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是一个由古老的传统画种逐渐变革形成的、传统的古典形态的中国画。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重大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具备现代审美理念和全新艺术形式的现代形态的中国画。深邃的意境、独特的绘画语言使国画在艺术领域中独领风骚。  相似文献   

2.
国画即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独具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东方艺术的典型和代表,在世界美术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多变的工具与材料的运用和审美情趣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其艺术生命力使它成为国家和世界的瑰宝,并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国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代表了我国独特的国家艺术气息,在国家文化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该文主要从不同的表现形式上解析国画的特色,阐述国画特别的审美意趣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摒弃应试教育的模式,越来越关注素质教育的研究。而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绘画,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几千年来深厚文化沉淀下来的结果,所以国画教学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人文底蕴和人文素养,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提升。该文从国画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来展开对国画问题的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5.
纵观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历代陶瓷艺术品,不难发现陶瓷绘画始终伴随着中国画的发展而受到深刻影响,赋予了瓷画作品丰富的感情和人文因素,极富国画的寓意和启发,同时几乎所有的国画技法和流派,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艺术中舞蹈、诗词、书法和绘画同属于一种文化思维系统,各有其韵律美的规律,且彼此之间有许多共性,在艺术表现元素里所表现出异质同构的韵律之美,与中国画相互影响和融合,从而产生诗书画结合的艺术形式。"气韵"在中国画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舞蹈、书法、诗词韵律美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韵律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秦慧媛 《科技信息》2010,(34):I0251-I0251
“空”是国画这种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元素,是中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式和绘画技巧,"空白"的产生和广泛的传播是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国画中"空"的表现方式很多:空旷的天空、无处不在的影子、飘渺的烟雾和皑皑的白雪等等。国画中"空"的深层文化来源是儒家、道家与佛家三者的统一,其互补性地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整体结构。  相似文献   

8.
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的经典代表,国画艺术可谓是我国国粹级的民族艺术瑰宝,其有着源远流长的艺术意境,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底。国画艺术中的优美艺术意境是通过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具体表达出来的,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是对国画艺术绘画技巧、创作主题以及精神境界的完美统一与有机结合。因而,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门类---国画艺术的意境美以及具体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李佳 《科技信息》2012,(20):188-188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独具民族形式和风格的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使用不同类型的毛笔、不同质地的墨和颜料、使用宣纸和绢来作画,主要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种类形,在表现形式上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等。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育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它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  相似文献   

10.
郭风雷 《科技信息》2010,(2):289-289
中国画在世界绘画艺术上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绘画形式、表现手法和审美思想。那么我们要学习和领悟中国画的风采,临摹前人的作品是必不可少的途径,本文通过对临摹含义及目的、临摹的必要性、中国画临摹过程中可以学到什么、总论临摹在中国画学习中的作用这四个方面的论述,从而阐明了临摹在中国画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思维在绘画上的直接表现。全球化背景下,国画创新成为必然。文章仅从中国传统思维与中国绘画关系的视角入手,分析了中国绘画在中国传统思维关照下所具有的原发创生性。但这种原发创生性需要通过作画者在当代特定的背景下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对外来绘画的学习和吸收,是国画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外在动力,但根本性的创新还是要从产生其特性的根源入手,挖掘其内在的价值特性,更好地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从油画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我国国画写意的历史入手,研究当代的中国油画,认为其不但秉承了西方油画的技巧,还融入了很多中国画传统的写意元素。结合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绘画流派的风格及其发展,以及中国画中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研究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语言。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传统绘画,在世界美术中独成体系,是世界绘画中的瑰宝。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掌握民族绘画的知认、技能,培养爱国主义和热爱民族文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深远意义。中国画的教学将有助于中国绘画和美术事业的发展,是四化建设事业和提高民族文化科学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当今陶瓷绘画正盛行,陶瓷绘画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丰富。在向其他画科如油画、水墨画、素描等的借鉴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工作者开始探索属于陶瓷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语言,这也是陶瓷绘画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工艺如何与我们所处时代的审美取向相结合,与时俱进,是艺术发展永不停歇的话题。本文仅对新彩颜料的发展与特性作简要的说明,以此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的写生是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基本宗旨,是一个以心感物的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结合与统一的过程。国画写生以它特有的观察、选材、构图、笔墨的艺术形式,以心手的完美结合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物”与主观精神的“我”之间的物我合一,从而使绘画作品得到艺术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中国画技法理论中,“意笔”与“工笔”多少有点“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味道。其实,二者的种种差别,说到底,只不过是中国画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两种技法上的特色和两个相反相成的审美领域而已。正是由于二者的共同存在,才构成了“中国画”的完整概念,决定了中国画的本质属性与内涵。国画自身的历史也说明,“工笔”曾经是对“意笔”的丰富与拓展,“意笔”又曾经是对“工笔”的突破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出现,以其特殊的造型观念和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使中国画在传统艺术发展史上实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演进和升华。从而大大拓展了中国画创作理论和实践上的观察方法和认知方式,丰富了民族艺术的表现力,扩大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和审美情趣。在中国浩瀚的文化历史画卷中,无疑宋代文人对写意画的发展写下了闪光的篇章。虽然一般认为唐王维是文人画的开山鼻祖,但他的画毕竟没有成为典型的写意画。而宋代石榴、梁楷的减笔人物(如梁楷的《太白行吟图风泼墨仙人图》)确属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很高的写意…  相似文献   

18.
虚实关系是国画写意技法的关键所在,能够反映出画家对绘画本体意识及综合能力。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以虚实处理方法来寻求艺术的表达形式,成为我们研习写意画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虚实关系在传统构图中的体现,就传统绘画重视虚实关系的原因,重新认识近代写意画中的虚实问题来阐述国画写意中的虚实关系。  相似文献   

19.
支雷鹰 《科技信息》2009,(25):I0150-I0150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国画经过历代的流传和画家的继承发扬,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国画艺术,由于其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大众的喜爱。那么,怎样使选修国画的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内涵?本文从国画的形式美美、意境美、体验美的条件对国画选修课的学习进行了实际的论述。感受国画的美,就是通过画者创造出的生动形象,以及由欣赏者对国画规律的理解和作品所展示的高雅的意境美。让学生明确国画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国画欣赏的基础,而掌握国画欣赏的方法,是感受国画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国画是我国传统的民族绘画形式,是以毛笔蘸水、墨、彩来作画的艺术创作。笔墨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汇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的笔墨文化和国画同样是历史传承下来的瑰宝,国画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笔墨是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也是国画创作的基础和核心,国画缺少笔墨文化元素就少了意境与神韵。该文从中国笔墨文化谈起,简单探讨了笔墨文化在国画创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