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我国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提出了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保障。并且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分析了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徐悦 《科技咨询导报》2011,(18):179-179
21世纪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然而生态日益恶化、生态问题严峻,给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是自然生态的保护者和创造者,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的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本论文对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目标及其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新时期高校生态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凯军 《科技资讯》2008,(33):155-156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高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本文阐述了加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对高校德育现状的反思,提出了实施生态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发挥生态德育教育功能,培养和塑造具有完善道德教育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感在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应承担的重要责任之一.物质责任感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完善大学生人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物质社会责任感削弱甚至缺乏的现状.生态问题是20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已成为高校德育的新课题.本文以生态德育为契机,对如何利用生态德育加强大学生社会物质责任感培养进行了探索,目的使当代大学生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社会、国家赋予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今国内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素质建设者的培养摇篮——江西地方高校,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大局,也有利于江西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条件和要求,江西地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应当包括生态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还应当包括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现状教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内关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道德内容。在生态道德教育方法上,江西地方高校应当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给江西人们带来的良好机遇,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开展以"体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以"亲身实践"为主题的调查研究以及自我教育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是人类对自然态度的非合理性投射,实质上是自我价值危机.它不仅需要科学技术来解决,而且包含着强烈的道德诉求.以生态道德理念唤醒麻木的心灵,去除价值巫魅,追求诗意生存,教育将承受之重!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尚付阙如,大学生生态道德缺失的现实都昭示了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刻不容缓.生态道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道德讨论法,研究性学习,体验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关系到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而且也是适应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和提高国民素质的时代要求。本文论述了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的内容和原则及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组织教育内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态道德意识,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形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都与生态道德的基本要求不协调,对生态环境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尚未形成应有的共识。因此,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多管齐下,对于加强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通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理性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责任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通过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形成理性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2.
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信念迷茫、诚信品质缺乏、知行不一等问题,大学生道德水平急待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无能”,应当重新确定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改革道德教育方法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道德教育: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青  宁美美  张捷 《科技信息》2007,(35):172-172,178
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是体现现代人道德水准的又一尺度。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高校生态伦理道德教育,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引导,是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体验是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的最为有效的途径。大学生的生态体验活动主要有生态旅游、生态考察、野外生存和环保实践等四种形式。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态体验活动,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强化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磨炼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志,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塑就大学生健康完善的生态人格。  相似文献   

15.
李艳杰 《科技信息》2009,(28):I0053-I0054
本文系统的阐述了道德暨道德教育的意义以及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道德教育,以期强化高等教育,使社会更和谐。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问题的加重、大学生环境道德的现状、素质教育的不健全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等,都要求我们加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为促进其环境道德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大学生的环境责任教育,增强其环境责任;加强大学生的环境规范教育,为环境保护行为提供基础和保证。这三个方面的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大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既要发挥教师的示范诱导作用,构建校园伦理文化,运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又要借鉴国外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唯有精心打造传统道德教育精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准确把握传统道德的意蕴,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位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要求与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大学生信息道德失范问题给大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指出我国高校应当积极研究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并采取多种方式系统地实施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道德教育被称为灵魂教育,能促使生态得以良性发展。生态道德教育分为多学科模式和跨学科模式,在高校的文学教育中,可以从生态视角对文学文本进行审美解读,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对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反生态思想进行批判,帮助学生认识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挖掘传统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和生态审美,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在文学教学中补充现代生态文学作品,重视生态文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邱淑永 《科技资讯》2009,(19):196-196
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策略: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以及强化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