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经常说到的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指的是金本.毛泽东一直很喜欢阅读<水浒传>,他一辈子(除晚年外)所读的<水浒传>都是金本.从政治到哲学,从思想到实践,毛泽东都结合金本<水浒传>中的事例作了极大的开掘和发挥,展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光辉.长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毛泽东的启发、教导下,从<水浒传>中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1975年8月14日权威报刊发表的毛泽东关于<水浒传>的谈话,是针对100回和120回的<水浒传>的.毛泽东在晚年仍然钟爱金本<水浒传>,金本<水浒传>陪伴毛泽东走完他伟大生命的最后一程.我们应该深入研究<水浒传>400多年的传播历史,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金本<水浒传>,开创水浒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对于<水浒传>的系统评点,自从<水浒传>的刊刻流传以来就开始了.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水浒传>研究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元典章》的被字句出现了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多样化的倾向。结构的复杂化不仅表现在宾语和关系语的复杂化以及动词前后成分状语和补语的复杂化上,而且出现了由多个动词充当的复杂谓语句。功能的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出现了两类特殊功用的被字句:“遭遇”类被字句,表原因的被字句。从《元典章》中被字句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被”字在《元典章》中具有不同的语法化层次。  相似文献   

4.
考察一些用于好义的“被”’字句.总结了用于好义的被字句的动词、动词的宾语、介词“被”的宾语及被字句的语言环境的一些特点,还探讨了用于好义的“被”字句变换为“把”字句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牛津残叶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津大学藏<全像水浒>残叶(牛本)属于<水浒传>简本系统,但与同为简本的余象斗"评林"本(余本)、刘兴我刊本(刘本)、梵蒂冈藏本(梵本)行款格式彼此全然不同,异文也比比皆是.四个版本虽有异文,却有着共同的底本(或底本的底本),它们之间为远近不同的兄弟关系,其中余本和梵本关系最亲近.在国外,<水浒传>残叶、残卷基本上保存在欧洲,它们被传教士、商人带回国,因其都具有建阳刊本特有的上图下文的格式而作为美术品被保存到今天,这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水浒传>版本演变史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女性观目前一般认为是落后的.判定<水浒传>在女性观方面是否落后,不仅要看文本对女性世界的展示,还要看文本背后的文化积淀.<水浒传>中对女性世界的具体描写是丰富的,同时小说的创作还受到文化传承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因此不能以落后与否为<水浒传>简单定性.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翻译的<水浒传>作为第一个英文全译本可谓命运多舛:一方面该译本在西方刚一面世便畅销不衰,风光无限;另一方面在国内却被口诛笔伐,历经坎坷.本文通过对<水浒传>赛译本命运沉浮的解读,围绕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事业进行了反省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词话》中的被字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论述了《金瓶梅词话》中被字句中“被”的意义 ,认为书中“被”的意义是单一的 ,并没有表原因的意义 ,分析了被字句中的谓语构成情况和被字句的结构特点 ,认为当时的被字句对动词的要求无论是性质上还是功能上都不是很严格 ,并且认为被字句与补语关系趋向于越来越紧密 ,各类补语的出现是被字句走向完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中对于李俊、凌振的结局的安排含有明显的时代印记,这些时代印记是界定<水浒传>成书时代的有力内证,只要细致地探讨暹罗国的由来及火药局设立的时间,就能够很自然地将<水浒传>成书时代的上限定格在明代永乐初年.  相似文献   

10.
"替天行道"在<水浒传>中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体现.<水浒传>作者对"天"的理解应宗于墨家的"天罚"和"非命"思想,而"道"则是对理想世界的重新建构,这是墨侠思想在民间的流落和渗透.<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思想,不自觉地体现了巴赫金所说的"狂欢"世界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人们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狂欢化的视角解读<水浒传>无疑会有新的理解生成,但是这些理解却是不确切的.对<水浒传>中有关现象的解读应该以具有民族特色的禅宗思想和阳明心学为指导,这比狂欢化理论更符合小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酒旗"作为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民俗事象,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就被人们所喜爱,以至乐于传承.而<水浒传>中的"酒旗"描写则为小说中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典型环境,映衬了人物形象.如果<水浒传>中没有那么多的"酒旗"描写,一些人物形象也将会逊色.  相似文献   

13.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经常使用而又较为特殊的两种句型.“把”字句是通过分词“把”将谓语支配的对象即(直接宾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十宾语构成“把”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请比较:他们完成了任务.他们(把任务)完成了.“被” 字句是通过分词“被”引进谓语支配的对象(主语)置于谓语之前的一种句型.“被”十主语(指原句主语)构成被字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这种句型的变式是“被”字直接附于动词之前,“被”十动词构成固定的被动词组.请比较:  相似文献   

14.
明人水浒戏对<水浒传>一书的基本性质作了独特的诠释:<水浒传>不是"诲盗"之作,"盗贼"揭竿而起是奸邪逼良为盗的结果;"梁山草寇"实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他们以暴抗暴乃是以正诛邪、替天行道、重整乾坤的大义之举.明人水浒戏盛赞<水浒传>倡导的"梁山方式",其积极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15.
有关宋代公吏制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实效状况,以及公吏阶层的法律生活包括任用、素质、收入和执法等活动的研究,因资料匮乏而凸显空白.中国古代"文史一家"的传统使得<水浒传>描写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从作品人物、篇幅和内容上看,<水浒传>是一部主要描写公吏法律生活的作品.为此,以<水浒传>为素材来考察宋代公吏的法律生活状况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部文学作品在诠释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与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既有联系,又有所不同.<水浒传>在其诠释史上,对其价值取向呈现出肯定与否定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肯定其价值的,又有社会政治价值、道德伦理价值等不同的取向;否定其价值的,则主要着眼于人性文明价值方面.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诠释者的哲学观、文学观、道德观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水浒传>内容自身的复杂性及社会文化思潮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对这些现象和原因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论述,对于更好地把握和实现<水浒传>的多重价值,避免诠释中价值取向的扭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小句角度,通过对汉语复合被字小句中主语与谓语动词间的时间关系进行考察发现:汉语复合被字句式在时间问题上,有着和普通被字句式一样的规律,而且,不同位置上的小句,在时间关系上也相同。可见,被字句式中的时间问题并不随着整个被字句式句法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也不随着被字句式的复合与否而发生变化。时间关系在汉语被字句式中起着绝对支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义"是兼容古代诸家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水浒传>的灵魂.<水浒传>中"义"的正面价值和局限性都很明显,它既包含以义揽才以义待才的较合理的用人观念、保持集团内部稳固与平衡的组织优势、辅国安民的崇高目标等正面价值因素,同时也存在界限模糊易变质、忠义两全牺牲义、孕育变相的不平等的局限性.因此,在和谐社会视角下,认识<水浒传>中"义"之实质,构建新型"义"的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水浒传>核心人物的宋江,一直是<水浒传>研究的热门话题,他性格的复杂性、他的既忠且孝、既忠且义,他的重情重义与无情无义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他人生理想的错位与现实处境的错位又与义军的成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儒家非常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夫妇关系.从<水浒传>脱胎发展而来的<金瓶梅>对西门庆的家庭情况进行了重新建构.西门庆的家庭是一个带有浓郁商业气息的市井之家,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对这个家庭已经失去了维系人心的力量,夫妇之间应该遵守的伦理规则和伦理秩序被打破,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往往不择手段.<金瓶梅>的作者一方面批判了这个家庭中的伦理失序,另一方面也对李瓶儿等人的情欲追求表示了同情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