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光的骗术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12,(10):90-91
物体发出光,或者被发光,总之,只要从物体来的光到达我们的眼睛,就会在眼睛中成像,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因为日常经验中光是直线行进的。沿着光到达眼睛的方向反推过去,就判断出物体所在的方向;再根据光线角度的变化程度判断出物体的远近。如果光线拐了弯到达我们的眼睛,我们无法判断光的弯曲,只能认为物体在光线来的方向。当然,如果有物体在那里,但其光线不能到达我们的眼睛,那也看不到这个物体。所以,有时眼睛是会被欺骗的。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15日,美国下一任国务卿的人选终于水落石出。参议院外交事务委比会主席约翰·范克将确定获得奥巴马总统的提名。而就在同一天,现任国务卿、65岁的希拉里·克林顿在胃部的病痛中带倒了。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在春夏季节晒了太阳后,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骚痒难耐。还有人则是在涂抹了某种化妆品或者吃了某种食物或药物后再晒太阳。就会发病。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全是日光中紫外线作的怪。当日光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其中含有中波紫外线(290-320nm),它只能达到  相似文献   

4.
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町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反应,例如,我们碰到烫的东西就会下意识地缩回手,当我们看到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就会不自觉地流下口水。  相似文献   

5.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5(3):215-215
我们已经知道长期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对身体不健康,但是短期食用高热量食物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因为会使肌肉和大脑缺少能量,让人变得懒惰和反应迟钝。科学研究研究了食用低热量食物(含有7.5%热量的脂肪)和食用高热量食物(含有55%热量的脂肪)的老鼠。食用高热量食物的老鼠的肌肉在4天内,使用氧气产生能量去运动的的能力变低,这使得他们的心脏负担加重,并且增大了体积,9天后相比于那些食用低热量食物的老鼠需要花更长的时间走出迷宫并且犯的错误也更多,lO天高热量的食物就会造成老鼠短期的记忆力衰退并使行动困难。  相似文献   

6.
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一般经过4—5小时就会从胃中排空,这个时间与食物的成分有密切关系。糖类食物2小时就能完全消化,蛋白质类食物需3—4小时,而脂肪类食物需5—6小时。胃中的食物排空后,它就会开始剧烈收缩。这种收缩  相似文献   

7.
《科技知识动漫》2008,(7):11-11
人类和鳄鱼咀嚼食物时都依靠牙齿,但是人的一生只会长出两副牙。而鳄鱼在一生当中会长出2000颗至3000颗牙齿!毫无疑问,这就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性情乖戾的鳄鱼会将食物细嚼慢咽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硼砂是一种化工原料,是白色或无色的结晶性粉末,多用在陶瓷、玻璃等产品的制造中。添加到食品中,可起防腐、蓬松作用。但该物质毒性较大,2-3克可致婴儿死亡,5-20克可致成人死亡。因此,国家1992年就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但一些不法商贩在面条中添加硼砂,使面条变得更筋道。硼砂在进入胃部之后会刺激胃酸分泌,严重的会刺激人的胃部,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0,(21):17-17
人们曾经设想未来食物与碳水化合物或者脂肪无关。相反,吃饭这件事将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吃一片药就饱。在知名动画片《飞出个未来》中,主人公就以各种口味的药片为生,而如果吃了一顿大餐,反而会导致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0.
黏菌是介于动、植物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形态各异,具有向食物聚集的特性,如果食物处于分散状态,黏菌就会在食物之间形成管道,通过管道输送养分。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家发现,30克死帽菇就能够导致中毒者死亡,而且难以及时作出诊断。在食用死帽菇之后,人体通常在6到24小时后才会有所感觉。这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其它的胃肠道问题。这种延迟发作会使医生难以将这些症状与食用蘑菇联系到一起。病人们通常会被以单独的胃部问题而实施水和治疗,但是那样必然会造成延误。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3,(10):43-43
汉堡王不会让人产生轻生念头,至少笔者不这么认为。海滩边的油炸饼也不会让人在木板道上破口大骂。但太多这样的食物,会容易让自己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所嫌弃。许多研究表明,吃的食物会直接影响我们身体中的感情中枢——大脑边缘系统。以下就是请尽量少吃的食物。  相似文献   

13.
满良 《少儿科技》2008,(Z1):67-67
提起苍蝇,大家一定都会觉得它们非常讨厌。一到夏天,这些苍蝇就会整天在我们周围飞来飞去。当它们停在我们身上或食物上时,还会把细菌传给我们,很多疾病就是由苍蝇带来的细菌引起的。但你有没有想过,在将来,这些苍蝇也许会改过自  相似文献   

14.
对于某些人而言,一旦食用某种食物就会出现皮肤瘙痒、恶心、腹泻等症状,那些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美味对他们来说也是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世界》2005,(4):19-19
鼠类似乎不爱挑食,但如果食物中缺少重要氨基酸,它们就会在进食20分钟后,弃而寻找其他食物。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指导这种重要的挑食行为的分子途径。该结果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弄清人类选择食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青年科学》2011,(11):55-55
日本有一种很小的蘑菇,这种蘑菇有一个特点,会慢陧地爬行,而它爬行则是在寻找食物,活动的场所大多在潮湿的大树树皮上。如果发现口味相合的食物,它便用柔软的躯体将食物缠起来,慢慢享用,“酒足饭饱”后,再次踏上新的旅途。  相似文献   

17.
和食物一起进入体内做一次迷你旅行吧 无论是一片吐司,还是一顿大餐,任何食物中都含有“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我们常说“多补充营养才会有精神”、“这个食物很有营养”,那么,营养素在体内是如何被利用的呢?  相似文献   

18.
潘石 《世界博览》2009,(21):72-75
黄昏时分,我们抵达克拉科夫。一觉醒来,我们就到达了一个气候温和,语言里充满了辅音、随处可以感受到历史气息的国家,我们喜爱的诗歌、甜菜、香肠、伏特加、美丽如画的杨树林在等待着我们。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13,(1):40-41
流言一 螃蟹和柿子一起吃会拉肚子? 流言:螃蟹与柿子两种食物相克,同食会使胃肠冰冷,甚至腹泻。 真相:几乎所有食物相克的说法都引用中医理论,让人禁不住信以为真。事实上,有的人同食螃蟹和柿子就安然无恙,而有的人吃任何一种都要腹泻。同吃螃蟹和柿子未必会拉肚子。  相似文献   

20.
新鲜食物从哪儿来?稻田里、菜地里、果树上、猪身上、奶牛肚子里……不过到达我们嘴巴前,这些食物已经历了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种种流通环节,而且仍新鲜可口,让人垂涎欲滴,这可要归功于高科技的保鲜技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