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有机发光器件(OLED)以其轻薄、柔性、可折叠、低功耗、面光源和响应快等诸多优越性能已成为下一代全彩柔性或硬底显示、固态白光照明的材料,在商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相对于液晶显示屏与LED照明,OLED的效率较低和稳定性较差,已经成为制约OLED发展的两大技术瓶颈。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OLED的效率的稳定性与器件中的界面结构与界面特性紧密相关,为此开展OLED界面研究,探寻改善器件性能的新途径成为研究热点。首先介绍了OLED界面研究对器件性能调控的重要作用,随后结合本课题组最新的界面研究成果,分别从阳极/有机层界面、有机层/有机层界面、阴极/有机层界面和有机层内部界面等4方面介绍了OLED界面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提出OLED界面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卢一鑫 《科技信息》2011,(17):I0042-I0042,I0041
基于有机电激发光(organic elctro-1uminescence)原理所研发出来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OLED)在过去多年中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器件结构的改进和优化,新型材料的设计和合成,使得白光OLED最有希望成为替代传统的白炽光源成为新一代绿色光源。文章阐述了近年OLED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以及主要技术瓶颈,对OLED技术在照明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出比较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效率高、亮度高、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以及能实现大面积光电显示等优点,因其在平板显示和高效照明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而引起广泛关注。在OLED的制备及优化中,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小分子和聚合物的选择至关重要,其中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修饰性强、选择范围广、易于提纯、荧光量子产率高以及可以产生红、绿、篮等各种颜色光等优点,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电致发光小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状况,对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进行分类和评述,并简要介绍了小分子OLED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电子产品日新月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其自主发光、无需背光、超薄柔韧、可视角度大、节能省电、构造简单等优异特性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作为一种有机发光器件,OLED在照明、显示、成像、近场显微等区域应用广泛。基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改善OLED器件性能的目的,本文对OLED的构造及发光原理、出射光效率、发光质量及寿命、色彩纯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科技要闻     
白光OLED研究取得系列成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固态照明光源,不但具有低耗、环保和安全等特点,还具有平面发光、超薄、任意形状、大面积、无需散热和加工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有机发光二级管(OLED)具有主动发光、高亮度、低驱动电压、结构简单和发光颜色可调等优点,目前在平板显示、高效节能照明光源等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按分类系统介绍了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有机分子化学结构与发光特性、成膜特性等关系的分析,指出了各类材料的优缺点并预测了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展的历程,论述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发光原理和器件结构,讨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展望了OLED在新世纪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利用掩模移动法制作一种高填充因子、高垂跨比的柱面微透镜阵列(MLA)薄膜,并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平板中来提高输出效率,测试结果显示OLED的输出效率最多可以提高46%,并且没有明显的色差。实验证明具有高填充因子、高垂跨比的微透镜阵列薄膜可以用来提高各种显示器的光学效率或者平板光源的照明效果。  相似文献   

9.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因其在显示领域内的巨大应用前景而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OLED所使用的有机发光材料的专利保护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下一代平板显示器和固态照明光源,而高效蓝光材料的开发是实现OLED商业化的最重要前提之一。蓝光材料固有的高能隙使电荷很难注入到发光材料中,导致蓝光电致发光器件性能较差。为了提高器件效率,可以从器件结构和材料结构两方面进行优化。就材料本身而言,通过改变分子结构,在蓝光材料的结构中引入电荷传输单元,构建多功能蓝光材料,能有效改善电荷的注入和传输。根据分子中引入的功能基团的不同,多功能蓝光荧光材料可分为空穴传输型、电子传输型及双极传输型3种,分别对这3类蓝光材料进行综述,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一、佛山市LED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佛山市照明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近300家,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禅城区以照明灯具、LED封装与应用为主;南海区除灯具、LED封装与应用外,正在加快发展LED中上游产业,包括MOCVD、LED芯片制造等;顺德区以传统照明灯具为主,正努力发展OLED产业。  相似文献   

12.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制作是有机光电子领域内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国内外近五年内柔性OLED器件衬底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柔性透明导电衬底材料的种类和制备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和发展,以有机材料为基础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所表现出的各种特性和它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OLED平板信息显示器件已经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该文在简单地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发光原理之后,主要介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质特点、彩色柔性的实现方法以及当前产业发展的状况,并就OLED平板显示器的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14,(21):48-63
普及公共照明领域LED照明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决策部署,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2012年5月28日下午,省政府在广州召开了“广东省全面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会议”,全省21个地市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对照与省政府签署的“广东省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责任书”和各地市制定的具体工作方案,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把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OLED英文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1987年由华裔邓青云发明。从表面看,OLED就是在LED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单词有机(Organic),但是与LED则完全不同。介绍了OLED的在车灯上的应用,OLED的优点,OLED的种类,在车灯上呈现的3D炫彩夺目的效果,OLED的未来的发展方向,OLED需要继续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欣 《科技信息》2011,(12):I0177-I0177
LED与OLED是当今发光与显示领域最热门的材料与技术,就本质来说,两者都是半导体发光器件,LED采用了无机材料,而OLED采用了有机材料,这造成了他们在发光技术和制造工艺上的差别,因而也造成其面向的显示领域的巨大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在能效、功耗、数字化、模块化等方面较传统显示(CRT,LCD,等离子)的巨大优势以及在制造工艺与成本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书论述了小分子发光装置(OLED)和聚合物发光装置(PLED)两个领域的最新发展,通过对比,讲述了两个领域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刘启强 《广东科技》2012,(20):60-63
在广东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里,OLED平板显示产业是广东未来发展的重点。虽然广东现已形成了OLED配套产业链,集聚了一些代表性企业,但由于缺乏上游OLED材料企业及核心技术支持团队,当前该领域仍是日韩美的天下。地处珠三角核心的佛山正在经历着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围绕着佛山传统产业的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一批领军式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不断进入佛山,为推动佛山及区域产业的新一轮腾飞而振翅勃发。本文中的阿格蕾雅公司及其引进的"分子功能材料开发团队"即是一支致力于光电材料研发的创新团队,他们以强烈的民族情结、深切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中国OLED产业的那份执着,力所能及地实现着心中的那个OLED梦。  相似文献   

19.
刘启强 《广东科技》2012,21(20):59-63
在广东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里,OLED平板显示产业是广东未来发展的重点。虽然广东现已形成了OLED配套产业链,集聚了一些代表性企业,但由于缺乏上游OLED材料企业及核心技术支持团队,当前该领域仍是日韩美的天下。地处珠三角核心的佛山正在经历着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变,围绕着佛山传统产业的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一批领军式科技人才和科研团队不断进入佛山,为推动佛山及区域产业的新一轮腾飞而振翅勃发。本文中的阿格蕾雅公司及其引进的“分子功能材料开发团队”即是一支致力于光电材料研发的创新团队,他们以强烈的民族情结、深切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中国OLED产业的那份执着,力所能及地实现着心中的那个OLED梦。  相似文献   

20.
采用简化热阻模型和一维稳态有内热源的热传导方程,对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的热传导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改善OLED器件的性能,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结构的OLED器件.在给定OLED器件的结构、输入功率、对流换热和热物性参数等因素情况下,推导得出OLED器件运行时温度升高与输入功率,基片及各功能层薄膜的热导系数、厚度、面积等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OLED器件内部的温度分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器件内的有机层和基底的传热性能是影响器件温度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功率密度为1.167×104W/m2、外界温度为300 K时,OLED器件在发光层AlQ3中可获得最高温度,其温度值比环境温度高29 K.在研发OLED器件过程中,要提高OLED器件的热稳定性,改善焦耳热效应对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则需要选用热物性较好的OLED有机材料,使有机层与导热性能良好的电极保持良好接触.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相同的输入功率情况下,对自制备的若干Al阴极厚度不同的OLED器件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OLED研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