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4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成功,5例保守治疗无效改外科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严密观察,宜先行保守治疗,并严格掌握再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
刘香梅 《甘肃科技》2004,20(9):176-176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arlypostoperativeinflammatoryileus ,EPII)发生在腹部手术后 1~ 3周 ,本文基于临床经验探讨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中药封包四黄散腹部外敷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外敷四黄散治疗。观察两组分别于治疗的第1、5、10 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病人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 d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第5 d、第10 d,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病人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中药封包四黄散腹部外敷,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赭石薤白降气汤。对照组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d,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中、西医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体会。方法48例术后早期炎症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结果3—20天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胃、肠功能恢复,X线无梗阻现象,进食后无复发。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缓解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赭石薤白降气汤.对照组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 d,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8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赭石薤白降气汤。对照组给予加味大承气汤。结果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为5d,对照组平均治愈天数为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赭石薤白降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结果: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 d左右(6~30 d)。均行非手术治疗,从梗阻症状发作到肠功能恢复的平均时间为18 d(14~39 d),平均住院时间为19 d(16~43 d)。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体征,保守治疗是主要的措施,应尽量避免手术治疗而导致的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处理。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总结1987年至1996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48例。结果:40例经非手术治愈(83.3%);7例于症状消退后择期手术治疗并存症后治愈(14.6%),1例死亡(2.1%),非手术治疗时间为9-58d平均27.6±10d。结论:揭示以上营养为诉非手术治疗是这类肠梗阻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一般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胃肠减压液量、腹部症状、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平片改善等指标,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腹部平片改善时间亦明显缩短。结论奥曲肽具有抑制消化道分泌,减轻肠壁水肿,加速炎症消退,促进肠蠕动等作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方法简便,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在一般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胃肠减压液量、腹部症状、肛门排气时间、腹部平片改善等指标,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胃肠减压量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腹部平片改善时间亦明显缩短.结论 奥曲肽具有抑制消化道分泌,减轻肠壁水肿,加速炎症消退,促进肠蠕动等作用.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方法简便,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慧敏  甘雨良 《甘肃科技》2009,25(23):154-156
肠梗阻为西医外科常见病,而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尤为高,西医一般采用胃肠减压,静脉输液,蓖麻油灌肠保守治疗和手术两种治疗方法,但此病复发率高,尤其手术后病人,粘连的几率更大,中医没有肠梗阻这一病名,但有相似的描述,根据临床表现,中医一般分为气滞型、瘀结型、疽阻型。笔者在外科治疗的支持下采用电针+TDP配合大承气汤三位一体治疗本病,通过辨证施治,合理配伍,灵活选穴,打破了传统的取穴方法和针刺手法,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经过临床观察,争取和缩短了梗阻治疗时间,它是外科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又一补充,同时也体现了针灸经济、简便、无副作用的优越性,而三位一体结合治疗,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和预防疾病复发率,从根本上调节了患者的机体状况,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四黄散(Si-Huang-San,SHS)外敷和封包照射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临床和动物实验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临床病人分为临床常规(c-convention)组和临床四黄散(c-SHS)组两个组:c-convention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c-SHS组在临床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腹部外敷四黄散行封包及神灯-TDP照射治疗。大鼠EPISBO造模成功后,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control)组、常规治疗(convention)组、常规治疗加四黄散(SHS)组。结果 c-SHS组病人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均较c-convention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SHS组大鼠的回肠粘膜损伤显著低于control组和convention组;与大鼠control组、convention组相比,SHS组的24 h小肠推进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大鼠control组、convention组相比,SHS组大鼠CRP、IL-8 和TNF-α的血清浓度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加用腹部外敷四黄散行封包及神灯-TDP照射治疗,可提高对EPISBO的临床疗效,促进小肠蠕动,减轻回肠粘膜损伤,降低炎性肠梗阻大鼠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为EPISBO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4.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腔手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有其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独特的临床表现.保守治疗效果良好,如处理不当,贸然手术将造成肠瘘、严重腹腔感染、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后果.现将我院自1998年至2007年收治的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2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996年4月~2004年4月21例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手术治疗,15例病人保守治疗,1例拨除腹腔引流管后治愈。治愈19例,占90.5%,死亡2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术后早期机械性肠梗阻尽早手术,血运性肠梗阻急诊手术,并注意各种术后早期肠梗阻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疾病,直到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依然是通过手术来进行整复。然而,由于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腭裂术后可以出现多种的并发症,其中腭裂术后穿孔是腭裂整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防治术后穿孔及对其进行有效的早期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问题[1,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一种具有多功能刺激细胞生长的物质,它对肉芽组织、神经组织以及骨组织的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而且它对创伤的愈合作用也为很多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经典方剂结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非恶性肠梗阻的效果,从而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恶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将60例确诊为非恶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加灌肠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通气和排便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通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胃管注入加灌肠结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肠梗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提高药物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非手术治疗及大承气汤治疗,对于部分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行手术治疗.本组28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5例手术,其中3例属阴性探查,术后继续中西医结合治疗痊愈,2例行肠粘连松解术治愈.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9.
20.
封东  罗进宝 《甘肃科技》2010,26(20):164-166
观察针刺对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西药对照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采用肌注强痛定。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治疗组对减少术后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可以明显减轻混合痔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