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形资产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本性资产,当前很多企业对无形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力,从而导致无形资产流失,因此,要加强无形资产的评估管理,引入无形资产信息系统,完善情报及档案管理,重视品牌价值,发展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真正管好、用好企业的各项无形资产,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3号令关于《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已于1999年4月8日正式发布,其中第23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重视开展知识产权的资产评估工作,加强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的组织和管理。高等学校对外进行知识产权转让、许可使用、价格投资入股或者作为对校办科技产业的投入,应当对知识产权进行资产评估。”技术型无形资产是无形资产中能够确指的最为重要的一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发育,高校拥有的技术型无形资产越来越多。根据《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中第23条规定的精神,如何对高校拥  相似文献   

3.
随著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转让、租赁和兼并等一系列经济行为频繁发生,使得无形资产的运用和交易开始活跃起来,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企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资产。但由于企业界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以及传统会计、审计方法上存在缺陷,为无形资产管理者利用会计舞弊大肆侵吞资产、调节虚盈利润提供了条件。为此,本文着重从无形资产业务会计舞弊和审计策略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无形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例和发挥作用的增大,了解和研究无形资产的特征,分清其类型,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无形资产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角度分析了企业重视无形资产管理的必要性,针对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忽视无形资产管理的局面,提出应采取正确认识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关系、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解决好无形资产的保值问题、注重企业形象建设等措施来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章明 《特区科技》1998,(1):35-36
现代企业竞争,已从价格战转移到形象的较力之中。发达国家无形资产价值一般占到资产总额的50%到70%,无形资产成为企业之间生存发展的基石。我国企业无形资产是有形资产的4至5倍,达10万亿左右,但这些无彤资产尚不被大多数人了解、重视。现在合资、外资、股份制、私营经济成份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间出现了租赁、转让、兼并等一系列的经济行为,使无形资产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技术贸易也在不断扩大,作为企业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无形资产,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无形资产是指无实物形态的,企业用于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商誉等。一个现代企业,仅仅依赖于有形资产的生产能力已经无法保证其利润的持续快速增长,只有将有形资产与具有超额收益能力的无形资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识别设计(CI)是现代工业设计和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有远见的企业家均重视CI,他们总是将自己的投资预算划分为有形资产投入与无形资产投入两部分,在他们资产增值的指标中,总有实际资产和品牌资产两部分。而没有CI意识的企业则缺少品牌价值的概念,因而总是停留在产品经营的低层面上,难以自我突破和跳跃式发展。导入CI的目的是塑造优良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运用好企业形象系统是企业品牌成功推广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发展的冲击下,无形资产的价值在高校资产中逐渐显现.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与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高校无形资产核算和管理等环节,需规范和完善的空间较大.通过对高校无形资产的特点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高校无形资产核算和管理不足之处,为优化会计流程,提高无形资产核算效率,提升无形资产管理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结合高校无形资产的全周期管理,内部控制与绩效管理等,提出实施高校无形资产体系化管理,优化无形资产管理与使用,有效保护高校无形资产权益,促进高校的资产与财务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陈丽梅 《科技信息》2013,(36):102-103
无形资产客观的、大量的存在于企业中,并且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所以无形资产这种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殊资源日益受到我国各界的重视。所以唤醒中国企业的无形资产意识也成为中国进步的当务之急。本文对无形资产的定义、分析、构成、特点分类和资产评估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又介绍了几种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分别从国家和企业两个方面详细的讲解创造公平健康的无形资产评估运作环境及其客观要求。通过评估体现无形资产价值,以货币计算的形式反映企业存在的无形资产,所以,无形资产不仅仅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重要资源,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对于无形资产,目前已经有了公允一致的定义。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制度》第四十三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任何列为无形资产的长期资产,通常都可代表企业所拥有的一种法定特殊权种或者优先权利,或者可为企业带来高于一般水平的某种  相似文献   

12.
无形资产的评估历来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创业投资过程中,一些企业拥有许多专利和专有技术,这些技术往往构成创业企业的主要资产,根据 2004年无形资产评估有关规定:出现无形资产转让、投资、企业整体或部分资产收购和处置等经济活动中可进行无形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只是开始重视现行准则纳入会计核算的无形资产管理,通常忽视一些不能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无形资产的管理,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基于非会计核算视角,泛无形资产包括狭义无形资产与企业能力,加强无形资产的泛化管理,提高企业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完成一定任务的能力,必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资产从是否具备实物形态角度划分,可分成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指无实物存在的资本性资产,它们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一个营业周期。无形资产之所以构成企业的资产,是因为它们使企业拥有某些权利,并能为企业带来长期收益。随着世界信息革命的冲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无形资产已作为一个经济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间竞争焦点不再是有形资产而是无形资产。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报表只有更广泛、客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等院校无形资产现状的分析,说明高校必须重视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与培育  相似文献   

16.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长期资产,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得到重视,特别是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颁布,对无形资产确认、计量、披露等内容进行重新界定,较之旧准则有很大完善并与国际会计准则日益趋同。本文拟将IAS38号与新无形资产准则进行比较,并对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披露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无形资产的评估历来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创业投资过程中,一些企业拥有许多专利和专有技术,这些技术往往构成创业企业的主要资产,根据2004年无形资产评估有关规定:出现无形资产转让,投资、企业整体或部分资产收购和处置等经济活动中可进行无形资产评估。  相似文献   

18.
无形资产管理是科研院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但相对企业来说,管理较为薄弱、制度有待健全,重视程度不够;因侵权、人才流动等因素造成无形资产流失,成为潜在的经济损失。 科研院所如何管理好无形资产?且听本文分解。  相似文献   

19.
王玉红 《科技资讯》2009,(25):225-225
无形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内容。品牌价值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无形资产,正确认识品牌效应,把无形资产有形转化,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对自身品牌无形资产价值的培育、堆护、利用和开发,才能真正地实现自己的永续经营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1 铁路运输业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的必要性1 1 铁路运输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1 1 1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无形资产流失严重 ,无形资产管理严重滞后于铁路的改革与发展。没有健全无形资产管理的审查、报批、评估等规章制度 ,无形资产管理意识严重滞后。虽然铁路运输业有一些科技成果、非专利技术、专利权等 ,但这些无形资产没有进行资产评估 ,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科学意义上的无形资产管理。1 1 2 对无形资产的核算没有一套完整、准确性的办法 ,不能准确核算无形资产的价值。如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会计政策 ,对现行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费用继续采用全部费用化的会计政策 ,有违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甚至导致企业资本被低估 ;二是与世界现行的无形资产计价方法不一致 ,无法实现无形资产计价与世界接轨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会导致无形资产由于计价方法的不同而使资本的价值出现较大差异。1 2 加强无形资产管理是铁路运输业改革的必然趋势2 1世纪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使得市场的控制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行业或一个单位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资源能否保值增值 ,能否依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