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刘正楷  陈海峰 《科技信息》2010,(30):299-299,30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运动美中的形神美、节奏美、刚柔美和技击美,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认为武术套路运动与美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希望通过这篇套路运动美研究,加深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美的了解,并能够在教学和训练中加强对武术套路运动美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运动美中的形神美、节奏美、刚柔美和技击美,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认为武术套路运动与美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希望通过这篇套路运动美研究,加深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美的了解,并能够在教学和训练中加强对武术套路运动美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的角度,对竞技武术套路所表现出的形式美、造型美、结构美、劲力美、音乐美、服装美、本色美、意境美、节奏美等要素进行分析,阐述竞技武术套路的美学内涵,以求调动人们参与武术运动的热情,推动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竞技武术套路日渐成熟和发展,在现代竞技体育大背景下和现代武术套路新规则的指导下,追求高、难、美、新的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方向是难美类项群项目的必然。随之,武术套路中出现了大量的难度加分动作,正是这些难度加分动作的出现,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本文通过对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揭示旋风脚转体720度接马步的技术原理,提出易犯错误和纠正措施,为科学的训练提供理论支持,预测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竞赛规则的演变看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1年、1996年和2002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为研究对象,对3个不同时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内容、形式、特点以及成绩评定办法等内容进行分析对比与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趋势是求新、求变;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将朝国际化、奥运化方向发展;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将沿着"高、难、新、美"的轨道迈进.  相似文献   

6.
从美学和哲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围绕姿势美和节奏美对武术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除了遵循形式美的一般法则外,还通过姿势和节奏等特有要素来显示自己的美学内容。以此来提高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的欣赏水平,进而为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武术套路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实质和特征,在它发展过程中表现了艺术价值和美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套路运动美进行分析,为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重点即对“锦”的编织加工,对“花”的精雕细琢,处理好“锦”与“花”的关系,使套路中的技击特点、文化特色、难美表现性等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将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从规则变化分析竞技武术套路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1996年和2002年的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分析比较,阐述了竞技武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指出:“高、难、美、新”始终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总趋势,武术竞赛规则的变革是促使竞技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要求武术运动员、教练员不断提高认识,加强素质,使武术向更加完美,更具国际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武术套路运动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规定明确了难度动作在套路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三维DLT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难度旋风脚720°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探索优秀武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运动规律,对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技术进行评价与诊断,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合理制定训练方法、完善武术训练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要上好武术普修课,教师应从3个主要方面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师生在武术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教师要根据武术的特点和规律,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运用合理的教学原则,采用恰当的教学步骤和组织形式,教师运用正确的合理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是完成课的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影响武术套路在学校群体活动中推广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兼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和娱乐观赏四个功能,尤其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变化锻炼身心,对学生体育达标也有重要意义,但武术套路在学校群众性体育推广上尚不普及,笔者从问卷调查所掌握的数据入手,分析影响武术套路在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可以尝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以继续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为推动武搏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也给予了中国武术史无前例的殊荣。在这具有历史转折性的"拐点"上以何种方式推进中国武术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命题。本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武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养生武术等方面对武术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着重探索闽文化对福建传统武术的影响。认为福建传统武术形成特殊的拳种和流派与闽文化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孕育了福建传统武术顽强的生命力、多样的拳种、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深远的武术精神;多变的自然环境为福建传统武术打下了深刻的南派拳种烙印;闽文化的海洋性特色对福建传统武术的海外传播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促使武术进入奥运会的策略是抓住机遇、继承传统、改革创新,以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武术的风采和魅力,搞好武术创新和竞赛体制、规则及裁判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奥运的要求,促使武术早日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以全面反映中国武术的面貌和特色为项目设置构想的出发点,综合考虑项目的代表性和可行性,确定设项方案为武术大项下设6个小项。  相似文献   

16.
武展 《菏泽学院学报》2011,33(5):102-105
在文化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的中国武术,发展至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竞技武术的日益体操化,传统武术遇到后继乏人的尴尬,等等,使武术陷入发展的困境.认为武术自身的发展必须要采取多元化渠道,要适应大众的需求,寻找市场需求的、大众认可的武术发展路径,为武术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近代社会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史学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对孙中山的习武历程进行了探析,并结合史实对其所持武术观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孙中山早年的习武阅历为其能与武术团体相融合并最终成为领袖夯实了基础,革命成功后从戎不辍更表明其对武术之价值的充分肯定;在其为《精武本纪》所作“序”中充分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对武术之价值所持的观点:一、在近代社会,武术之技击价值在战场上仍有很大的实用性;二、武术对于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及维护世界和平意义重大;三、武术有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武术实战意识贯穿套路教学始终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套路武术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武术的产生,套路武术的本质作用,以及套路武术与实战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找出了套路武术与实战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把实战练习贯穿在套路教学中,从而提高套路武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论武术套路运动员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在武术套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音乐节奏是音乐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武术套路的训练中应更加重视节奏感的培养.在节奏感的培养中,应循序渐进,并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音乐节奏,从而更好地使武术套路与音乐节奏完美结合,使武术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赛出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