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防弹衣是二次大战后才出现的,最初它主要是钢制的,后来又有了用陶瓷板制的防弹衣。这类防弹衣因不能折叠,故称硬式防弹衣。它是“以刚克刚”,借助前胸和后背的钢制材料或陶瓷板挡住子弹和弹片。这种防弹衣既  相似文献   

2.
西方人抽烟忌讳用一根火柴点燃三支香烟,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厄运会降临到抽第三支香烟的人身上。这一习俗源自一个古老的故事。1880年至1902年英国与南非布尔人争战期间的一个晚上,在两军对垒的阵地上,有一名士兵点燃了一支香烟。敌方看见远处有一点微弱的火光,就将子弹推上枪膛;当那名抽烟的士兵用同一根火柴给他的同伴点烟时,敌人开始举  相似文献   

3.
穿的都是咱生产的防弹衣伊拉克战争,有人关心的不是海湾局势,而是士兵身上的防弹衣。这群人就是慈溪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为什么呢?因为防弹衣是从他们手中生产出来的。目前,全世界只有三个国家生产防弹衣,它们分别是荷兰、美国和中国。大成公司位于慈溪经济开发区最西边,厂区外观并不张扬。要不说的话谁都不知道,这就是中国惟一的防弹衣生产基地,在世界上与荷兰、美国的生产厂家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4.
铁布衫最近,一些美国士兵在伊拉克街头巡逻时被打死,部分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穿防弹背心,或者防弹背心的防弹能力不够好。不过这下不用愁了,这款新型的被称为“拦截者”的防弹背心将被配备到驻伊美军身上。“拦截者”由两部分组成,外面是“凯夫拉”制成的背心,重8.4磅,能挡住9毫米直径的手枪子弹;背心里面是两块由碳化硼陶瓷制成的“轻武器防护板”,每块板重4磅,能阻挡射速很高的AK—47步枪的子弹,这种7.62毫米的子弹可穿透轻型装甲车。有了“铁布衫”,他们的死亡几率就会少一些。不管怎么说,战争是残酷的,但是士兵永远是无罪的—他们也不愿打…  相似文献   

5.
在日新月异的世界时装新潮中,有一种特殊时装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以保证不落伍、这就是防弹衣。防弹衣最早出现于二次大战时期,当时的防弹衣实际上是原始的钢头盔加钢胸甲。第一代防弹衣称为硬式防弹衣,主要是用钢和钢合金制造前胸和后背的钢板或钢丝网。整个衣服重量约20公斤,穿着十分笨重,很不方便。第二代防服,是由多层“开夫拉”纤维材料制作的,因此又叫软式防弹衣。它仅重2-3公斤,为钢质防弹服的  相似文献   

6.
Key 《少儿科技》2009,(5):11-11
在战场上,还有什么工种比狙击手更神秘、更酷的呢?狙击手的威力,早就有事实证明了!在二战中,苏军狙击手就吓破了德军部队的胆,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个方向飞来的子弹让德兵防不胜防,整天提心吊胆。据统计,曾有“狙击之王”之称的芬兰狙击手西蒙·海耶光一个人就狙杀了542名敌军士兵。如果你还不服气的话,去问问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军士兵吧,他们最害怕什么?毫无疑问,肯定是伊拉克的狙击手!  相似文献   

7.
新知串串烧     
纳米药水制造超级防弹衣据英国《GIZ》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了新型纳米材料“剪切增稠液体”,这种材料能制造出新一代战斗服。“剪切增稠液体”其实是一种处于固液混合状态的纳米粒子溶剂,它渗入织物中,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10日晚,驻冲绳美军基地的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强奸了一名日本女学生,被;中绳县警方逮捕。这是驻日美军士兵又一起严重犯罪事件。虽然美国驻日大使表示“发生此次事件令人遗憾,向受害少女与其家人深表同情”。但是冲绳县知事仲井真弘在县议会上宣称:“有关美军基地诸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李彬 《世界博览》2013,(12):24-25
伦敦、巴黎接连发生个人恐怖袭击2011年,挪威发生爆炸枪击案。奥巴马当时便指出,美国要防范可能不是恐怖组织周密策划的大规模袭击,而是"独狼"式恐怖行动。一名士兵在伦敦街头遭到两名尼日利亚裔英国人砍杀,袭击者行凶后公然表示此举是对英国出兵参与他国战事的报复。3天后,法国一名士兵在巡逻时遭到不明身份的男子割喉,从作案手段到袭击对象,这起案件与伦敦的袭击案十分相似。此前,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现场发生连环爆炸,  相似文献   

10.
流沙也杀人     
所谓流沙,顾名思义即流动的沙,活沙。我国北宋著名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一则流沙的故事。说的是公元十一世纪宋朝神宗皇帝当政时期,一支皇军在范河遇险的情景。由于范河时有发生流沙吞噬人命的惨剧,故当地人特称为“淖沙”或“活沙”,可谓谈沙色变。那一路人马所过之处,自然是迎着漫天沙尘。傍晚时分,他们走进一片灰蒙蒙的沙滩。突然,一名探子飞报:前面两位士兵被沙海吞噬了。原来是一位士兵陷入沙地后,拼命挣扎,越陷越深,同伴见状急忙跑去试图将其拉出来,结果两人都遇难。“岂有这等奇事?”军官不信,命令继续前进。可悲的是,这位马上  相似文献   

11.
美国、英国等北约国家正在加紧研制一种新型激光武器,它在瞬息之间可使敌方士兵变成瞎子,并且能导致神经性疾病。这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今年1月9日披露出的一则惊人消息。光中之王激光,也称“死光”,它是利用光、热、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2008,(19):11-11
英国的第三王位继承人——哈里王子正指挥着一只由12名士兵组成的轻型坦克分队参加军事演习,有意思的是,哈里王子和他的队友们在演习中扮演的是塔利班,正向友军发起“攻击”。9月15日是哈里王子的24岁生日,今年的这个生日显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个名叫斯文顿的英国随军记者,在前线目击了英法联军的一次次冲锋都被防御严密的德军击退,许多士兵倒在血泊之中。于是他建议将“雷尔特”型拖拉机改装成战车投入战场,并很快得到军界的采纳。不久,这种攻防两用的武器就在英国的一间水柜工厂的车间里研制生产出来了。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代坦克。  相似文献   

14.
杜勒斯说了这么一句话:如果我是到中东去作战的一名美国士兵;我身旁要是没有英国和法国士兵,我会感觉安全得多。听听,这话多么蛮横。莫怪英国的“每日镜报”要骂杜勒斯是一个“十足的笨蛋”了。杜勒斯是在一种什么场合下,说了这么一句十足笨蛋式的话呢?原来前些日子,美国国会正在讨论艾森豪威尔主义。杜勒斯拼命吹嘘美国的力量足以在中东防止共产主义的“侵略”;如果美国单独担负起这种“神圣的”任务,就会方便得多;如果英法仍然插足中东,那么美国就不大方便。杜勒斯说得十分露骨,他是在继续逼迫英法退出中东。在美帝国主义分子看来,中东必须要有外来的统治者;英法退出中东,中东就会成为“真空地带”;而美国就应该掮起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大旗,进入中东“真空地带”,成为阿  相似文献   

15.
西亚卡·史蒂文斯,年近八旬,自1971年以来,一直担任塞拉利昂共和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防部长,并有“国父”之称,是西非政治家中的元老之一。史蒂文斯于1905年8月24日出生在南方省林姆巴族的一个贫寒家庭。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时期,史蒂文斯的父亲曾是英属“西非兵团”的一名士兵,母亲是穆斯林。他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长大,早年就读于塞拉利昂的艾尔伯特学校。史蒂文斯18岁踏进社会,一生坎坷多难。他曾向一位英国记者说,一个人要达到自己的目标,经历的困难越多,受到的锻练就越  相似文献   

16.
巴顿尝汤     
巴顿将军为了显示他对部下生活的关心,搞 了一次参观士兵食堂的突然袭击。在食堂里,他 看见两个士兵站在一个大汤锅前。 “让我尝尝这汤!”巴顿将军向士兵命令 道 。 “可是,将军……”士兵正准备解释。 “没什么‘可是’,给我勺子!”巴顿将军 拿过勺子喝了一大口,怒斥道:“太不像话了,怎 么能给战士喝这个?这简直就是刷锅水!” “我正想告诉您这是刷锅水,没想到您已经尝 出来了。”士兵答道。 [红 蚂 蚁 的 话 ]只有善于倾听,才不会做出愚 蠢的事! 巴顿尝汤…  相似文献   

17.
杨静 《科技信息》2008,(36):261-261
一、“士兵突击”在学生中的影响 2007年11月的某一天,我和一名学生短信聊天,当问到她现在心目中的偶像人物时,这个平日里衣着嘻哈,头发像男孩,手里不停发短信的女生,在回答的短信中给我打出了“许三多”这三个字,我一头雾水,以为又是一个港台歌手的名字,后来一问才知道.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越来越惨烈,美英联军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会遇到伊军的顽强抵抗,伤亡人数与日俱增。人们从美国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中看到和听到的都是,美国士兵如何英勇;英联军如何“重创”伊军;大量伊拉克士兵纷纷投降。但隐藏在美军士兵中的一股反战、厌战的暗流却似乎被美国媒体“忽略”了,其实这种反战情绪正随着战争的深入不断增强。早在开战之前,美军士兵对战争的反感和厌恶已初见端倪。在美军驻科威特北部乌代里军营的一个洗手间墙上,一名士兵用脏话表达了对战争的怀疑,他写道:“谁让你他妈地自愿来到这个鬼地方受罪?这是一场缺…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接近九点钟,医生凡艾斯克接到一个外地打来的电话,对方说:我是海顿医生,在格兰富尔的一所医院里,这里有一名病危的儿童,他头颅中有一颗子弹,刚刚被送进医院,情况十分危急,很可能救不活了,我们必须立即给他做手术,但是你知道,我不是一名外科医生。“我离格兰富尔有60英里!”凡艾斯克立刻说道:“你是否请一下曼沙尔医生,他就住在格兰富尔。”“他离开这个镇子了。”海顿医生答道:“我所以请你,是因为这个孩子是来自你的城市,他来这里游玩,在玩枪时不小心把自己给打伤了。”“你说这个孩子是从阿尔巴奈特去的,他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27日西德《星期日世界报》发表了一份北约的秘密文件,并附有阿富汗事件以来第一张比较完整的军事形势图。这份文件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始终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苏联在阿富汗的兵力有:占据所有重要位置的15,000名军事顾问,67,500名苏联士兵,3,440辆坦克,750门各类火炮,600架直升飞机,其中300架是战斗直升飞机,9,200辆载重汽车。这份文件还指出,克里姆林宫显然觉得,要靠这些力量来对付135,000名赤脚和大多数用旧猎枪武装起来的自由战士,还是“很难胜任的”,于是,在靠近阿富汗边界,又增派了37,500名苏联士兵,作为入侵的后备部队。题目是原报道的标题,地图和其中的标志是按原图重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