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强化教学与科研互动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但国内教学与科研互动研究目前处于有"理"无"据"的境地。以3所西部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效应。研究发现:教师科研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从学生维度上促进了教学活动;教师科研活动有助于拓展教师自身的教学资源,从教师维度上促进了教学活动;受益于知识结构的完善以及与学生多元化思想观点的碰撞,教师教学活动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这为推进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与科研互动,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告案例教学法中的教学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课堂教学也是一次完整的传播过程,按照拉斯维尔的5W理论,传播者(Who)是教师,受传者(Whom)是学生,教学内容(What)即是传播内容,传播效果(What effect)也即教学效果。而按照现代传播的理念,传播效果最终取决于受传者即学生而非传播者(教师)。因此,时刻以传播对象即学生为思考中心,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编码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科学之道。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媒体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带来了许多传递方式的多样性、传播途径的网络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多样化的改变,加之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振辉 《科技信息》2010,(19):187-187,200
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播的三个基本要素。学生是接受教育者;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三部分的运行质量决定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本文对影响课堂教学的三个因素:教学方法、教材、科研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验证其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使命,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只有具有高尚的人格素养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格培养.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可起到净化作用.教师必须以自身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以自己敬业、自律、自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才.  相似文献   

6.
那木拉  王俊霞 《科技信息》2011,(8):I0066-I0066
教育传播效果最突出的地点不仅仅是课堂,此外还会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本文从课堂教育传播活动中作为传播者地位的教师的情绪说起,表明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积极的情绪会产生好的教育传播效果,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7.
张庆 《科技信息》2014,(1):188+205
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既教书又育人,这些教育思想是每名教师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为技师学院的教师,如何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每名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传播正能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全新的思路,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对高校文科的传统教学方法提出质疑,指出高校文科教学目前只重知识概念堆积、不重实际能力培养和缺少思想、悟性和方法的传播与引导的不良现状,论其结果必然导致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本着学生上大学既不是为了高分低能,又不是受到单纯的技术培训,在大学里学生应该接受的是广博的教育的原则,本文进一步提出文科教与学及考试的基本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不只是会教书,而且会育人,会教导学生如何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是信息的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作为信息 ,首先必须发生流动而形成信息流。这才能保证信息的传播。在课堂上教师是信息的传播者 ,同时也是信息传播后产生信息反馈的接受者 ;学生作为教学信息的接受者 ,首先必须接受信息 ,再进行处理 ,然后才能形成反馈 ,成为反馈信息的发出者。要保证教学效果 ,就必须保证教师、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流动。教学内容是教学中的主要信息 ,它以声音、文字、图表、投影等为重要载体。但在信息传播渠道中 ,因为噪声、光线、异味等外在的因素以及学生的疲劳、精力分散等内在因素的影响 ,往往会引起对正常…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政课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思政课教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更好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高校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实践培训工作,通过实践培训,改善思政课授课现状,切实有效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探究学生作弊的原因时,常常把目光投向学生自身、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等方面,而教育者的影响却往往被忽视,成了"灯下黑"。其实教育者对学生考试作弊缺乏深刻认识,对学生作弊放任不管甚至纵容都会导致作弊现象的扩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教师的思想道德、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教师由于其工作特性会产生多种职业病,若不注意防治和保健,将会对身体健康和工作产生很大的危害.下面就教师中常见的几种职业病的防治与保健谈一点看法.1、咽喉炎教师用语言授课,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由于工作量大和不注意保健,致使一些教师患上了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生活多种多样,知识广泛,审美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要求。英语教学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编排地穿插美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传播美,学生实践美,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以美熏陶学生心灵。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体味英语的美感,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语言除了用于交流外,其本身就带有传播文化的使命。作为英语教师和学习者,我们要了解英语教学和学习不仅限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更重要的是学习并传播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大有传播出去的必要,我们要首当其冲,承担起这个责任。以此为主要目标,考察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现状并研究如何更好的做到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6.
1培养师范生的整体素质,首先必须使师范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道德的揩模,更是思想的传播者、人生的引路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理想、信念和追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政治素质上首先应当是学生的楷模。师范学校应加强对师范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其具有坚定的政治态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有崇高的理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等,所有这些都是师范生未来投身教育实践,在教书育人过程…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电教教材的广泛使用,给思想品德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在发挥思想品德电教教材的功能上,存在利用率低、使用目的不明确、演示中缺乏教师必要的启发讲解,忽略学生的道德思维训练.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从观念上把电教教材的使用单纯地看作一种教学手段,只以教师的语言传播作为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主要途径.然而,学生获得道德知识,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探究学生作弊的原因时,常常把目光投向学生自身、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等方面,而教育者的影响却往往被忽视,成了“灯下黑”。其实教育者对学生考试作弊缺乏深刻认识,对学生作弊放任不管甚至纵容都会导致作弊现象的扩散。教师是人类罗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传播人类文明的重任,教师的思想道德、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学好一种语言同时也是学好与这种语言相关的文化。要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做好文化的传播工作,就要从汉语体现的汉民族文化、行为模式体现的汉民族文化以及由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等方面去解释剖析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及其所涉及的汉民族文化传播的问题,从而使教师与学生能够更好地交流和沟通,使中国文化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植入学生的心灵,使教学得以顺畅地进行,文化得以顺利地传播。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角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宗蔚 《科技信息》2008,(32):314-315
本文主要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并结合体验式教学的主要原则对英语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研究。笔者指出,英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更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语言实践的组织管理者、自主学习的导引者、学习方法的传授者和情感因素的调节者。只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