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晓燕 《科技信息》2010,(10):149-149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从古至今,人们多称赞的是这位伟大诗人的浪漫主义精神,而很少论及他的现实主义,甚至有人还对他给予了不公正的评价。本文从李白第一次入长安前,在长安时,离开长安后三个阶段对他的现实主义作为论述。  相似文献   

2.
张蕊 《华东科技》2012,(9):44-45
"我们都在沟壑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英国诗人奥斯卡·王尔德的名句提醒我们正视自己对璀璨星空的好奇心。数百年前,正是对浩瀚星空的探索开启了近代科学的伟大时代。当伽利略在望远镜中第一次发现那个橘红色的亮点时,他大概不曾想到,有一天人类会将人造机器送上这个远方的星球——近日,NASA耗资25亿美元的"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继续着人类空间探索的伟大旅程。  相似文献   

3.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作为美国的民族诗人,他的诗歌中充溢着大量的美国文化因素:记录世人对"美国梦"的追求,体现圣经的人物、思想和西方宗教神话、典故,并包含亘古不变的美国信条,这些都是弗罗斯特给人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精神遗产。诵读他的诗歌对现代人理解美国的精神文化、宗教信仰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艾伦·金斯伯格是上个世纪美国文坛"垮掉一代"的代表诗人,其长篇诗作《嚎叫》在20世纪的美国诗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他逝世13周年之际,美国影人拍摄了以他生平事迹和代表诗作《嚎叫》为蓝本的同名电影《嚎叫》,让这位活着时即备受争议的重要诗人又重回人们视野。文章主要从对影片的细致分析入手,结合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金斯伯格与《嚎叫》一诗,详细论述影片对金斯伯格其人其诗的处理,从而更好地理解作为诗人的金斯伯格及其诗作。  相似文献   

5.
伟大诗人李白,其千余首诗作世代为人们所推崇。然而,作为时代风云的记录者和评判者,他不可能仅仅埋头于创作,对风雷滚滚的诗坛无动于衷,他还肩负着廓清妖雾、净化诗坛的历史重任。正是在这个方面,李白的历史贡献也是不能低估的。大力主张改革齐梁以来雕藻浮华诗风的前驱是陈子昂,而以丰富的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彻底扫荡这种不正风气的战将却是李白。诗人虽没有文学批评的理论专著,但是以诗论的形式分析、评述诗坛形势、诸家诗歌创作得失的作品还为数不少。诗人这部分宝贵的文学遗产,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杨万里是南宋前期的大诗人,他一生写诗两万多首,现留存下来的有四千二百余首,是中国文学史上仅次于陆游的高产优质诗人。他的诗浅近通俗,平易自然,清新活泼,生动有趣,且风格多样,被人称为“诚斋体”,因而在诗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当时的人们称赞他“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  相似文献   

7.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视自然为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他极力倡导人们返璞归真,时时回想自然,在自然中净化被尘世熏染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革命史上,许多著名的革命家同时也是杰出的诗人。周恩来生前是不以诗名的。虽然他在1941年为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罪行而写下的那首著名的《千古奇冤》以外,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写过诗。直到他逝世以后,人们才读到他早年的一些诗作。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原来也是一位诗人,一位无论从思想和艺术的高度都是可以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9.
高旭是随着诗界革命而成长起来的诗人,后来又是南社著名的诗人。但是因为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里没有提到过他,所以人们对他的诗名知之甚少。并且,因为对诗界革命的研究中存在偏颇现象,所以得出了“诗界革命失败了”这种论调。研究高旭的诗,会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泰戈尔被人们称为“人类的儿童”,其作品洋溢着对人类生存的关爱之心声、表现着人类与自然和谐之主题,其和平是最主要的表现内容。作为诗人的泰戈尔,更关注现世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在他的不少作品里,作者用想象、联想与  相似文献   

11.
李远在晚唐诗坛上曾经是颇有名气的诗人,他的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着,传入了宫庭,引起了喜爱诗歌的唐宣宗所注意;他的赋尤有特色,和诗人许浑的诗齐名,当时号称“浑诗远赋”;他的事迹,在晚唐、宋代经常被人们提起,见诸于笔记、诗话之中。可是,现在的唐诗研究领域中似  相似文献   

12.
泰戈尔是印度近代蜚声全球的伟大诗人。他的散文诗集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关于人生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为一位进步的资产阶级作家,泰戈尔的人生观主导是进步的、积极的、健康的,值得肯定和赞扬。  相似文献   

13.
北岛作为"一代人"的代表诗人,生存环境的荒谬引发了他深刻的思考。对于特殊年代里人们对命运的不可预知与对历史的无法认定,北岛的诗歌创作始终坚持用理性的思索和冷峻的笔调积极地反抗荒谬的时代,却最终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弗罗斯特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浅显易懂,易于理解,但其中却饱含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并融入了诗人对人类困境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修墙》正是这一真切关注、深切关怀的代表作。研读分析《修墙》,我们能深刻理解诗人是如何寓深刻于朴素的语言之间,把自然作为一种隐喻来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的。摘要:弗罗斯特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最有名望、最受人爱戴的诗人。他的诗给人的感觉是浅显易懂,易于理解,但其中却饱含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并融入了诗人对人类困境的深切关怀。他的诗《修墙》正是这一真切关注、深切关怀的代表作。研读分析《修墙》,我们能深刻理解诗人是如何寓深刻于朴素的语言之间,把自然作为一种隐喻来阐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发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的。  相似文献   

15.
高旭是随着诗界革命而成长起来的诗人,后来又是南社著名的诗人。但是因为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里没有提到过他,所以人们对他的诗名知之甚少。并且,因为对诗界革命的研究中存在偏颇现象。所以得出了“诗界革命失败了”这种论调。研究高旭的诗,会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  相似文献   

16.
穆旦是九叶诗派最重要的诗人,他的一生,是与苦难相随的一生,但他从来都没有屈服于苦难。他以超于常人对苦难的敏感与承受,显示出了一个诗人的宽阔襟怀与高尚的人格。文章试从诗人晚年诗歌创作来探寻诗人高尚的人品与诗品。  相似文献   

17.
莫渝是当代台湾一位优秀的诗人,又是一位出色的诗评家、翻译家,近年来更致力于大陆译诗的研究,著作甚丰。他心仪大陆的诗人,大陆的诗人和读者对他也不陌生,他的诗篇已进入各种选本,有关他的评论也时见报刊之中。 莫渝的诗不仅为海峡两岸读者所欣赏,也在海外华人读者中激起共鸣,其深层原因是他的诗作的情调有厚重的民族风格。他的诗,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是属于炎黄子孙的。 翻阅莫渝的诗篇,浓郁的民族气息扑面而来。那长城、大江、春风、秋雨、明月、关山、梅雪、竹林……这些感情的载体作为文化符号,造就了一种特殊的氛围,那就是民族情绪、民族意识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8.
作为“九叶”诗人之一的唐先生一生的创作深具“边缘”性质。“边缘”性质既表现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也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其诗歌的“幻美”主题和“日夜边际”的印迹都非常明显。而作为一个现代派气息浓重的“九叶诗派”的诗人,其诗歌的创作也深具个性特征,在九叶之中也是非常边缘化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华兹华斯几种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一位在英国诗歌史上起了重要作用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开创了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为主的现代诗风,他的诗论被看成是欧美二十世纪面向内心的新诗理论的先驱,在英国,人们看重他往往甚于继他而起的拜伦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象征派诗人中的代表人物,姚蓬子首先是一个具有“浪漫性”气质的诗人,他的“浪漫性”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人生道路的选择,第一次转变是在1929年他的《银铃》发表前后,他宣布“把青春撕成碎粉”;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34年,以他发表《姚蓬子脱离共产党宣言》为主要标志。两次转变都促使了姚蓬子文学创作的转变,更为主要的是在这两次的抉择面前他总是以一种“徘徊者”的面貌出现,这体现了风起云涌的时代气息和他思想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