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大自然》1986,(4)
一九八三年二月间,澳大利亚森林有几百处起火,熊熊大火几乎烧光五十万顷森林,烧死牲畜数十万头,有七十多人丧生.专家们经过长时间调查,终于查明纵火犯是当地的桉树.原来当时澳大利亚大旱、降  相似文献   

2.
太行山南端森林变迁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太行山南端2200年(公元前206年前-1985年)森林变迁、森林生态效益和旱、涝自然灾害频数后,划分为七个时期。秦(公元前206年)前,森林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至东、西汉426年间,森林植被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至70%时,已出现了一般性旱涝灾害,均为142年一遇。三国至唐,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0%,出现了特大干旱和特大水灾。此后,随着森林植被的继续减少,自然生态循环向着恶化方向日趋发展。至民国时期,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时,旱,涝灾害频数分别为2.1年和1.4年一遇,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生态循环极度恶化。建国以来,太行山南端境内的森林总的是发展趋势。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采取重大措施,森林植被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关中地区的水资源短缺,农田水利纠纷已成为当时的社会问题之一。通过对民国《陕西水利月刊》中记载的18起水案分析,认为民国前期该地区的水利纠纷频繁发生,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其原因与当时自然降水量不均、农田水利的分布及灌溉条件、新旧用水制度交替、民众的生存压力、不科学的灌溉意识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完美的电影就不是电影了,那根本就在不存在。.com也一样,总会起起伏伏。时光继续,季节一直在墨守陈规地交替叠更着。过完了这个冬季会有下一个春天。曾经的.com大厦嘉里中心依旧灯火辉煌,大厦是一座森林,.com们是候鸟。候鸟都有各自过冬的方式。体质不好的鸟儿,过不了冬。外面有阳光。这已是冬季,但是窗外依然有阳光。就趁着这冬天的暖阳用相机拍摄下这一丝丝春天的线索。  相似文献   

5.
村上春树是日本著名小说家,作品颇丰,连续多年位列诺贝尔文学奖的头号候选人。村上的处女作《且听风吟》在当时日本文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获得了当年日本群像新人奖;《挪威的森林》更是持续一年居日本畅销小说首位,在当时日本社会掀起了一股"村上热潮",同时也让村上成为日本文学走向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被誉为日本现代文学旗手。村上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略有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静生生物调查所与中央林业试验所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曾进行了编撰出版《中国森林树木图志》和调查滇南、赣北森林植物资源的两项合作,合作规划宏大,但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虽取得初效,却未能终了。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小范畴,进行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两方要相融合,一方是,森林生态旅游者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经济条件;另一方是,作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产生地要有对来森林生态旅游者进行接待服务的一切设施条件。黄龙作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产生地其条件能一一满足其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黄龙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浙江金衢盆地白垩系红层,共发现二个化石孢粉组合。下部以内环粉(Classopsllis)——希指蕨孢(Schizaeoisporites)——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为主的孢粉组合,为早白垩世晚期沉积。当时是以短叶杉、尖叶杉、苏铁杉为主并参杂有少量苏铁、银杏和海金砂等蕨类的森林植被,反映了热带、亚热带热而干的气候. 上部以希指蕨孢(Schizaeoisporites)为主的孢粉组合.是晚白垩世早期的沉积,当时是以希指蕨为主的植被景观,反映热而干的气候。  相似文献   

9.
七彩万花筒     
《小学科技》2015,(4):14-15
<正>奇特的香蛇南美洲圭亚那生长着一种奇异的蛇,身上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这种香味有驱虫、驱蚊的作用。由于当地气候潮湿,蚊虫特别多,人们便捉来香蛇,涂上特殊的胶水定型,制成"耳环"戴在耳朵上,既能驱赶蚊虫又漂亮美观。(文/施风)海底万年森林近日,英国潜水员在海底发现一座上万年前的森林。这片森林位于英国北海底部,包括成片完整的橡树,橡树的树枝长达8米。由于当时海洋上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将这座森林淹没,而那些被淹没的橡树如今躺在海底,成为五颜六色的海生动物的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位于东经97°21′——110°12′,北纬26°03′——34°19′之间,应属于亚热带地区。由于本省境内地形的差异,川西为高原山地与高山峡谷(即横断山地的北部),川东为盆地,大气环流受到影响。西部高原山地成为季风高原山地气候,川东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为干湿交替的西南季风气候。地貌与气候的复杂化,特别是植物区系非常丰富,约一万种,因而使森林的类型。结构和分布复杂化。四川是我国三大林区的一部分,森林资源丰富,研究本省的森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新近纪红黏土序列的古气候演化特征。方法对中国北方4个新近纪红黏土剖面沉积物的粒度、磁化率和化石动物群时间序列进行区域对比。结果黄土高原新近纪红黏土沉积以来发生了5次大的气候事件,气候事件的分界线在粒度、磁化率年龄曲线上特征明显,反映的气候特点与化石动物群演替性质完全一致。结论中国北方新近纪红黏土序列古气候演化过程的气候事件均与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的发展相联系。时间上,南北气候演化事件基本同步;空间上,北部较南部地区变化剧烈。5次气候事件从下到上表现为半湿润、半干旱、湿润、干旱与湿润交替、干旱的气候演化特征;相应动物群生态类型表现为草原-疏林草原、草原为主的疏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与森林交替到草原的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国家对整体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十分重视 ,采取了一系列对应措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林业生态建设也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但在理论指导和实践上 ,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讨论。一、关于大片原始森林的保护和利用问题1949年建国以来 ,为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在森林政策方面 ,主要是开发利用天然林。在当时的内外环境和条件下 ,这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在实施中也产生采伐量过大、过于集中 ,造林更新速度与质量跟不上恢复扩大森林的需要等问题 ,加之管理上的失误 ,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1998年夏秋之交的南北方同时…  相似文献   

13.
刘小红  张小会 《科技信息》2012,(32):402-402
城市森林建设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提高完善的公益事业和民生工程,是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2004年以来,国家林业局开始发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并通过举办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宣传城市森林建设理念,推动全国城市森林建设事业的发展。到2012年,已经连续举行了九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先后有31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其中省会城市9个。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2017,(4)
正森林中有一群可爱的鼠,各种植物的种子是它们重要的食物资源。这些鼠在取食和贮藏种子的同时也将种子传播到了森林里更广阔的区域,帮助植物实现更新和种群扩散。它们是森林健康成长的重要帮手,也是十分重要的森林设计师。鼠如何成为"森林设计师"?森林中有很多种鼠,种子是它们的重要食物资源。为了适应食物资源的季节波动,许多鼠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贮藏食物的习性,即在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币体系大致经历了从金本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过程。国际货币体系的每一次改革,都是已有体系无法满足当时国际经济发展要求所导致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实质上仍然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存在很多问题。那么,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如何进  相似文献   

16.
试论如何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  刘志霞 《科技信息》2009,(13):332-332
森林病虫害是我国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我国现有森林病虫种类8000多种,其中对森林造成严重危害的有200多种.目前我国的人工林树种比较单一,生态系统脆弱,尤其是大面积的速生丰产林,病虫害发生尤为严重。而各地对有林病虫害的防治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使得幼林大量损失,影响了造林保存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随着我国造林绿化步伐加快,人工林面积迅速增加,森林病虫害将进入高发区,防治工作的形势更加严峻,因此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森林公安情报信息处理技术培训必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森林公安民警的情报信息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当前基层森林公安工作的需要,因此对我国森林公安情报信息处理进行探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分析了在森林公安情报信息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对森林公安情报信息处理进行培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提出利用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和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对我国森林公安队伍进行情报信息处理培训是提高我国森林公安队伍情报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广东乐昌第四纪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计有5目15属16种,主要属种有大熊猫洞穴亚种、东方剑齿象、中国犀、中国黑熊、水鹿和水牛等,这些都是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典型分子,与曲江马坝动物群、封开黄岩洞动物群比较接近,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早期.动物群反映的当时的生态环境除了森林比较茂密外,水草也比较丰富,气候温凉而不很干燥.该动物群是广东粤北地区继曲江马坝动物群、罗坑动物群以及灵溪暗岩动物群之后又一重要发现,对研究华南地区第四纪动物群的分布、变迁以及当时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等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森林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早在130年前就断言:“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只是荒漠。”马克思的这句名言也精辟地阐明了森林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类文明就是靠破坏森林起家的人类初期几乎完全是自然的一部分。它作为生物的一种生活在自然之中,积鸟兽之内,聚草木之实,从自然获取生存必需的资料。由于当时人类的个体数不多,能力有限,其活动不能搅乱自然物质循环的规律。及至原始农业出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急速地发生了变化,从这时起,人类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由于人类在自然中的主体性地位日益显现,便有了与自然对立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动物是森林的组成部分,也是林木的环境条件。各种类型的森林中都栖息和生活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动物。动物的生活活动对森林土壤、森林小气候以及森林的生长发育,更新和演替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森林动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