2O3含量的提高,玻璃的自发辐射跃迁几率降低,辐射寿命增长,但吸收截面、相应的积分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减小,玻璃的折射率在B2O3含量为15%(摩尔分数)时达到极小值.随着修饰体阳离子场强的升高,吸收截面和发射截面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赤峰缸瓦窑白瓷、彩绘瓷、黑釉瓷和酱釉瓷的原料配方,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33件辽代和6件金代缸瓦窑遗址出土的陶瓷标本进行了科技分析。缸瓦窑胎体元素组成具有典型北方“高铝低硅”的特征,细白瓷胎可能使用了有别其他品种瓷器的原料配方,且淘洗更为精细。缸瓦窑白瓷釉为透明釉,以钙作为主要助熔剂,来源可能是草木灰;细白瓷为钙碱釉,CaO、P2O5和MnO含量均低于粗白瓷,说明灰用量较少。白地褐彩产品的底釉Fe2O3的含量均值与白瓷相近,但MgO、CaO等助熔剂含量较低,目的是增大高温黏度,有助于褐色彩绘纹样呈色清晰。缸瓦窑黑釉中CaO含量较高,但P2O5和MnO含量低,应是以黄土作为主要的配釉原料;酱釉具有较高的硅铝摩尔比且P2O5含量高,有助于瓷釉产生分相析晶和酱釉发色。可为揭示缸瓦窑制瓷工艺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高效脱磷能力的熔融还原冶炼惠民高磷铁矿工艺及HIsmelt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的特点选取CaO-MgO-FeO-Al2O3-SiO2-P2O5六元熔渣作为研究对象其熔渣成分为:二元碱度R(CaO/SiO2)0.8~1.4Al2O3质量分数为6.4%~15.4%P2O5质量分数为0~3%、MgO、FeO质量分数分别为4%、6%采用纯化学试剂配制熔渣。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炉渣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采用RTW-10熔体物性综合测试仪研究熔渣成分的变化对黏度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该熔渣矿相结构主要以黄长石(钙铝黄长石、钙镁黄长石)为主呈方形状、粗大骨架状结构。当P2O5或Al2O3质量分数一定时随着碱度的提高熔渣的黏度降低;当碱度或P2O5质量分数一定时熔渣的黏度随Al2O3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当碱度或Al2O3质量分数一定时黏度均随着P2O5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A2/O-生物接触氧化(A2/O-BCO)双污泥系统.该工艺通过在A2/O反应器中充分利用原水碳源,以BCO反应器完成硝化的NO-x-N为电子受体,实现稳定高效的反硝化除磷.考察了实际生活污水在A2/O反应器中不同容积分配比(厌氧/缺氧/好氧)对A2/O-BCO系统反硝化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容积比的变化对COD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当容积比为2∶4∶1时,系统达到了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的TN和PO3-4-P浓度分别为13.41和0.28 mg/L.通过氮平衡分析发现,BCO反应器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同时厌氧氨氧化的发生也促进了氮损失.此外,A2/O反应器的好氧区对稳定出水PO3-4-P浓度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防止二次释磷,中间沉淀池的NO-x-N浓度应控制在1.95~2.75 mg/L.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对SiO2-B2O3-Sb2O3-ZrO2-TiO2-ZnO-R2O多元系统玻璃的组分与玻璃特征温度、膨胀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Sb2O3对玻璃的软化温度和膨胀系数影响较大。通过合理设计配方,可以得到软化温度为460℃,热膨胀系数为85×10-7K-1的釉用无铅无镉低熔点玻璃。  相似文献   

18.
通过Fe(2 / 3)xNi1-xSO4-P2 O5 /γ -Al2 O3催化剂对 1 -丁烯齐聚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 ,考察了催化剂Fe对 (Fe +Ni)的原子分率、焙烧温度、活性组分担载量等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0 .5 3Ni0 .2 1SO4复合盐以P2 O5 为助剂的Fe/(Fe+Ni)值为 0 72 ,其担载量为 2 .36mmol/gγ -Al2 O3时催化剂活性最高 .催化剂的最佳活化条件为 4 50℃下非还原气流中活化 4h .  相似文献   

19.
青花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历代青花瓷的色料以及瓷胎和瓷釉的化学组成的变化及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经研究发现历代青花瓷所用色料的种类变化很大 ,而且成分不同 ,使得历代青花瓷颜色深浅 ,鲜艳程度不同 ;其次 ,青花色调与烧成温度、气氛以及胎釉有关 ;而且 ,瓷胎 Al2 O3/Si O2 比值增高 ,K2 O Na2 O越少烧成温度越高 ;最后 ,釉中的钾、钠氧化物的含量增加 ,釉的高温下的特性和烧成后的性能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把天然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和双飞粉、氧化锌、碳酸钡等粉料混匀,按合适的技术工艺制备釉浆,以淋釉法在素坯上施釉,于辊道窑中烧结成无光釉.研究Al2O3,SiO2,MgO等氧化物,以及Al2O3/SiO2质量比、烧成制度和其他因素对无光釉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Al2O3质量比应控制为5.0~6.2,釉料烧成时在1 260℃下保温25 min,然后急速降温至1 170℃,再缓慢降温至1 130℃,让玻璃相中过饱和无光剂呈微小晶体充分析出,可制得品质优良的镁无光釉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