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暴雨强度和暴雨雨型的确定是科学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排水系统的基础。根据济南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17年分钟降水数据,采用概率分布模型、芝加哥法及同频率法,研究济南1961—1990年、1971—2000年、1981—2010年、1991—2017年等4个不同年代下短历时暴雨强度和雨型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济南短历时强降水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强,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大的趋势较明显;短历时和长历时强降水都主要集中在降水过程的前半程且有推后的趋势时段。建议每隔10年或当暴雨强度变化率超过5%时,对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山小榄站历年实测暴雨记录资料的分析,建立了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为中山地区小汇水面积的设计暴雨计算提供经验参数,并对广东省水文手册的有关成果提供验证和补充。主要内容有小榄站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atp=Sp/t^n中的雨力s和暴雨衰减指数n1、n2在不同暴雨重现期时的数值,最大1日和最大24小时暴雨量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城市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假设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福建省65座城市实测短历时暴雨资料,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对皮尔逊Ⅲ型分布、耿贝尔分布和指数分布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短历时暴雨符合耿贝尔分布,且频率分布与暴雨历时长短无关,也不存在地区性区别,可采用耿贝尔分布作为福建省城市短历时暴雨频率分布型式.  相似文献   

4.
营口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营口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研究与应用,进行了P-Ⅲ分布和指数分布两种频率分布计算;首次引入系统优化技术,使推荐的公式更可靠、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城市短历时暴雨的指数分布及参数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采用年多个样法选样时,城市短历时暴雨的指数分布的统计特征.分别推导出矩的计算公式和离均系数Ф的计算公式,阐述了矩与参数的关系,介绍了参数的估计方法,并讨论了变差系数CV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暴雨强度公式推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振华  胡良温  朱凌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0):4987-4990,5001
根据暴雨强度资料,采用皮尔逊Ⅲ分布模式对暴雨强度频率分布进行拟合,并由此编制反映暴雨强度、历时、重现期三者关系的i-t-T表。在对暴雨强度公式中参数确定时,引入基于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原理的数学优化技术,并给出了在Matlab环境下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任肖琳 《科技信息》2009,(36):I0119-I0120
本文基于充分的信息共享机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北京市郊区不同重现期的暴雨强度与降雨历时关系式中参数的优化,与基本的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传统回归法和优选回归法的优化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用于暴雨强度公式中的参数估计精度高于遗传算法,传统回归法和优选回归法的参数估计精度,而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估计精度又高于基本的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8.
用微分进化算法对暴雨强度公式参数进行优化, 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优选法以及加速遗传算法的计算结果作比较, 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微分进化算法的拟合效果最好;相比于加速遗传算法, 微分进化算法提高了收敛速度, 有效地克服了不成熟收敛, 更容易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相似文献   

9.
根据重现期P-降雨历时t-暴雨强度i的关系表,推求暴雨强度公式参数,是一个已知关系式的非线性模型参数优化求解问题.在理论分析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求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交尺度DFP算法嵌入到改进浮点编码遗传算法中,得到一种基于变尺度DFP算法和改进浮点编码遗传算法的加速混合遗传算法.该方法兼顾了改进浮点编码遗传算法和DFP算法的优点,既有较快速的收敛速度,又能求得最优化问题全局精确解.经求解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的实例表明,该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且求解结果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新的遗传算法,该不仅能加快普通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而且能有效保证种群的多样性。将这种算法应用于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的优化,实例计算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四川盆地和重庆地区1980-2012年主汛期(5-9月)基本站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短时强降水事件降水量、频次和强度的日变化特征,研究了短时强降水事件日峰值位相和空间分布特征,事件极值降水日变化和持续时间等分布特征,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川渝盆地短时强降水事件开始时间的日变化上(01:00-24:00时,北京时间,下同),表现为“V”型结构下典型夜间峰值位相特征;结束时间的日变化上,表现为多个峰值型结构分布.强降水事件持续时间的日变化上,频次和降水量均呈双峰型结构,频次极大峰值出现在3 h,而强度上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2)短时强降水事件极值开始时间空间分布上,极大频次和极大降水量出现在20:00-01:00时内,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日峰值频次结束时间主要发生在20:00-01:00时和08:00-13:00时两个时段内,主要分布于盆地南部、中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3)短时强降水事件极值降水的日变化上,降水量和频次呈现单峰型结构,白天多为短时间(2~4 h)强降水事件出现极值,而傍晚开始至第二天清晨,持续2~10 h强降水事件出现极值均有发生;强降水事件极值降水持续时间日变化,1~24 h内呈单峰型结构,峰值出现在2 h.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遗传算法,该方法不仅能加快普通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而且能有效保证种群的多样性.将这种算法应用于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的优化,实例计算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暴雨强度计算模型参数拟合优化的新进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推求暴雨强度计算模型的参数的方法,不仅计算复杂、通用性差且常得不到全局最优解等问题,提出利用基因表达式编程对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计算模型参数的拟合优化的GEP_FPO算法,讨论了该算法的最优化特性和实施过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评估分析,验证了基因表达式编程在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计算模型参数的拟合优化问题中是可行的,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驻马店2010—2012年出现的54次短历时强降水过程,研究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天气背景和环境条件,从形成机制上将其分为暖区对流系统和锋面对流系统两类,同时对短历时强降水的天气雷达产品如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场、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风暴跟踪信息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此建立短历时强降水的物理模型;对预报中的失误之处进行反查,整理出了此类天气的天气模型和预报思路,为以后准确预报短历时强降水天气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5.
北疆主要棉花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北疆6个不同棉花品种田间叶片的净光合作用、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晴天棉花叶片的光化学效率Fv/Fm随着光照强度上升而下降,到14:00左右降到最低值,之后又随光照强度的减弱逐渐回升;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则于此相反。棉叶在晴天易发生光抑制,可能会引发反映中心的降解等破坏反应。产量较高的新陆早8号和新陆早10号的Fv/Fm和qP的值均高,且正午过后Fv/Fm恢复较快,具有较高的PSⅡ活性和光能转化效率,证明光合器官的光能吸收、传递和转化效率是作物高产的生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借助于土柱物理模型装置,试验研究了保守性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得到了污染物瞬时输入和连续输入条件下,非饱和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的过程。在分析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考虑可动水体与不可动水体因素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土柱内污染物的迁移过程。根据实测资料和数学模型的数值解,运用最优化技术率定模型参数,得到了具有应用价值的参数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待识别语音时长小于10 s时,语种识别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应用语音时域伸缩(time-scale modification,TSM)技术改变语音的长度(从而改变了语速),并保持其他频域信息不变。首先,对一段待识别语音,应用TSM技术转换为多条时域压缩和时域拉伸后的语音;其次,将这些不同语速的语音与原语音拼接起来,生成一个时长较长的语音;最后,送入语种识别系统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语音时长扩展算法可以显著提升短时语音的语种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外排水管道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发展状况及典型软件的特点,分析国内外排水管道辅助设计软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排水管道智能辅助设计系统是排水管道辅助设计软件的发展方向,并描绘了雨水管道智能辅助设计系统的结构及各模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