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造成梁实秋散文幽默效果的重要质素,在外在表现上主要包括逆意求趣的思维策略,敏锐的艺术触觉及传达艺术感受的独特方式,联想、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独特使用,巧妙、灵活地运用语言的策略。而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与独特的精神气质则是其散文幽默的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2.
梁实秋的散文独具个性,在风趣、雅致的背后,存在着作家的快乐人生哲学。本文从散文的文体性质出发,论述了梁实秋快乐哲学的内涵及其在散文中的表现、对散文创作的影响和意义,并探讨了快乐哲学赋与梁实秋散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的散文大家,以擅长写幽默风趣的“闲适小品”而闻名于世,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与《秋室杂文》,被认为“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朱光潜).其作品以善美的结合,朗照的智慧和包蕴于平朴记叙中的犀利和深刻,在幽默中洋溢着他对人性“善”的热爱、恶”的憎恨.作品突破流俗,自成一格.一取材是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散文的艺术天地是广阔的,“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兴之所致,也说些以不至于头痛为度的道德吧…….所谈题目,天下国家的大事不待言,还有市井的琐事,书籍的批评,相识者的消息,以及自己过去的追怀,想到什么就谈什么”,非常的自由灵活.然而就个体的散文家而言,他取材的眼光和角度,必然会烙上作家思想性格和艺术情趣的印记,而取材上的个性特征,却正是构成一个散文家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梁实秋(1903—1987)八十余年生业,集文学批评家、散文家、翻译家、编辑家、中外文学史家于一身。他的文学活动起始于二十年代的文学批评,三十年代与左翼作家展开过激烈论战,曾被鲁迅作过“漫画相”。1949年离开大陆去台湾后,长期劳作于大学讲坛,并写作散文,总计逾200万字。其影响之广,享誉之高,成为台港及海外华人文坛上赫然知名的散文大师,誉为与胡适、林语堂比肩的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5.
梁实秋与钱钟书是我国四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两位大家。感知相依、情理相融的文体特征,机智幽默的行文风格是其共同之处,而出身教育、创作思想与个性的差异亦导致了他们不同的散文风格,即洒脱容与、幽默雅谑与汪洋恣肆、谑而多虐。他们的幽默散文创作于当时国势日危的背景之下,于政治意义上固无足取,但在审美意义上却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裴旭东 《科技信息》2009,(2):102-102
梁实秋的散文大多是言简意深、雅致醇厚的小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论述:一、言浅意深。意境隽永;二、幽默机智,耐人寻味;三、简洁朴实,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7.
梁实秋与钱钟书是我国四十年代散定作的两位大家。感知相依、情理相融的体特征,机智幽默的行风格是其共同之处,而出身教育、创伤思想与个性的差异亦导致了他们不同的散风格,即洒脱容与、幽默雅谑与汪洋恣肆、谑而多虐。他们的幽默散创作于当时国势日危的背景之下,于政治意义上固无足取,但在审美意义上却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关粱实秋多数停留在他思想情怀上的清雅淡泊,文法上的机智闪烁、谐趣横生而对他作品中的蕴涵着较强民族自尊.爱国情怀和刻骨铬心的故国之恋,关注较少。我们从他颠沛流离、至死未圆家国梦的一生,和他大量的散文作品中,以说,民族意识、爱国情怀、思乡怀旧家国之恋是梁实秋散文作品的重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9.
梁实秋文艺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其既是普遍的,又是二元对立的。文艺的本质就是对这人性的“模仿”,但不是机械的写实,而是创造的想象。文艺的价值则在于以道德伦理陶冶性格。并因此既反对超脱的纯艺术论,又反对阶级斗争的工具论。在文艺创作上则强调“节制”、“内倾”,“表现之合度”和“有纪律的形式”。主张文艺批评首先是一种判断,其尺度必须是常态的纯正的人性。梁实秋的文艺思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艺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梁实秋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他思想情怀上的清雅淡泊,和文法上的机智闪烁、谐 趣横生而对他作品中的蕴涵着较强民族自尊,爱国情怀和刻骨铭心的故国之恋,却关注较少。我们从他 颠沛流离、至死未圆家国梦的一生,和他大量的散文作品中,可以说,民族意识、爱国情怀、思乡怀旧 家国之恋是梁实秋散文作品的重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讲的虽然是梁家的一些家庭琐事,但也反映卜个时代的过程。很多人就说你们家的这些悲欢离合,风风雨雨,反映的就是中国五十年的时代变迁,有很多知识分子都大同小异,有类似的遭遇。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的整个散文历程和散文创作是一个繁富的文化系统。本文立足追求,旁及失落,全面探讨了他孜孜以求的文学轨迹及其散文的奇异价值,对他的人生和作品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梁实秋被不少学者称为是"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专门从事文学批评,也是第一个潜心研究文学批评、把文学批评作为专门学问、专门事业的人".梁实秋文学批评的核心概念是"人性论",强调文学要忠于"人性"、基于"人性"、止于"人性",但对人性观念也有未解释清楚之憾.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梁实秋先生独立完成的汉译<莎士比亚全集>采用了中庸的翻译策略,即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体现了适度的原则,并非等距离地用中.这种译莎策略融合了客观性阐释与主观性阐释的特点,一方面梁实秋以诗学取向翻译,另一方面又注意发挥阐释者的主观能动性,其译文具有学者特色和学院派风格.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梁实秋先生独立完成的汉译《莎士比亚全集》采用了"中庸"的翻译策略,即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体现了"适度"的原则,并非等距离地用"中"。这种译莎策略融合了客观性阐释与主观性阐释的特点,一方面梁实秋以诗学取向翻译,另一方面又注意发挥阐释者的主观能动性,其译文具有学者特色和"学院派"风格。  相似文献   

16.
吴宓和梁实秋作为同门师兄弟,他们的文学思想却有诸多不同之处。吴宓重视"平民文学",强调文学的道德教化作用。梁实秋则倡导"知识贵族主义",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吴宓的文学观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儒家传统文学观,而梁实秋的文学观则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以个体为本位的文学观。以二人为代表,我们可以窥见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的知识分子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他们为沟通中西文化做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21世纪初由胡庚申提出的重大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梁实秋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翻译家。运用翻译适应选择论来探究梁实秋的翻译实践和理论扩宽了生态翻译学理念的运用范围,有利于生态翻译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同时对研究梁实秋的翻译实践和理论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梁实秋用古典主义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新文学,强调文学的传统文化内涵。在散文创作实践中,梁实秋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价值,执著于对中国传统散文语言艺术的独特追求。梁实秋文学批评与散文创作的传统文化因素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洪勋 《科技信息》2013,(13):198-198
梁实秋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而且还是一位在图书馆建设方面颇有成就的学者。1930年至1934年,梁实秋担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对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和功能及目的都有独特的见解,并付出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梁实秋与佛禅颇有夙缘,佛禅的节制欲望、回归本心、随缘而行等思想影响了梁实秋的人生观,佛禅的真心见性、顿悟简捷的风格也影响了梁实秋的散文创作,并使梁实秋一直坚守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想有了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梁实秋始终处于佛禅的边缘又不遁入宗教境界,对于佛禅的接受仅止于人性的层面,与佛禅又有了一定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