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半固态成形技术的背景、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半固态金属的成形工艺等方面论述了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并叙述了我国及发达国家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方法(如机械搅拌法、电磁搅拌法、应变诱发熔体激活法、粉末冶金法等)、半固态金属的成形工艺方法(如半固态塑性加工:半固态锻造、半固态挤压和半固态轧制等;半固态压铸:流变铸造和触变铸造),并概述了各种成形工艺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所加工产品的范围。  相似文献   

2.
半固态加工技术优点突出,已被成功的应用于镁、铝合金件的工业生产,一些研究者已经着手将该技术实验于钢铁材料成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在半固态加工技术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以及钢铁材料半固态浆料的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对钢铁材料半固态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根据动态材料模型.建立了半固态Al-4Cu-Mg合金加工图.利用加工图确定了试验材料热变形的流变失稳区,结果表明半固态成形时的流变失稳区范围与应变速率有关.此外,获得了等温压缩试验参数范围内的热变形最佳工艺参数.半固态加工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560℃.应变速率0.001 s-1.  相似文献   

4.
液相线铸造铝合金2618显微组织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25  
采用液相线铸造法即在液相线温度铸造变形铝合金2618获得了金属半固态加工要求的细小、等轴的“非枝晶”组织,同时考察了铸造温度、冷却速度及再加热温度和时间对该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冷却速度条件下在液相线温度铸造能获得适合于半固态加工的细小球形晶粒,并且该组织在再加热回半固态仍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王红超  游晓红  王录才 《山西科技》2010,25(4):10-11,13
高铬铸铁具有优良的耐磨性,是最重要的耐磨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采矿及矿产品加工等行业。近年来,半固态成形技术被专家们称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近净成形技术,低熔点合金半固态成型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商业领域,但在高熔点材料的半固态成形技术仍处于实验研究或半工业性试验阶段。主要综述了高铬铸铁的半固态成形工艺、半固态浆料制备方法及对其后续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半固态加工的Al-Cu合金力学性能测试,仔细研究了半固态加工的Al-20%Cu和Al-40%Cu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出半固态加工Al-Cu合金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均得到显著提高,可以大量运用在各个领域.同时得出半固态挤压铸造Al-Cu合金的硬度值总体值较高,耐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在工程运用上硬度和耐磨性能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镁合金加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叙述了镁合金加工技术的现状与最新进展,分析了镁合金压铸成形、半固态铸造、锻造等工艺的变形特点及关键技术,并对镁合金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半固态加工方法生产铝合金制品是一种新型的方法,因此铝合金的半固态成形已成为近些年金属材料成形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常用合金——半固态A357合金进行单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半固态合金的压缩流动应力的影响,以及半固态A357铝合金的触变性能和流动规律。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论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模锻及二次挤压、超塑性成形、半固态成形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二次加工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液相线铸造铝合金半固态压缩变形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液相线铸造铝合金2618获得适合于半固态加工的细小,等轴,非枝晶组织,并由Gleeble-1500热学-力学模拟试验机在不同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下进行半固态压缩变形。结果表明,铝合金2618在半固态时的变形抗力比固态时大幅度下降,液相线铸造组织的成形性能优于常规铸造组织。  相似文献   

11.
半固态金属成形加工技术是近几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绿色、先进制造技术.综述了半固态金属材料制备与成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半固态金属成形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归纳与论述.针对归纳的几种成形方法分别从技术原理、工艺特点与应用现状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ZL116合金的半固态模锻成形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00 t压力机,对半固态ZL116合金进行了模锻成形实验.结果表明:半固态模锻成形可以获得组织致密、轮廓清晰、充型完整的成形件;成形件微观组织主要为细小、分布均匀的近球状和蔷薇状非枝晶组织;同时由于成形静压力的作用引起局部组织发生塑性变形,使半固态模锻件的性能明显优于液态模锻件的性能,硬度可达65.7 HB,高于液态模锻件20.5%,为半固态加工技术在战车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半固态Al-28Pb铸锭中Pb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解决铸造 Al- 2 8Pb润滑材料存在的 Pb分布不均问题 ,开发了半固态 Al- 2 8Pb加工技术 ,通过对不同固相率半固态浆料的常规铸锭中 Pb的分布进行研究 ,得到了半固态浆料固相率与铸锭中 Pb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浆料固相率的增大 ,铸锭中不同部位 Pb颗粒尺寸的差别逐渐减小 ,当固相率大于 4 5 %时 ,Pb颗粒尺寸的差别基本得以消除 ,尺寸相当的 Pb颗粒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铸锭中。  相似文献   

14.
半固态模锻生产过程中,合金坯料的充型过程对制件的成形及性能有较大影响。应用DEFORM软件,对6061合金杯形件半固态模锻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半固态合金坯料温度、压头预热温度、压头速度对充型过程及速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固态合金坯料温度为620℃、压头预热温度为200℃,压头下压速度为40 mm/s时,半固态合金坯料的充型过程是沿着整个型腔充填,以"全壁厚"的形态向前推进,充型过程平稳;半固态合金坯料温度为620℃,压头速度为20 mm/s时,随着压头预热温度的提高,半固态合金坯料的充型过程有所平稳;随着半固态合金坯料温度的提高,充型过程变得不平稳;充型过程中的速度场对半固态合金成型件的组织均匀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喷射沉积材料的半固态成形的研究进展,展望喷射沉积材料的半固态成形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喷射沉积材料的半固态成形工艺、半固态变形特征和半固态成形的加热和保温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提出高固相分数的触变成形是喷射沉积材料半固态成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汾 《太原科技》2004,(5):31-32
从金属半固态铸造,金属半固态铸造成形过程,金属半固态铸造的优点等方面,论述了金属半固态铸造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法制备了A356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并利用电阻炉加热,采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近液相线铸造A356铝合金在二次加热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A356铝合金半固态坯料组织呈均匀、细小的蔷薇状分布;在585℃加热,保温10~15 min,可获得半固态加工所需的触变性组织.而且,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共同影响着二次加热组织的演变过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α相的生长和球化的速度变快,保温时间越长,晶粒球化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王玉陶  游晓红 《山西科技》2008,(1):148-148,F0003
半固态电磁搅拌法是半固态成形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方法之一,并已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文章综述了电磁搅拌技术的特点、原理和实质,以及当前电磁搅拌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同时对我国半固态电磁搅拌成形技术提出了若干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省科技厅将兰州理工大学承担的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纳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三年滚动规划(2016-2018年)》,通过中央引导专项重点支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主要开展镍钴金属材料及先进加工、金属半固态加工及表面改性、异种金属连接、有色金属再利用等四个研究平台和公共分析测试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验—半固态成型实验设计,包括流槽式半固态成型实验和机械搅拌式半固态成型实验。通过使用自主设计和研制的半固态成型装置,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半固态成型的特点,观察半固态铸件的凝固组织。本实验丰富了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实验体系,也为国内其他高校本科实验教学中类似实验的开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