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两位鸟类学家最近报告说,他们对美国伊利诺伊州西北部一只两半雌雄嵌体的主红雀进行了超过40天的观察。这只鸟儿的刚好一半羽毛为雄鸟的红色,另一半则为雌鸟的灰褐色。它主要出现在一个野鸟喂食器附近,但它身旁未见出现过"另一半",科学家也未见听到它鸣叫。如果要说如此孤独的好处,或许就是这只不同寻常的鸟儿没遭到其他主红  相似文献   

2.
庞大的飞机居然有些怕鸟儿,所以机场附近一般都会有驱鸟装置,以免飞机遇到鸟儿时会发生意外。然而,最近一架美国军机遭遇数百只鸟儿形成的鸟群攻击,居然安然无恙。有关专家在  相似文献   

3.
<正>鸟儿是动物中的音乐天才,但是除了鸟类,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唱歌。会唱歌的阿尔斯通唱歌鼠两只小生灵在林中欢声歌唱,发出一连串“叽叽喳喳”的颤音,你应我和,好不快活,好不热闹。闭上眼睛倾听,你一定会猜想,这是两只小鸟在婉转啼鸣。但你猜错了,事实上,这是一对阿尔斯通唱歌鼠的“声乐表演”。阿尔斯通唱歌鼠是一种小型啮齿动物,生活在中美洲的云雾山林中,它们通过热情的歌唱与同伴交流。但它们的声音大多不在人类耳朵所能听到的音频范围内,因此,  相似文献   

4.
小燕子每年会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暖和的南方过冬,春暖花开时则会从炎热的南方飞到温暖的北方繁殖后代. 自然界中不少鸟儿都像小燕子那样有迁徙的习性.它们迁徙大多是为了躲避北方的酷寒天气,越是靠北的寒冷区域,鸟儿迁徙的比例越大.鸟儿迁徙的距离少则几百千米,多则数千千米.在如此漫长的迁徙旅途中,它们为何不会迷路呢?科学家很早就推测,鸟儿体内有导航系统可以感知地球磁场,指挥鸟儿按照正确的路线迁徙. 鸟儿体内的导航系统究竟是什么?多年来没有确切的答案.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找到了鸟儿导航之谜的谜底.研究发现,鸟儿的耳朵内藏有铁质小球,它就如同一个指南针一样可以帮助鸟儿导航,让鸟儿始终不会偏离正确的路线.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14,(3):4-4
正一项新研究发现,鸟儿比一些司机更懂得限速的重要性:在限速较高的公路上,鸟儿更迅速地起飞以避免汽车的撞击:在限速较低的公路上,鸟儿起飞前的等待时间会更长。研究者认为,鸟儿的这种行为与限速有关,并非鸟儿对到来的汽车的速度进行分析的结果。这也并不出人预料,道路交通直接导致鸟儿伤亡,所以鸟儿会像应对掠食者那样应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11,(6):6-6
新研究发现,渡鸦之间经常不和,但它们常在发生冲突后亲吻对方以修复关系。科学家发现,在互相追赶及互啄对方之后,渡鸦会停止挑衅,轻触对方的喙(嘴),并且为对方整理羽毛。科学家在监测七只人工捕来抚养的渡鸦时注意到,如果两只鸟儿在前10分钟里发生了打斗,此后它们会相互更友好。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耸入云的竹林中,雾气弥漫着,你可能会不期而遇一只银背大猩猩,你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它也可能会充满疑问地望着你;在你徒步穿越丛林小径时,原本神秘的氛围会因为猴子们的叫声和热带鸟儿们的啼声而变得躁动起来;你有机会在芦苇环绕的湖畔旁安静地坐着,附近有  相似文献   

8.
陆地和水     
《科学之友》2004,(12):58-59
第一声鸣叫是由鸟儿发出的。成百只鸟儿在地面上不安地扑腾着,空中还有上千只在飞翔,在天色渐暗时分聚集成黑压压的一片。它们总是比人先感觉到: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相似文献   

9.
<正>要是判断错了,反而会伤害到科学家正在竭力保护的生物。2021年10月的一个阴天早上,自学成才的鸟类学家马克·迈克尔斯(Mark Michaels)正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某片森林里监视一棵枫香树,这时,他发现有只鸟在树冠下方大约46米远的地方飞翔。从鸟的体型和长长的脖子来看,迈克尔斯起初以为那是一只鸭子。但他随即注意到,这鸟儿会在飞行时间歇性地收起翅膀,他说鸭子不会这样做——会这样做的是啄木鸟。“象牙喙!”他记得自己当时这样喊出了声,因为这下,他确定那是一只象牙喙啄木鸟。自1944年以来,再也没有人在野外明确地找到过这种鸟,  相似文献   

10.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诗中的美好田园生活离不开鸟儿的点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描写春色时也不忘用鸟儿的拂晓鸣唱来渲染其美丽。我们总能目睹鸟儿翱翔的身姿,也常常会羡慕鸟儿的自由,我们更是喜欢鸟儿将婉转动听的歌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告诉我们和谐的自然是多么  相似文献   

11.
粉红河海豚     
为了研究一种叫做“粉红河海豚”的亚马孙河淡水海豚,一支科考队走进了亚马孙河流域的马米洛1哇自然保护区。走进保护区夜里,在科考队宿营的村庄下了一场暴雨,随之而来的洪水淹没了村里的玉米地、香蕉林,甚至还淹没了河边的吊脚楼。两米高的小树完全被淹没在水下,飞鱼像鸟儿一样从枝杈间飞过。闪电撕裂了天空,粗大的树枝被劈作数段,连同上面的动物一起被洪水冲得无影无踪。室外的黑夜充斥着各种声音,风声、雨声、尖叫声,此起彼伏。如果你仔细倾听,在这各种声音之中偶尔还夹杂着一种悦耳的啼叫声。“咔、哈哈”,就像一只大鸟在歌唱。巴西人将发出这种声音的生活在巴西亚马孙流域的动物称做“botos”,其实,botos并非鸟儿,而是  相似文献   

12.
马震 《科学之友》2010,(1):62-63
在高耸入云的竹林中,雾气弥漫着,你可能会不期而遇一只银背大猩猩,你目不转睛地看着它,它也可能会充满疑问地望着你;在你徒步穿越丛林小径时,原本神秘的氛围会因为猴子们的叫声和热带鸟儿们的啼声而变得躁动起来;你有机会在芦苇环绕的湖畔旁安静地坐着,附近有河马在洗澡、有象群在饮水……这里是非洲,独特而又散发着古老的旋律,一定会令勇于探险的你惊喜不已。  相似文献   

13.
王文轩 《科学之友》2007,(9A):48-49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是以乌的立场说明若在时间上避开自己的同伴,就能找到更多的食物。然而换个角度,对虫儿来说,如果它也偷偷躲开同伴的抢食,提早出来找食物,试想在一片沉睡的大地中,突然有一只虫在移动、在咬食,那就很容易被眼尖的鸟儿发现而成为早起鸟儿的早餐。这个俗语的励志功能,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是以鸟的立场说明若在时间上避开自己的同伴,就能找到更多的食物。然而换个角度,对虫儿来说,如果它也偷偷躲开同伴的抢食,提早出来找食物,试想在一片沉睡的大地中,突然有一只虫在移动、在咬食,那就很容易被眼尖的鸟儿发现而成为早起鸟儿的早餐。这个俗语的励志功能,是基于一种深刻的自然观察。然而这个生物猎食现象,  相似文献   

15.
梳洗打扮,各有高招为了飞翔,鸟儿必须使羽毛保持整洁。如果羽毛上沾上黏性物质,鸟儿就用它的尖喙来梳理,从羽毛根部一直仔细地梳理到末端。如果身上有了寄生虫,它们就用喙和爪来清除。有些禽类,如鸭子,它们喜欢用水冲洗羽毛,也喜欢用沙子来“消毒”。更有些鸟儿,如乌鸦、松鸦、河鸟、蜡嘴鸟、知更鸟等,会用蚂蚁“洗澡”。它们兴致高时,会啄开蚁穴,让大批蚂蚁爬进自己的羽毛或翅膀中,舒舒服服地享受“蚁浴”的乐趣。原来,鸟儿都喜欢用含酸和含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来“洗澡”,以消除鸟巢中、皮肤上和羽毛里的寄生虫。蚂蚁可以吃鸟儿身上的寄生虫和皮屑,蚁酸则是鸟儿很好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说起鸟儿,人们自然会想到它们那艳丽的羽毛、动听的歌喉和自由的飞翔.可是,你知道吗?鸟儿王国中的不少成员还身怀绝技呢. 建精美巢穴 筑巢是鸟儿的本能,但有些鸟儿的建筑才能令人惊讶.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有一种形似白鹭的奇鸟,它们筑的巢直径有2m,高达3m,堪称世界上最大的鸟宫殿.这种鸟巢层层叠叠,好像一幢楼房,而且异常坚固,即使是猛烈的热带暴雨也摧毁不了它,体重70~80kg的成年人还能在上面行走自如.  相似文献   

17.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艾本&#183;古戴尔博士一行在斯里兰卡的热带雨林中考察时,发现了一只黑色的、具有优美叉状尾巴的鸟儿,这种鸟的名字叫“卷尾”,通常习惯于同其他鸟类成群混栖。当时,这只卷尾飞落在一棵树上,冷眼盯着艾本一行。突然,它发出一长串尖锐、明亮的叫声,这是卷尾用来宣布“发现入侵者”的典型叫声,属于鸟类的一种“拟攻”行为,  相似文献   

18.
<正>大量药物进入生态系统,导致雄鱼变性,鸟儿糊涂。这让科学家忧心忡忡。2012年秋季,在德国北部易北河上,博士研究生亨德里克从一条船上翻进河中。他把河底的一只不锈钢桶举上船,把这只装着河水、有点摇晃的桶放在一堆空塑料瓶旁边。随后,他把桶里的河水灌进这些塑料瓶里,再把塑料瓶放进冷却器,往东南方向运到他的导师克劳斯的实验室(位于德国吕讷堡大学)。在那里,这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7,(7):4-4
假如矿道中有毒气,栖居在里面的鸟儿就会摇摇晃晃甚至坠地而亡,而矿工们见状就会赶紧逃生。科学家近日宣布,蜜蜂的集体鸣叫也能提供类似的生物警示作用。但跟鸟儿不  相似文献   

20.
<正>据报道,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款名为"Nixie"的微型相机。这款相机折叠时,可以像手表一样戴在手腕上。用户只需要按一下按钮,便可以将它展开。放飞后,Nixie则变成了一架四旋翼的无人机,可以从空中拍摄照片或视频,用户可以利用计时器或者手势将它"召唤"回来。据研究人员杰勒纳·乔瓦诺维克称,Nixie在前期将会对攀岩运动爱好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它能像鸟儿一样跟随在这些正在从事极限运动的人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