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商业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广告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广告无论从形式还是功能上都与众不同的,传统的翻译理论已经无法适应广告翻译的客观要求。本文旨在关联理论及其最佳关联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广告实例分析广告翻译策略,证明关联理论对广告翻译所起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广告是一种诱导性的语言.商业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抓住人们的认知心理,使人们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将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探讨关联理论对广告及其翻译的指导意义,并探讨广告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常锟  张慧 《科技信息》2010,(32):43-43,45
本文以关联理论及描写翻译理论为依据,从读者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广告翻译实践中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情感关联,强调在现代广告语翻译实践中译者要注意对于情感关联的重视,给现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涉及诸多领域的广告翻译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孔辰  赵玉闪 《科技信息》2011,(23):I0268-I0268
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也是人类的重要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的认知特征在隐喻和隐喻翻译的研究中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隐喻的认知阐释和多种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并得出广告隐喻的几点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自从被Gutt引入翻译领域,就对翻译产生了巨大的解释力。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深受其影响,但同时文学作品富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使关联翻译观遇到了挑战,从而使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系呈现出既解释又受限的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在广告交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立足于关联理论在广告交际中的应用,通过分类关联、语境假设和语境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广告语吸引消费者的一般规律以及引导消费者做出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的基本理论.自从被Gutt引入翻译领域,就对翻译产生了巨大的解释力.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深受其影响,但同时文学作品富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使关联翻译观遇到了挑战,从而使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系呈现出既解释又受限的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8.
广告文体的翻译,关键是看能否达到广告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这就决定了广告的翻译必须要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使广告受众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本文在分析现代商业广告的目的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对关联理论的研究,通过实例的剖析,探讨商业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中的语篇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理论,揭示了语码转换的本质.在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关联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关联理论对于以实现AIDA功能为目的的广告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语篇重构作为一种对原文的结构和语言形式进行较大幅度的改动翻译方法,是实现广告功能对等,译出符合译入语市场消费行为和译入语行文习惯的地道译文,从而实现外来广告的当地化,打开市场,促进销售主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斯珀伯和威尔逊在其1986年的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了关联理论,在西方语言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并在翻译、语用等领域中得到频繁应用。本文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对不同类型的广告个例进行语言分析,以期能总结出广告语言如何通过不同的手段完成交际功能、实现劝说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关联翻译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过程,它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翻译从本质上讲是语用的、交际的。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文的效度取决于是否体现了交际者的意图,是否满足了受体的期待。关联理论在双关语的翻译中,在处理语言形式障碍时凸显出强大的解释指导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把交际效果放在首位,然后根据原文作者的意图和目的语读者认知环境的估计进行语码的选择来进行双关语的翻译,使译文最大限度趋同于原文以再现原文的幽默风格。  相似文献   

12.
景博 《科技信息》2009,(20):I0096-I0096
化妆品广告是化妆品生产商推销其产品的重要途径,而一则广告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它能否抓住广告受众的认知心理。本文拟从关联理论的角度讨论适合化妆品广告的翻译方法,以便在不同语言环境中都能实现广告的AIDMA功能。  相似文献   

13.
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率先把语言学的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关联的翻译观,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明示-推理的阐释活动,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制约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译者应对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进行推理,寻找最佳关联性,再把这种关联性传递给译语读者,从而产生最佳语境效果.只有原交际者的意图和译语读者的需求在认知环境的相关方面与原文相似,才是成功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关联理论避免了传统的礼貌理论的缺陷,它从认知的角度为礼貌言语翻译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从关联理论谈"龙"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语用翻译以及关联理论的观点出发,对一则绿茶广告中"龙"这个形象的翻译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本则绿茶广告中,"龙"这种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在汉英两种语言的广告受众中是有不同涵义的.Dragon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是邪恶和凶残的象征,而在中国,龙是吉祥和高贵的象征,从文化背景(语境)的角度讲,dragon和龙是不同的.基于广告劝诱的主要功能,要求在操英语广告受众中取得与在操汉语广告受众中同等或近似效果,龙译成dragon是不妥当的.最后,作者建议将"龙"译成"Long".  相似文献   

16.
在关联翻译理论的讨论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关于其对翻译信度的解释力,特别是关于其在文学作品翻译上是否造成信度的降低。而本文则试图以Gutt对直接翻译思想的阐述为切人点,通过文学翻译的实例,来深入解释关联翻译理论所追寻的信度与效度最大程度的统一,从一个侧面来反映出这一理论的涵盖力。  相似文献   

17.
马春花 《科技资讯》2015,13(4):243-244
作为认知语用学中最为人所熟知的理论之一,关联理论的运用范围不仅仅限于语用学,其对翻译活动也有很强的解释和指导作用。该文首先探讨了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主要包括:交际是明示——推理的过程;交际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更注重交际意图的实现;交际的成功取决于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互明和最佳关联性。然后,说明举例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性意义。从关联理论来看,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最佳关联,传达出原作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8.
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交际活动。广告作为一种以劝说、呼唤功能为主的操作型文本,其翻译应该更注重文化交流中的功能对等。研究表明:广告翻译中的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皆与源语、译语文本之间的直译有关,而重写是避免各类语用翻译失误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关联翻译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认知语境的分析,从人类认知和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揭示出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当交际双方文化认知心理图式出现差异,译者的认知语境与作者的认知语境不能趋同时,关联翻译理论对翻译现象不能作出有力的解释,作为一种新的翻译理论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作为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翻译的全过程实际上包含两个明示-推理过程,涉及三个交际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因此,译者要结合原文语境、译文读者认知语境两方面寻找翻译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