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亦思 《科技信息》2012,(14):160-161
创造性叛逆强调译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人们研究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大大促进了翻译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对译语文化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通过分析赵元任先生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景记》,指出创造性叛逆具有一个内在的"度",它与不负责任的错译、滥译与讹译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
赵元任先生不仅是著名的语言学家,而且还是杰出的翻译家。赵先生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在众多译本中享有盛誉,吸引了大批的翻译研究者,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了平行研究。回顾了文化视阈下赵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有待提升之处,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这对于明晰翻译家赵元任研究的整体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郭军 《科技信息》2010,(21):I0118-I0118,I0120
《阿丽丝漫游奇境记》(赵元任译)、《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著)和《阿丽思小姐》(陈伯吹著)均是以同名儿童为主人公撰写的系列作品。这三部作品无论是从编创动机、“幻想”构成的方式以及折射的儿童观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学翻译历来是翻译领域中争议较多的话题,相应理论与研究亦不胜枚举。然而,儿童文学翻译虽然是文学翻译的一种,但在文学研究中长期受到忽视。以交际翻译理论为着手点,对赵元任经典译作《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中的谐音双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译者主体性主要表现在文化因素的影响、译者的价值观和对目的语的把握能力上。儿童文学的翻译受译者主体性的直接影响,这表现在译者接受原著和审美再创作的过程中。赵元任先生选择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对作品的偏好,这体现了译者对文本的偏好影响其对译本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赵元任充分发挥了其主体创造性,再现了原文中诗歌、文字游戏等的语言美、形式美,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原则以及翻译策略选择的主导。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发挥,其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再现原作中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翻译目的引导翻译行为,决定翻译策略的选择.儿歌的翻译目的应该与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相适应,忠实原作还是忠实读者要根据翻译目的而定.<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汉语译本有着广泛的读者群,其中儿歌的翻译体现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目的.美与忠实的矛盾在儿歌翻译中尽显无遗,究竟要采用何种策略,倾向哪一个阵营,仍然要由翻译目的而定.  相似文献   

7.
语篇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文化差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需要译者在语言形式上进行调整和变通。从认知语言学的视域看,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翻译过程中,赵元任运用自己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解原作,并用目的语构建和补偿了译文语篇的文本信息。他根据译入语的语言文化规范对原文采用归化处理,大胆地采用当时还是新事物但浅显易懂的白话文、节奏富有乐感的诗歌体、"他、她、它"等新代名词进行翻译补偿,不仅让读者领略了原作独特的民族创作形式,而且还实现了对源语诗歌语言和文字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测》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春水  马卫兴 《甘肃科技》2009,25(23):176-177,206
根据《环境监测》与《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合并两门课程,重组形成《环境监测与分析》。并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提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后劲足,上手快"的合格人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周氏冥通记》是研究六朝道教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周氏冥通记〉研究》(译注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对《周氏冥通记》作出了精确细致的点校与注解,是目前《周氏冥通记》最好的注本。然因该书颇具六朝口语的特色,在某些语词注释翻译方面尚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徐凤宁 《科技信息》2009,(30):206-206
目前,很多高校以《SQL Server数据库与应用》课程作为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既有较强的理论体系,又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和优化,突出了"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的办学模式,对实践性很强的《SQL Server数据库与应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讨,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信息人才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1.
李冰毅 《科技信息》2009,(31):336-336,378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机车运用与规章》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寻求出适应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慎杂剧作品自明代以来就存在着诸多争议。根据历代文献书目和学界研究成果对存在较大争议的杨慎《太和记》与许潮《泰和记》进行考述发现:杨慎《太和记》作为由24种剧本组成的杂剧合集,极有可能出自一人手笔;其题材选择具有明显的历史化倾向;《太和记》形式体制的独特性和开创性,在戏剧史上具有典型的意义。从具体文本考辨杨慎《洞天玄记》与陈自得《太平仙记》之间文字的差异看出:杨慎创作《洞天玄记》一剧不容置疑,陈自得《太平仙记》实乃改编自杨慎《洞天玄记》。  相似文献   

13.
何敏 《科技资讯》2013,(34):227-227
本文旨在解读《病梅馆记》中的"微言大义"并且阐述了它强大的生命力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卉 《科技信息》2010,(22):173-173
随着各地"技工荒"的出现,为了适应化工企业对中职人才的大量需求,我们中职学校必须找准定位,深化改革,办出特色,职业教育才会真正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本文就化工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化工原理》如何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郑晓娟 《科技信息》2012,(4):429-430
本文以《广东省志(1979~2000).科学技术卷》部分志稿为例,从"以时为序、一事一记"、"以事系人"、"记而不论"、述体、语言文字的表达五个方面谈科技志志稿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赵娟 《科技信息》2012,(8):173-173
《平家物语》是成书于日本镰仓时代的军记物语,通过描写平家的兴衰宣扬了佛教中盛极必衰、因果报应的道理。本文将主要通过《平家物语》中对平家权力之首平清盛的嫡长子平重盛的描写结合史实进行研究,分析平重盛"忠臣谏子"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网页设计与制作"的课程采用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本文就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设计与构建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及论述。  相似文献   

18.
罗立新 《科技信息》2010,(31):I0410-I0410,I0403
本文从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产生接二连三的奇迹,引发了作者关于"影视与时尚"的思考。通过阐述影视与时尚的关系和作用,进一步说明影视与时尚结合是产生这些奇迹的缘由之一。文章最后提出影视与时尚结合带给社会喜忧参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主题先行"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学者贬低《子夜》的重要原由,所依据又大都是茅盾自己后来对于《子夜》主题的阐释。但茅盾在写作《子夜》时,是否真的清晰而明确地预设了这一主题?这一主题与《子夜》的文本实际又是怎样的关系?将两者作对照,会发现并不很吻合,尤其在吴荪甫形象塑造上。茅盾在写作《子夜》时,很可能并未清晰确立他后来所述之"主题",他的写作意图只是如《子夜》初版《后记》中所言"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解读文学作品,更应该从文本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作者自述出发。  相似文献   

20.
胡珏 《科技信息》2009,(34):346-346
《建筑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岗位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能力,直接面对市场对施工图设计人才的岗位需求。在高职教育的要求下,如果再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显然是非常落后的,本文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环节的革新等方面阐述了《建筑施工图设计》的新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