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3年7月15~16日,由中国认知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届认知科学北京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举行.会议特别邀请了认知神经科学奠基人之一、美国科学院和医学院院士、美国俄勒冈大学Michael I.Posner教授和中国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2010,55(21):2164-2164
以推进大幅度学科交叉和扩大深海研究学术队伍为主要宗旨的“第一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于2010年6月28日~7月1日在上海顺利召开. 来自海内外86个单位的近500位华人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海外(含港台)单位18个. 会议由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专家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际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 ......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同一学科内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不同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且界线逐渐模糊,这种科学的交叉往往又是新的学科的生长点。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神经科学的重要性愈益突出,国外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可能是本世纪末生物科学中最有建树的领域。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神经科学会。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现已逐步演变成各国神经科学研究会的一个联盟。为此中科院在上海各有关研究所发起成立了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以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我国神经科学的前辈冯德培、张香桐等和科学院各级领导都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情支持。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学术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也是表示本刊对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成立的祝贺。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同一学科内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不同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且界线逐渐模糊,这种科学的交叉往往又是新的学科的生长点。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神经科学的重要性愈益突出,国外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可能是本世纪末生物科学中最有建树的领域。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神经科学会。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现已逐步演变成各国神经科学研究会的一个联盟。为此中科院在上海各有关研究所发起成立了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以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我国神经科学的前辈冯德培、张香桐等和科学院各级领导都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情支持。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学术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也是表示本刊对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成立的祝贺。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同一学科内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不同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且界线逐渐模糊,这种科学的交叉往往又是新的学科的生长点。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神经科学的重要性愈益突出,国外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可能是本世纪末生物科学中最有建树的领域。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神经科学会。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现已逐步演变成各国神经科学研究会的一个联盟。为此中科院在上海各有关研究所发起成立了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以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我国神经科学的前辈冯德培、张香桐等和科学院各级领导都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情支持。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学术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也是表示本刊对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成立的祝贺。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同一学科内的分支越来越细,而不同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多,且界线逐渐模糊,这种科学的交叉往往又是新的学科的生长点。近年来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神经科学的重要性愈益突出,国外科学家认为,神经科学可能是本世纪末生物科学中最有建树的领域。为了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成立了跨学科的神经科学会。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现已逐步演变成各国神经科学研究会的一个联盟。为此中科院在上海各有关研究所发起成立了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以进行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促进神经科学的发展。我国神经科学的前辈冯德培、张香桐等和科学院各级领导都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情支持。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学术报告摘要刊出以飨读者,也是表示本刊对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会成立的祝贺。  相似文献   

7.
进入九十年代,神经科学欣欣向荣,以致这个年代被称为“大脑的十年”(decade of brain)。神经科学是一门较新的学科,本世纪初,由卡加尔(Cajal)、谢林顿(Sherrington)、巴甫洛夫(Pavlov)等人奠定了基础,确立了今天神经科学把脑功能看作神经细胞所构成的神经回路作用的基本指导思想。此后,从1940年到1960年,出现了神经科学的兴  相似文献   

8.
许亦农  王则能 《科学通报》2002,47(13):1002-1002
第 15 届国际植物脂类研讨会(15’‘InternationalSymPOSiuffiollPI。IltLIPidS)于2002年5月 12日至18日在日本冈崎市召开.会议就脂类的结构和分析、脂肪酸生物合成与去饱和、甘油脂生物合成、蜡和鞘磷脂生物合成。脂酶和脂类代谢、脂运转和信号、脂类的功能、脂类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后基因组学及脂类的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中在近两年中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在68个大会报告中,有关脂类的生物合成(包括脂肪酸的合成与去饱和)的报告有30个,说明了这一领域仍然是植物脂类基础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次会议报道的这一研究领…  相似文献   

9.
学习和记忆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平 《自然杂志》2004,26(4):233-237
认知神经科学的核心是多重记忆系统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应用.研究采用临床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心理物理学以及一些生物心理学的手段来研究正常大脑疾病受试者,一方面可解开人类思维奥秘;另一方面给患者的诊治带来希望和光明.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2002,47(4):320-320
非点源污染是当今环境污染发展的一大特点,而农业常常是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动因.我国太湖、滇池等一些主要湖泊的污染都与农业非点源污染有密切的关系.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在启动对非点源污染与环境富营养化问题的研究与治理.为了交流世界各国科学家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研究信息,由南京农业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共同发起,中国土壤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将于2002年7月7~11日在南京举办国际农业非点源污染监测与模拟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on-Point Pollution ofAgricultural Lands).会议议题主要围绕农业中污染物迁移  相似文献   

11.
王东晓  周伟东  谢强 《科学通报》2002,47(7):553-553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气象学会海洋气象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02年热带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研讨会”于2月26日至3月1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专家以及国内的7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60余篇论文,中国科学院、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日本筑波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应邀进行了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2.
神经影像技术促进了脑科学研究的巨大进步,促成了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诞生.作为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在揭示心脑关联的内在机制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人脑毕生发展的连接组学机制是该学科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它将有望从毕生发展的视角深度解析微观底层(如分子与激素水平)与宏观高层(如个体与社会心理行为)相互作用的神经机制.本文将介绍当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及人脑功能在毕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特征;阐述人脑毕生发展轨线绘制和常模构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对人脑毕生发展常模建构的一系列问题,如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等的规范,及已有的工作基础、研究前景与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科学信息     
Science Vol.254,No.5035,1991年 1.对新的宇宙设计图的探索对于目前仍采用的那种解释宇宙中结构形成的学说模式,现在是越来越受人质疑。于是有人提出了新的理论。 2.神经科学的若干进展有15000名神经科学专家云集美国,他们专题讨论了生物物理学中的“斑片钳”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还探讨了某些神经性病变的问题。 3.彗星雨与生命的起源近年来,从事生命起源的研究人员对这样的问题日益关注,这就是彗星活动可能与地球上活分子之间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02,47(21):1655-1655
由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膜与膜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联合主办的“第8次全国暨2003海内外生物膜学术研讨会”定于2003年3月25-30日在广西北海召开.  相似文献   

15.
科学信息     
Trends in Neurosciences《神经科学进展》Vol.11.No.4.1988年 1.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科学:细胞、神经通路和行为有理由相信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记忆,在生物学分析方面,有些形式的学习尤易理解,神经通路的可塑性能明显影响有些类型的记忆。 2.对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及分子学分析关键词:经典的条件;条件化的细胞相关性;对钾离子通道条件性调节的机理;调节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长期和短期记忆。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2002,47(6):438-438
第5届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5th China-JapanWork-shop on Microgravity Sciences)将于2002年9月3~6日在中国敦煌(甘肃省)举行,会议由中国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委员会(NSMSA)和日本微重力应用协会(JASMA)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NML/CAS)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CAS)、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CSSS)等单位协办.聂玉昕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H.Azuma教授(Osaka Prefecture Univ,Japan)任本届会议主席.会议的主题将涉及微重力科学领域的流体科学、燃烧和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和热物理特性、生物技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2002,47(2):150-150
2001年12月1~2日,埃达克质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学术研讨会(Symposium on Adakite-like Rocks and TheirGeodynamic Significance)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各主要地球科学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8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在埃达克岩研究方面卓有建树的美国专家M.J.Defant,R.W.Kay,R.P.Rapp和P.R.Castillo也参加了会议,会议不仅交流了近年来国内外埃达克质岩研究的进展状况,同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2002,47(19):1493-1493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长分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上海细胞生物学会定于2002年12月13叫 日在上海农业大厦举办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题学术研讨会 欢迎相关专业的科学工作者报名参加  相似文献   

19.
王东晓  杜岩  陈华  陈举  管玉平 《科学通报》2004,49(1):106-106
<正> 为展示国内外正在进行的有关海洋与气候研究计划的重要进展,交流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海洋环流与气候变化”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华人海洋学家以及来自中国内地8家海洋研究机构共50多位专家学者报告了各自在以下若干领域取得的成果:(i)海洋动力过程及数值模拟 海洋的动力系统是一个包括不同尺度子系统的复杂系  相似文献   

20.
郑洪波 《科学通报》2002,47(16):1280-1280
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于2002年6月26~28日联合举办了“亚洲构造:从大陆到边缘海到岛弧”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将亚洲和西太平洋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探讨其中具有全球意义的重要地质作用和事件,尤其是构造作用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会议特邀15位国内和15位国外知名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做主题报告,会议代表针对主题进行分组发言和交流汪品先院士的报告“中国深海研究的未来趋势”详细介绍了中国南海大洋钻探的成果,从瞄准科学目标和国家目标的视角,展望21世纪中国的海洋科学,尤其是深海研究的战略走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丁仲礼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加洲大学的尹安教授、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的林间博士、Michigan大学的张有学教授、Ehime大学的赵大鹏教授等15位IPACES成员分别就亚洲构造、太平洋边缘海的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