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芬 《海峡科学》2010,(2):91-91,97
音乐欣赏课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忽视。近年来随着教改不断深入,该课在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音乐欣赏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欣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饶瑜红 《科技信息》2012,(25):301-301
探究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寓教于乐,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的素质教育日益受到学校和广大家长的重视。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欣赏力,为学生插上音乐的翅膀。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武人 《科技信息》2010,(23):302-302
为提高职专生的音乐修养和整体素质而开设音乐欣赏课。借助一些音乐活动提高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兴趣,从而完整的欣赏整部作品。通过几个阶段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增加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丹 《广东科技》2009,(16):129-130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乐器进入课堂是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竖笛作为一种音色优美轻便简单的器乐教学走进了课堂,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受.竖笛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不但辅助歌曲教学,活跃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感受音乐美的高尚情操以及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美等能力.  相似文献   

6.
朱慧玲 《科技信息》2009,(24):I0250-I0250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它对于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音乐的感受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情感的目的。马克思曾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相似文献   

7.
刘晓蕊 《科技信息》2011,(11):194-194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相似文献   

8.
李醒 《科技信息》2009,(20):I0213-I0213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艺术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以其独特的审美教育手段和审美情感体验,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审美知识,提高审美技能,发展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当包括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透彻的理解力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从这几方面论述了在音乐教育中的审美能力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落实青少年素质教育为目的,着重阐述中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方法:以审美欣赏和器乐演奏为着手点。拓宽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范围,启发性地教授审美欣赏的方法和学习钢琴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歌曲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学生良好气质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本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通过对同类主题对比歌曲欣赏教学方法的实例阐述来与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交流歌曲欣赏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怎样去培养能力,方法是多样性的,本文抓住音乐的二大要素,节奏及旋律音的强弱关系,培养学生听音乐的分析能力,提出一点看法,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音乐欣赏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绪,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教师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和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在整个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健美操音乐与动作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加强学生的音乐修养水平,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掌握正确的音乐节奏,使动作和音乐完美的结合起来,是健美操运动内涵的体现,也是提高健美操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教育专业课,如《歌曲写作与分析》、《视唱练耳》、《中国近代音乐史》、《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欣赏》等教学过程中,遴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政治教育意义较强、音乐性较好的井冈山红色音乐素材渗透于教学之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15.
汤苏英 《科技信息》2012,(36):342-342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学生智力、陶冶道德情操和培养良好艺术气质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当今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在高度重视文化课成绩的大环境下长大,音乐素质普遍不高,进入大学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音乐修养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努力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是高职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正确选取欣赏曲目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两方面提一些建议,从而改进音乐欣赏教学,使音乐欣赏课变成学生喜欢的课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音乐课这个平台,让学生理解音乐并从音乐中发现美、欣赏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每个时期都出现了一些杰出的音乐家。他们创作了很多出色的音乐作品,为世界的音乐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教师通过对音乐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分析,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时期的国情,激起学生对祖国的感情。教材中的歌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按照人的素质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安排不同的欣赏教学层次。以《歌唱二小放牛郎》为例,欣赏时先分段去听,让学生对王二小这个艺术形象逐渐清晰,最后全面欣赏,从和声处理和旋律变化中体会歌曲情绪。从而让学生了解历史,激起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和缅怀,让学生在音乐艺术形象中感受到情操的感化,在音乐的艺术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研究和探讨,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音乐形象之间的对比欣赏众所周知,音乐演奏(唱)是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例如歌曲《我的太阳》是众多男高音歌唱家的保留曲目,特别是最负盛誉的“三大男高音”的演唱更是令人精神爽朗、赏心悦目。总之,通过不同作品的对比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感情的工具,学生学习欣赏音乐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人文素养以及抒发心中的情感。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目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教师应当学会使用肢体语言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