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潮》1999,(6)
也许您还记得1994年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惊人事件;也许1998年上演的《天地大碰撞》影片还刻在您的脑海中:一颗彗星撞击到地球,引起排山倒海的巨浪,摧毁了高楼大厦,吞食了都市和乡村……您可能会问:天地真的会大碰撞吗?地球真的会被毁灭吗?当此世纪之交,各航天大国掀起一股小天体(小行星和彗星)空间探测热,其目的是要彻底揭开这些有可能引起麻烦的小天体之谜,更好地把握我们人类自己的命运。这股小天体空间探测热投入最多的是美国。在此世界之末,美国已发射了3艘空间探测器,即1996年发射的"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NEAR)、1998年发射的"深空1号"(Deep Space 1)和今年2月发射的"星尘"(STARDUST)号。有关"星尘"号的情况,已在今年4月的《科技潮》杂志上介绍过(见该刊1999年第4期),这次专讲"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至于"深空1号"则将在以后介绍。  相似文献   

2.
 20 世纪前90 年间,国外发生了近500 起非战斗海损事故,导致84 艘潜艇沉没,其中核潜艇7 艘.1963 年4 月10 日,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遇难,沉没于新英格兰外海约2560 m 水深的海底,129 名船员全部遇难,酿成了世界潜艇史上最惨的悲剧.21 世纪初,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因艇上鱼雷爆炸而沉没于巴伦支海,船员全部遇难;2003 年8 月30 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K-159”号退役核潜艇在从巴伦支海科拉半岛格列米哈基地拖往科拉湾修船厂拆卸途中,因遭遇风暴而葬身海底,9 人遇难.近40 年来,各国潜艇发生事故共160 余起,船员死伤近800人.前苏联和俄罗斯核潜艇从20 世纪50 年代至今共发生事故120 多起,而美国海军有8 艘潜艇因意外事故而沉没或退役.所有这些都使人们把目光集中到潜艇救生这个不容忽视的主题上.相对于常规动力潜艇来说,因核潜艇上装有反应堆,核潜艇严重核事故往往伴随有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导致其事故危害更大,救援技术更加复杂,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3.
这一事件在英国政界和新闻界引起轩然大波。人们认为,政府的做法是保守党企图在大选前加强舆论控制。1月底2月初,环绕着"间谍卫星"泄密事件,英国着实热闹了一阵子。几天内,英国广播公司的系列纪录片《秘密社会》被禁映,主管编辑与行政事务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4.
乔卫兵 《科技潮》2000,(10):55-59
悲剧的发生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巴伦支海参加北方舰队演习时沉没,虽然经过俄国海军的奋力自救以及西方国家的强力援手,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俄罗斯北方舰队参谋长莫察克于莫斯科时间8月21日17时在舰队驻地北莫尔斯克宣布,被困巴伦支海底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的118名官兵全体殉职,无一生还。这意味着令整个世界揪心不已的惨剧已成定局。从俄潜艇失事的当日起一直到  相似文献   

5.
正9月,澳大利亚宣布将在美国和英国的帮助下打造自己的核潜艇,"一石激起千层浪"。10月,美国"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撞上不明物体,核潜艇的"舆论之浪"又卷起万朵浪花。一时间,核潜艇迅速成为明星词汇。核潜艇究竟拥有怎样与众不同的作战能力,竟使得澳大利亚孤注一掷,不惜与盟友法国撕脸毁约,不惧亚太各国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评价理论子系统态度资源剖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体现的态度资源异同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态度资源总数相似且都避免使用过多的情感资源。中方倾向于使用裁决资源评价美方行为,而美方则使用更多的鉴赏资源向受众展示其军事实力。中美双方态度资源使用的差异体现了新闻话语“客观性”背后隐藏的不同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美国“俄亥俄”号三叉戟核潜艇试航成功,10月底已交付海军并于11月编入现役。这艘潜艇于1976年4月开始动工,历时5年多,耗资12亿美元。在建造过程中,因修改设计、生产效率低、技术劳动力短缺、钢材不合规格、焊接有毛病等一系列问题,使竣工日期推迟了两年多。四代的更新俄亥俄”号是美国最新的第四代核潜艇。第一代是1952年开始建造的,那就是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舡鱼”号(Nautilus又译““鹦鹉螺号)。1955年4月“舡鱼”号核潜艇建成后,又陆续建成了一批同类型的潜艇。这些潜艇的水下排水量都较小,所以都以海洋生物命名,如  相似文献   

8.
胡波 《世界知识》2021,(5):74-74
1月23日至2月13日,美国“罗斯福”号航母打击大队已经两进两出南海,而“尼米兹”号航母打击大队在从中东返回美国西海岸的途中,特意在南海与“罗斯福”号进行了双航母演习,引起世界广泛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拜登政府要在南海对华采取更强硬的措施?美国频繁派遣航母在南海活动究竞有什么样的考虑?  相似文献   

9.
秦真 《少儿科技》2008,(Z1):39-40
今天我很兴奋,因为由我带头研制的BE—49海豚号核潜艇下水了。(一)这艘核潜艇有超光速的速度,其每秒速度达五十万千米,数以百计的鱼雷,不让人看见的"隐身术",一千万像素的可  相似文献   

10.
据法国《世界报》去年10月1日刊登的一篇文章称:法国每天要花费200万法郎使装备有战略导弹发射装置的“凯旋”号核潜艇出航。它是法国全套核武器中最现代的武器。这是法国国防部武器制造成本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披露的数字。到目前为止,自“可畏”号核潜艇1971年12月投入使用以来,法国海军核潜艇陆航360次。“可畏”号潜艇是6艘核潜艇中最早投入使用的一代,将全部被“凯旋”号取代。另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法国公开出版的一本“凯旋”号核潜艇影集里,刊登了有关“凯旋”号的说明文字近10万和彩色图片170多幅,着重介绍了该艇从1981年开始酝酿论证、基础研究等一系列的建造历程。在此,我们编发该文,使读者对它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1.
正潜艇历来以安全可靠著称。天上飞的怕摔地上,地上走的又怕掉沟里,在水里游的却什么都不用担心,反正一切都有水"扛着"。在行动保密上,潜艇也非常出色,因为大海是绝佳的藏身之处。但2005年1月8日,旧金山号潜艇的经历将告诉你,在水里开潜艇绝对不是闹着玩,稍不留神还会发生严重的"撞车"。猛烈撞击当时,这艘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核潜艇正在太平洋里航行。舰长是凯文·穆尼,他的任务是在一片黑暗中,指挥潜艇抵达澳大利亚进  相似文献   

12.
祝福     
2000年的8月12日,人们突然发现俄国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在海底失去音信,拯救库尔斯克号,几乎整个世界的眼睛都在注视着北冰洋那块寒冷的海域,祝福一切平安。 2001年的8月12日,PC诞生20周年纪念日,整个IT也在齐声祝福,祝福PC前途无量。 因为这一年,种种不乐观的数据表明,“曾搭着网络快车爬向快乐谷顶的PC已成为除网站以外的第二大殃及者。”  相似文献   

13.
黎信 《科技潮》1994,(3):8-12
1970年2月8日,周恩采总理在听取上海市工作汇报时指出:"解决上海缺电问题,从长远看要靠核电。"他在二机部的一次工作会议上也说过:"二机部不能光是爆炸部!"旷世伟人发出了呼唤:我们要和平利用原子能,要稿核电! 24年过去了,当年的"爆炸部",如今成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曾经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和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立下汗马功劳的30万核大军,已经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东海之滨,杭州湾畔,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已经连续两年多向华东电网源源不断地输送电流。在深圳特区毗邻香港的大亚湾畔,具有90万千瓦发电能力的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于今年2月初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同样规模的2号机  相似文献   

14.
1986年10月3日,苏联K-219号战略导弹核潜艇在美国东海岸附近沉没。次日,塔斯社发表通告:“苏联核潜艇在百慕大群岛东北约1000公里海域执行任务时隔舱起火,艇上部分官兵遇难……。”第十三次战斗巡航1986年9月,苏联Y级667АУ型战略导弹核潜艇K-219号从巴伦支海出发前往大西洋担  相似文献   

15.
正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院士和曾庆存院士颁奖。黄旭华院士黄旭华院士:隐""功"埋名三十年黄旭华院士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所名誉所长,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开创人之一,先后担任中国第一代核潜艇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8,(1)
海湾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现代条件下规模最大的一次高科技战争。1991年1月17日,由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打响的总攻第一炮,既不是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也不是神出鬼没的核潜艇,而是"威斯康星"号战列舰。首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就是从这艘巨舰上发出,并对1300公里处的伊拉克内陆目标进行纵深攻击的。战列舰,是海军中最古老的舰种之一。它装备有大口径舰炮和较  相似文献   

17.
陈永 《世界知识》2021,(7):74-74
近期,南海颇不平静,多个欧洲国家高调、密集显示或宣布在南海的军事存在。2月8日法国“翡翠号”核潜艇在“塞纳号”潜艇支援舰相伴下穿过南海海域,其国防部长帕丽宣布进行了“一次非凡的巡逻”。2月18日,法国的“雷电号”两栖攻击舰和“絮库夫”号护卫舰启程前往亚太地区,编队不仅计划航经南海争议海域,还要穿越琼州海峡。  相似文献   

18.
正一场陨石雨引来人们空前关注,"天外来客"本无心,在带来壮观景象的同时,这场陨石雨也引发了人类的好奇与担忧2月15日,发生在俄罗斯的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000多人受伤,引起大众广泛关注。大家不仅好奇"天外来客"的真实面目,还担心科幻片中经常出现的"陨石坠落毁灭地球"事件是否会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言论     
正春运,全球量大的人口迁移事件:中国铁路总公司2013年12月7日公布,2014年春运于1月16日正式开始,2月24日结束,共计40天。今年春运客运量预计将达36亿人次。在一些人眼中,这是"视觉壮观的奇景",也是中国交通部门"一年一度的噩梦"。但在普通百姓心里,春运总是意味着亲情和归依。外媒观点:一美国《华尔街日报》中国是一个人口流动性很强的国家,特别是在农历新年期间。国家规定2014年1月31日到2月6日为公共假日,只有一周时间,但对于中国大部分异地务工人员来说,这是一年中少有的长假。虽然官员们没有给铁路乘客带来好消息,驾车出行的人却感到欣慰:春节期间高速公路免费。同样欣慰的还有40万"摩托车春运大军"。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12,(13):8
正事件6月24日,在航天员的手动操控下,中国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同日,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20米的深度。连日来,外国媒体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和诸多评价。媒体观点韩国《朝鲜日报》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科技强国的坚实力量。韩国海洋研究院博士李版默表示:"具备海底勘探功能的载人科学潜水器下潜至海底7000米深度,尚属世界首次。这意味着中国的海洋勘探技术已经与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世界先进水平齐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