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引洮二期工程八干渠后段地质条件较差,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掉块、塌方等地质灾害,特别是八干渠22#隧洞。文章对工程实例进行对比研究,得到了切合实际、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案。文章针对引洮二期工程八干渠后段22#隧洞新增斜井上游浅埋饱和洞段运用对比分析法讨论洞顶浅埋洞段塌方处理的几种方案,通过分析得到适合该地质条件、投资上经济、技术上可行、效果更佳的施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浅埋饱和土塌方洞段适合运用高压旋喷桩方案处理。文章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安龙铺隧道为例,分析影响隧道开挖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对隧道主体结构的不利影响、地表注浆加固岩体的设计与施工,总结隧道进出口浅埋段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及塌方后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湖南省汝城(赣湘界)至郴州高速公路河源洞隧道为背景,分析了浅埋偏压段隧道坍塌的机理,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处治方案,且给出了施工浅埋偏压段隧道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及预防坍塌的办法,为类似的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靖 《科技咨询导报》2011,(31):126-126
新建某隧道DK38+100~DK38+125为浅埋段,施工至DK38+110里程时发生塌方冒顶,本文从地质和施工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塌方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为出现类似工程问题的隧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软弱围岩浅埋段是隧道施工的难点,本文详细阐述了某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段的施工方法,为以后类似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6.
济晋高速公路省庄双连拱隧道Ⅱ类浅埋段,采用三导洞施工方案,本文论述在地质条件较差情况下采用的三导洞施工技术、特别是中导洞、中隔墙上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等,并强调监控量测在施工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公路、铁路建设的大力发展,山岭隧道洞口段、冲沟段、沟谷等地段的超浅埋问题严重威胁着隧道施工及运营期的安全。本文以某超浅埋山岭隧道为分析对象,采用了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的手段,对超浅埋隧道在开挖条件下围岩的变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隧道埋深小于2倍隧道直径时,埋深越浅隧道开挖后拱顶下沉位移量越大;超浅埋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变形急增阶段、变形缓慢阶段和变形平稳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围岩产生的变形最大,是隧道开挖过程中重点关注的一个阶段。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实际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变化趋势基本吻合,模拟结果的累积变形值略大于实际监测结果,这是因为监测工序晚于开挖工序。因此,掌握超浅埋隧道在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变形规律,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开挖支护措施对隧道的安全十分重要。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工程实例开展的,其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某隧道浅埋段塌方的成功处理进行了总结,并对塌方的处理方案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塌方处理方案成功的条件和措施,同时指出在处理该种事故时要做好提前预判和防治隧道塌方的能力。这些经验和措施对类似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项目具有预防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地面荷载下浅埋隧道围岩应力的复变函数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变函数解法,研究地面荷载作用下浅埋圆形隧道围岩的平面弹性应力问题。该解法利用复变量将物理平面上的研究域保解映射到像平面上的圆环域内。应力函数的罗伦级数展开的系数可通过边界条件得到用单个常数表达的递推公式,而这个常数可用级数的收敛性来确定。文末给出了围岩应力的解析解形式和算例。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浅埋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及自稳能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结合沈大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韩家岭大跨度浅埋隧道,通过地质条件的现场调查,研究了该工程关键地段的地质特征,分析了采用新奥施工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施工中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的具体措施.工程实践表明,韩家岭隧道是大跨度隧道、地质工程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岩体结构面和变形的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尤其是加强重点部位自稳结构的监测和调整,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所提出的建议方法为类似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铁路建设也在高温经济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般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线路长,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穿越各种各样的地质岩层。如浅埋段软弱围岩隧道多为风化破碎的隧道围岩,埋藏较浅,受力较复杂,较易发生地表下沉或围岩坍塌事故。该文以绩溪隧道为例,分析软弱围岩隧道浅埋段相关施工工艺,并运用数值分析,研究其施工力学,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隧道浅埋段岩体位移与应力动态过程,针对小净距隧道浅埋段的工程特点,对某隧道的岩体位移、支护压力进行了监测,在分析了监测结果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小净距隧道浅埋段围岩动态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浅埋段中夹岩柱岩体总是向开挖侧洞室发生形变且同一断面双线间支护压力区别较大,先行洞支护压力较后行洞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惠莞高速公路佳龙嶂隧道冲沟浅埋段在隧道成型后围岩的位移进行现场监测,分析浅埋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浅埋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通常可分为加速变形、等速变形和缓慢变形3个阶段;掌子面的推进将对后方约40m范围内的周边围岩变形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路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根据松潘县牟尼沟隧道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隧道浅埋段地表加固方案,解决了隧道浅埋段安全施工问题;并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成果和地表沉降监控量测结果分析注浆加固效果,实现了信息化施工,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苗家坝水电站右坝肩岩质边坡的测绘为例,引入赤平极射投影的方法,基于优势结构面和其他随机结构面的特征和现场调查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边坡自然状态下的变形破坏模式和地质历史演变过程,进而对开挖工程边坡可能出现的主要变形破坏模式进行了预测,得出了右坝肩边坡的主要变形破坏模式、形成机理及发生可能性和规模。这种方法不仅考虑到了结构面的空间组合关系、结构面的成因和性质,同时也考虑了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出现的地质演变过程,一定程度上从时空观的角度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就工程本身而言,更有实际意义,是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的一种综合思路。  相似文献   

17.
岩体的破坏,往往是一部分不稳定的结构体沿着某些结构面拉开,并沿着另一些结构面向着一定的临空面滑移的结果.这就揭示了岩体稳定性破坏所必需具备的边界条件(切割面、滑动面和临空面).所以,通过对岩体结构要素结构面和结构体分析,明确岩体滑移的边界条件是否具备,本文通过具体实例赤平投影图法对岩体的稳定性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8.
老山隧道位于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建成最长的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隧道所处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地表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风光优美,景致宜人。其中一段隧道的地表有冲沟存在,实际埋深仅5.4m,顺利完成此段隧道的施工成为整个工程项目的一个难点。此文对超浅埋段隧道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期望对以后同类型结构的施工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贾亚丽  刘冬梅 《科技信息》2007,(20):149-149,99
目前在设计地下浅埋洞室支护结构上所采用的压力仍然采用规范法,这是由于现在仍然没有特定的计算方法,本文通过有限元的计算得到作用于结构上的围岩压力和规范值、理论值进行对比,得出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的情况和规律,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给出了考虑隧底隆起偏压浅埋矩形隧道围岩应力的解析解表达式,并对不同深埋比和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对隧道围岩应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浅埋隧道的埋深及断面尺寸的增大,浅埋隧道极限围岩压力也将增大;浅埋隧道极限围岩压力随着岩土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增大而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