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建国 《科技信息》2011,(22):322-322,325
通过煤巷锚杆支护理论及沿倾斜方向支承压力分析,确定沿空送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合理支护参数,尽可能减少煤炭资源的损失,提高巷道支扩效果,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巷道围岩进入了工程软岩状态后,巷道出现高地压、大变形、难支护的特点.本文对工程软岩特性、支护材料及支护工艺进行深入分析、论证,采用预应力锚索桁架支护系统控制工程软岩巷道围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支承压力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观测,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应力的活动规律,提出了综采工作面巷道掘进时和回采时超前支护的有效支护方式,为今后掘进巷道的顶板支护和回采过程中的顶板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大采高综采超前支承压力观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大采高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观测并进行总结分析,掌握了大采高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应力的活动规律,确定了今后大采高工作面和普通综采工作面巷道掘进的支护方式及回采生产时的超前支护形式;进一步加强了掘进巷道的顶板支护以保证回采过程中巷道顶板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采动影响下沿空巷道变形破坏与锚杆支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直观了解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段应力分布规律及相邻工作面开采应力分布规律,对巷道的支护方案进行初步支护设计,提出四种支护方案,应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对三种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工作面倾斜方向的固定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一般为15~30 m,少数可达到35~40 m,支承压力峰值位置距离煤壁一般为15~20 m,应力增高系数为2~3,采用锚网索耦合的方法对回采巷道进行支护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综放回采巷道锚网索支护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放回采巷道为全煤巷道,受采动影响巷道围岩变形大,破坏严重的问题,为了解决该类巷道支护问题,通过应用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对山河煤矿首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支护方案,确定了锚杆、锚索的长度及间距排距和预紧力四个关键支护参数。巷道矿压观测数据表明该方案有效的控制了巷道变形与破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严生华 《科技资讯》2011,(34):101-103
通过对神宁集团羊场湾煤矿6.2m大采高综采一次采全高工作面支承压力进行现场实测和分析研究,总结了在大倾角条件下大采高工作面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为确定工作面超前支护范围及巷道保护煤柱留设尺寸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河南某矿31111综放工作面在留设不同宽度煤柱条件下,护巷煤柱的破坏状态、煤柱上的支承压力以及巷道围岩位移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研究结果,并结合该矿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了该矿31111综放工作面留设护巷煤柱宽度为10 m,同时对巷道围岩进行了支护设计,确定了巷道支护参数.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后,工作面煤炭损失量减少了45.5万t,煤炭采出率提高了4%,巷道围岩变形稳定.  相似文献   

9.
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揭示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兖州矿区进行工作面支承压力进行了分析,得出综放与分层开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变化的规律,为回采巷道超前支护长度、支护强度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深部厚煤层综放沿空掘巷巷道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以济宁三号煤矿123_下04工作面窄煤柱沿空掘巷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沿空巷道煤柱垂向应力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煤体和煤柱上的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深部厚煤层综放沿空掘巷巷道侧向支承压力分布与常规支承压力分布规律一致,煤体侧支承压力峰值为40 MPa,峰值距煤壁5.7 m,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为27~32 m,煤柱上的支承压力峰值为35.5 MPa。研究为深部厚煤层综放沿空掘巷时巷道的开掘和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相似开采条件下的矿山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瑞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空区留下的相临的2条块区段煤柱中间试掘运输巷和回风巷(简称区段煤柱中巷)。由于2条巷道均出现压力大,造成巷道难以支护,影响正常掘进。以该矿区段煤柱中巷支护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软件(FLAC3D)分析巷道掘出后围岩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并对不同支护方式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对比性模拟,并根据模拟实验结果制定支护方案,为区段煤柱中巷支护方案的优化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软岩巷道支护弹塑性圈状模型理论,分析锚注工艺对巷道松动圈应力状态的改变,锚注支护结构体共同作用机理及参数作用.提出了软岩巷道的最佳支护时间、注浆压力、锚杆布置等参数,并通过对潘三矿西一采区石门修复工程的实践,探讨了软岩巷道的加固(修复)方案,提出的巷道加固(修复)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3.
龙口矿区梁家煤矿巷道支护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岩巷道工程支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支护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影响因素。龙口矿区梁家煤矿是典型的“三软”矿区,在巷道支护上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在论述了龙口软岩矿区巷道工程破坏的几种基本类型后,运用系统的观点,提出了梁家煤矿软岩巷道工程的系统治理对策和取得的经验,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对类似软岩矿井工程设计、施工及维护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深井软岩巷道受围岩压力影响较大,围岩力学特性低,易发生蠕变变形,从而严重影响巷道的长期稳定。通过现场调查和长期矿压监测,分析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并总结破坏原因。根据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岩石特性和破坏特点,提出内锚外架+反底拱支护方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内锚外架+反底拱支护方式不仅可以抵抗围岩压力,而且可以有效控制长期蠕变[1]变形,在深井软岩支护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软岩巷道支护历来是巷道工程的难题,文章通过对锚网喷巷道一次性支护的不足的描述,并通过试验,将展现出二次支护的理念与特点,解决了软岩巷道支护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马文超 《科技资讯》2014,(15):96-9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采矿行业也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随着煤矿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其受到的外侧的压力以及矿井上部的压力就越大,这就需要矿井采取必要的支护措施进行防护,保证矿井的安全,很多的矿井安全事故就是由于巷道支护不到位形成的,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巷道的支护防范工作。近年来,在矿井支护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和推广,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对于软岩防护具有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永明煤矿5104工作面属于典型的薄煤层开采。为了评价现有回采巷道支护方案的安全可靠性,制定了针对性的巷道矿压监测方案。矿压观测结果显示:巷道围岩变形量小,巷道断面收缩率平均仅0.78%;顶板锚杆测力计最大读数为5 MPa,两帮锚杆测力计最大读数为8 MPa,小于顶板和两帮锚杆设计锚固力。从巷道监测数据分析,巷道两帮和顶板在超前支承压力的作用下没有明显的破坏和塑性变形,现有的支护方案安全可靠,能够达到控制变形与破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急倾斜特厚煤层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宁明 《甘肃科技》2004,20(9):89-89
根据现场工程实例,介绍了锚杆支护技术在急倾斜特厚煤层中的实践,分析了存在问题,积累了锚杆支护经验。用现代巷道支护理论,阐述了深部开采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特点和支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杨晋 《科技信息》2012,(19):438-439
通过对近距离煤层开采时,上层煤采后煤层顶底板移动规律及影响范围进行分析,提出下层煤开采时,在保护煤柱边缘附近布置巷道,应采用内错式布置,该种布置方式使巷道承受压力大为减小,采用锚杆、网片及配套锚索可有效支护巷道顶板,能将下层煤开采时的回采巷道变形控制在允许变形范围内,支护难度降低,支护成本及巷道维护费用也大大降低。同时针对下层煤回采时,巷道围岩受二次采动影响,变形加剧,提出了加强超前支护距离及提高超前支护强度等方法,有效的控制了巷道顶底板变形,保证了巷道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0.
深部软岩巷道锚注联合支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基于千米埋深的唐口煤矿巷道围岩矿物成分分析、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及地应力测试的结果,提出了采用锚注联合支护方案进行深部高应力膨胀性软岩巷道支护设计。通过FLAC 3D数值模拟,验证支护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化支护参数;通过矿压监测,评价支护设计的合理性和支护效果。工程实践表明,锚注联合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深部软岩巷道围岩的大变形和底臌,维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