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瑞安 《科学通报》1994,39(23):2184-2184
嗜铬颗粒素A(Chromogranin A,CgA)是1967年从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中提取的一种酸性蛋白.现已证明,CgA除存在于肾上腺髓质外,还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中.CgA的生理作用还不太清楚,据推测,可能与分泌颗粒基质的浓缩及分泌颗粒中激素前体加工活动的调节有关.另外,CgA可作为一些肽类激素如胰抑素(Pancreastatin)的前体.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EC细胞)是胃肠内分泌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类型,主要  相似文献   

2.
正海洋的一些生物中包含可以治愈癌症、MRSA(一种皮肤病超级细菌)及更多疾病的化学物质珍贵的马蹄蟹血液马蹄蟹是原始的节肢动物,其血液中含有铜离子,故它的血液是不变的蓝色。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古老的节肢动物的血液中含有会对微小细菌产生反应的变形细胞。当马蹄蟹受伤或感染时,其血液就变稠凝固,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叫  相似文献   

3.
血的丰收     
历史上,鲎曾被当作尿素肥料而大量捕杀。当制药公司发现这种动物蓝色血液中含有一种神奇的抑菌物质时,大量的鲎便被捕捉用来提血。有资料显示,放过血的鲎繁殖率和生存率都大为下降。未来鲎的命运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4.
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是致心脏病的疾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种必要条件。在血液中以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转运胆固醇。这些颗粒通过肝细胞的内吞作用率决定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该过程主要由LDL受体及其2个配体载脂蛋白(apo)-B100和apo-E介导。然而,充分说明LDL受体基因缺陷所致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脂蛋白代谢,需存在有另—apo-E专一性脂蛋白受体。至今,apo-E受体还  相似文献   

5.
细胞外钙调素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马力耕  徐小冬  崔素娟  孙大业 《科学通报》1997,42(24):2648-2652
钙调素(Calmodulin CaM)作为主要的多功能的Ca~(2+)受体,传统上被认为是细胞内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途径中的主要信号分子。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CaM不仅存在于细胞内,也存在于细胞外。在植物系统中,Biro和孙大业等人(1984)首次发现燕麦胚芽鞘细胞壁中存在CaM,随后我室一系列工作,包括从小麦细胞壁中纯化CaM、用金标免疫电子显微镜从玉米根尖细胞壁中检测到CaM,以及从悬浮培养的白芷和胡萝卜胞培养介质中检测到CaM,证实了植物细胞外CaM存在的普遍性。另外,我室近年来还发现细胞外CaM可以促进白芷细胞增值、原生质体壁再生及第一次分裂,并且还在白芷和胡萝卜细胞外检测到了CaM结合蛋白(CaMBPs),并将其中主要的分子量为21 ku的CaMBP纯化。上述结果表明植物细胞外不仅存在CaM,而且细胞外CaM还具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损伤神经细胞线粒体并诱导细胞凋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卫涛涛  陈畅  侯京武  赵保路  忻文娟 《科学通报》1999,44(17):1867-1871
研究了一氧化氮对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细胞毒性及其作用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一氧化氮供体S 亚硝基 N 乙酰基青霉胺 (SNAP ;5 0 0 μmol/L)可诱导未成熟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 .流式细胞分析及HPLC分析表明 ,神经细胞经SNAP处理后线粒体跨膜电位及细胞内ATP含量均明显下降 .一氧化氮清除剂血红蛋白可有效保护线粒体 ,防止细胞凋亡 .实验结果提示 ,一氧化氮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链的活力、降低细胞内ATP含量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 .  相似文献   

7.
神秘隐者鲎     
正湿润的土地,是生灵的家园,是远古生物的基因库。其中就有一种已经存在了两亿多年,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它们时而成对出现在海岸边,时而退隐在海里不见踪影,这就是湿地里的活化石—鲎,也叫马蹄蟹。"鲎"字的由来据称古人在涨潮的海岸边看到有一种生物一对一对(一雌一雄)紧紧抱在一起,便给这种生物起了个名字叫"夫妻鱼"。后来又观察到这种生物能等候潮水,于是称其为"候"。至于现在"鲎"字的来历,可能是中文造字上用了粤语的同音字"学",而鲎又是水  相似文献   

8.
好氧颗粒污泥是由微生物在一定选择压下自凝聚形成的可移动的生物膜.本文从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及演替3个方面对好氧颗粒污泥进行论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好氧颗粒污泥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好氧颗粒污泥与絮状污泥的微生物组成存在差异,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ia)等的微生物在好氧颗粒污泥中所占的比重不容忽视;以聚磷菌(Accumulibacter)、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和亚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为主要微生物的好氧颗粒污泥能够高效脱氮除磷;反硝化除磷好氧颗粒污泥是聚糖菌(Competibacter)和Accumulibacter共同作用的效果,也可以是黄单胞杆菌目(Xanthomonad ales)和Tetrasphaera共同作用的效果;pH过低,DO不足或者有机负荷过高会导致好氧颗粒污泥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球衣菌属(Sphaerotilus)、发硫菌属(Thiothrix)等丝状菌的过量生长;红环菌属(Rhodocyclus)、生丝微菌科(Hyphomicrobiaceae)等非球状菌和产EPS的动胶菌属(Zoogloea)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可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asy与asyip: 一类新的细胞凋亡诱发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义鹏  齐兵  刘青珍 《科学通报》2000,45(23):2465-2468
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各种多细胞生物的各种组织中, 是细胞内一个积极主动的程序性生理过程. 细胞凋亡在多细胞动物的发育、细胞衰老死亡、机体内环境稳定以及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抵抗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功能包括: 发育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构造、无用细胞和组织的消除、生长和细胞数目的调控、异常和危险细胞的清除. 因此, 细胞凋亡是一个严谨和有效的细胞质量控制系统, 它以细胞自杀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体内有害细胞(如: 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的数目[1]. 细胞凋亡可被多种细胞内或细胞外因素所诱发, 包括…  相似文献   

10.
大鼠胃溃疡自愈过程中颌下腺GCT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培林 《科学通报》1994,39(6):549-549
在家兔实验性胃溃疡等内脏疾患自愈过程的研究中,证实了机体存在着自然抗病机制.近十余年的一系列研究证明,内分泌是实现这个机制的重要因素.已知颌下腺是小鼠和大鼠体内含生物活性多肽最多的器官之一,在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调节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这些多肽主要定位在颌下腺颗粒曲管(GCT)细胞内,其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胃肠道及溃疡关系十分密切,而GCT细胞又是EGF合成的主要所在.  相似文献   

1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自然杀伤细胞(NK)在抗病毒及抗肿瘤应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释放细胞毒性颗粒是CTL和NK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主要途径.细胞  相似文献   

12.
褚嘉佑 《科学通报》1992,37(1):70-70
白血病细胞存在于循环血液中,很容易与靶向性药物直接接触。脂质体(liposome)由于其负荷量大,对机体无毒性,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作药物的载体。单克隆抗体(单抗)的问世使制备免疫脂质体(immunoliposome)成为可能。这种脂质体由于针对特异抗原的单抗的  相似文献   

13.
据化学分析得知,植物油含有较多的亚油酸。亚油酸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能清除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可防止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殊不知,长期偏食植物油,对健康也大有其害。医学界多年的反复实验表明,植物油富含一种不饱和多烯酸,这种物质在体内易被氧化生成过氧化脂(自由基的一种)。过氧化脂对人体危害极大,它能破坏红血球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动植物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中心)发生溶血症状;如与蛋白  相似文献   

14.
细胞外钙调素对白芷悬浮培养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李红兵 《科学通报》1992,37(19):1804-1804
细胞内钙调素(calmodulin,简称CaM)对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在动物细胞中已有许多报道。Crocker等首次提出CaM可能在细胞外促进白血病淋巴细胞增殖的实验证据。在植物方面,Biro等曾报道在燕麦芽鞘细胞壁中存在CaM,而后已为许多工作所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氨基化SiO2纳米颗粒的新型基因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硅酸乙酯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油包水形成的微胶囊中同步水解的方法, 制备了大小均匀的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 由于表面氨基化使纳米颗粒在一定的pH环境下的x (zeta)电位为正值, 与带负电荷的质粒DNA通过静电结合能快速形成纳米颗粒-质粒DNA复合物, 并对结合的DNA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结合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 构建了基于氨基化SiO2纳米颗粒的新型非病毒型基因载体, 应用这一新型基因载体成功地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表达载体pIRGFP导入COS-7细胞, 并在细胞内产生高水平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杨福愉  屠亚平 《科学通报》1991,36(6):478-479
大多数细胞具有明显的内外Ca~(2+)浓度梯差,一般细胞内Ca~(2+)浓度为10~(-7)—10~(-6)mol/L,细胞外则为10~(-3)mol/L.换言之,细胞内、外Ca~(2+)浓度梯差约为1000—10000倍.通过调控机理细胞内Ca~(2+)的浓度经常保持在一个恒定的低水平,否则会引起细胞功能的一系列异常变化.但这种跨膜Ca~(2+)浓度梯差对跨膜蛋白的构象与活性究竟有什  相似文献   

17.
北京鸭红细胞膜腺苷酸环化酶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昌 《科学通报》1981,26(20):1272-1272
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EC 4,6,1,1)催化ATP转化为Cyclic AMP(cAMP)。而cAMP是多种激素和神经介质发挥细胞内作用的信息物质。激素或神经介质首先与细胞表面的受点结合,改变与受点偶联的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从而改变细胞内的cAMP浓度,以调节细胞的代谢和其它功能的活动。因此,受点——AC系统被认为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生物信息体系。  相似文献   

18.
童建 《科学通报》1996,41(10):943-945
环一磷酸腺苷(cyclic AMP,CAMP)和环一磷酸鸟苷(cyclic GMP,cGMP)是一对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在许多生物系统中往往呈现相互拮抗的生理作用.已知细胞内cAMP的水平主要受其合成酶和降解酶,即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和磷酸二脂酶phosphodiesterase,PDE)之间活性平衡的调节.细胞分裂周期(cell division cycle,CDC)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细胞在分裂周期中从一个阶段向另一阶段过渡时,有一系列遗传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反应被启动.这些反应通过级联式调节逐渐达到高峰,然后在反馈机制和其它控制作用下,不断减弱直至停止.经过一段时间后又开始新的循环.这样,整个过程就像一个钟控的振荡系统,周而复始地运行.藻类细胞Euglena gracilis ZC突变子是一个经过详细研究的细胞系统.在该细胞中已确定了几十种生物节律的存在,其中细胞分裂的周期恰巧为24h,呈现典型的昼夜节律.最近的研究提示,在Euglena中,CDC受到至少一个自主振荡子(autonomous oscillator,AO)的控制.由于该振荡子的运行周期为24h,因此被称为昼夜振荡子,而cAMP和cGMP可能与AO对昼夜节律的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晓红  肖志洁  朴允尚 《科学通报》2001,46(16):1371-1374
雌二醇(estradiol,E2)是雌激素的主要分子形式,其生物学作用由靶细胞内的雌激素受体的E2浓度决定。2型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1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2,17HSD2)能催化E2转化为低活性雌酮的氧化反应,是调节雌激素靶细胞内E2浓度的重要类固醇代谢酶。利用酶活性和核酸杂交方法,研究了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e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上皮生长因子(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子宫内膜癌RL954-2细胞中17HSD2表达的影响,发现它们能显著降低细胞内的17HSD2酶活性,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核酸杂交分析显示,细胞在经过10ng/mL TGF-β1和50ng/mL EGF处理48h后,17HSD2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下降至正常水平的30%和20%。上述结果表明某些生长因子对子官内膜癌细胞中17HSD2的表达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无庸置疑,库存血液的保鲜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医院和供血站通常使用低温(4℃)和在血液中添加防腐剂的方法进行血液保鲜。但这种传统方法有很多缺点,如血液质量下降和保存期短等。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研制成一种血液保鲜的新方法:使血液中的细胞进入“冬眠”状态,从而可使血液长时间保鲜,并可避免使用防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