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变得普及。而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大幅度增加。因此人们应该重视汽车运用技术的发展,汽车运用技术的改善对提高汽车驾驶性能以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将从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与汽车被动安全技术两方面及其发展趋势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与质量的不断提高,拥有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交通事故的每年递增、交通拥堵的频频发生、越来越严格的新交规的出台与实施.而驾驶车的驾驶员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对驾驶员的信息感知、判断以及操作素质与特征进行分析,阐述了在驾驶过程中常见的安全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使用的普及率逐步增加,但交通事故的发生数也逐步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为车祸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数字惊人,因此,如果汽车驾驶员在行车的过程中不能做到安全驾驶,就很容易造成各种交通事故.该文分析了影响汽车驾驶员驾驶安全的几个主要因素,介绍了汽车在下长坡、在泥泞湿滑路面行驶、在冰雪道路行驶、在半坡起步及平时停车等几个方面应当注意的安全驾驶技术问题,从而为驾驶员能够更安全的驾驶汽车提供有力借鉴,同时也为创造一个安全、环保和健康的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陈芳 《科技资讯》2012,(30):172+174
近年来,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在加强汽车被动安全防御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以避免更多事故的发生,通过建立汽车安全行为分析,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将交通事故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也可以提高交通事故的安全率。本文基于OOP技术对汽车行车安全行为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相关研究可以降低我国行车事故率。  相似文献   

5.
汽车视觉盲区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分析了汽车视觉盲区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对安全驾驶汽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恶性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在加强汽车被动安全防御技术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汽车的主动安全技术,以避免更多事故的发生,通过建立汽车安全行为分析,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将交通事故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也可以提高交通事故的安全率。本文基于OOP技术对汽车行车安全行为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相关研究可以降低我国行车事故率。  相似文献   

7.
高登山 《科技资讯》2013,(7):114-114
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在安全行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许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汽车轮胎有关,定时定期检查轮胎,对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和安全驾驶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严谨的汽车驾驶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员汽车安全驾驶的意识,从而使其能够在驾驶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与他人的行车安全。因此,切实增强汽车驾驶教学的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系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学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该文在分析汽车驾驶教学管理意义的基础上,探析影响汽车驾驶有效管理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措施来强化汽车驾驶教学的有效管理,以培养学员安全、文明驾驶的能力,保证道路交通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吴涛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9):12-13,2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最具有伤害力的因素之一。为减少高速行驶汽车出现意外时的伤害,分析了驾驶员的视野、超车过程、水滑效应和高温天气对汽车安全性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安全驾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国内外自动驾驶汽车安全研究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归纳自动驾驶无法避免碰撞的原因以及分析错综复杂的车内外环境,对自动驾驶汽车碰撞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进行讨论;最后,就自动驾驶汽车碰撞安全技术的提升做出展望。【结果】就目前而言,智能化技术仍然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尤其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方面依旧有许多领域需要更多的研究与试验,比如自动驾驶的障碍物识别、路径规划、控制策略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的内部空间布局等。【结论】自动驾驶技术在汽车上的使用让人们拥有了更安全、更舒适的乘坐体验,研究人员应当牢牢围绕“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关注人的需求,保护人的安全,并围绕该理念设计与发展智能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从教练员的角度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认为,驾驶员综合素质和综合应变能力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最大。由于小型汽车的驾驶员作为学员安全行车首位把关者,所以在汽车驾驶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应变能力,提高学员安全行车的能力,从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交通事业箩誊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道路车辆的增多,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也逐年增多,如何有效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汽车驾驶员是决定因素。基于汽车驾驶的特殊性,汽车驾驶员不但要掌握基本的驾驶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预防事故的能力,能够通过准确的判断和精心的准备,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因交通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我们应立足汽车驾驶实际,探讨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提高汽车驾驶员的技能和预防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赵仲华 《科技信息》2012,(24):351-352
随着汽车进入中国家庭的普及,汽车的安全驾驶成为日益关注的主题。不仅白天的公路繁忙,夜晚的汽车流量也不相上下,据交警部门分析,1/3交通事故发生在夜间,晚上8点至9点事故发生概率达到高峰,夜间11点左右,又出现一个高发时段。晚上9点之后,死亡事故发生的概率是其他时段的3倍。夜间的交通事故发生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且产生的损失巨大,造成人员死亡的居多。从原因上分析,主要由酒后驾驶、车速太快、乱闯红灯、疲劳驾车、分散精力、强行超车、违章掉头、灯光使用等原因造成。作为一名汽车驾驶员,都会有夜间行车的经历,如何确保夜间行车的安全,除了在思想意识形态上高度重视以外,掌握必备的夜间驾驶技术,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然 《科技信息》2013,(16):414-414
<正>在能源紧缺、油价不断上升的今天,怎样减少燃料的使用成为汽车驾驶员谈论最多的话题。正确掌握驾驶技术与方法,做到精驾车、善用车、勤保养,保证车况良好是行车安全的必要保证,也是节油的基本条件。必要的例行保养,正确合理选用档位及在经济车速范围内的加速滑行等驾驶操作都能达到节油效果。我从汽车保养和驾驶技术两方面浅析对节油的影响。一、汽车保养  相似文献   

15.
陈华义 《海峡科学》2012,(10):70-72
行车安全与汽车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该文从驾驶员的综合素质出发,探讨驾驶员安全驾驶所必需的心理、生理、技能、法律、思想道德和科技等素质,认为只有全面提高汽车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实现安全驾驶,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一幕幕祸起醉酒驾驶的交通事故不断挑战着人们的承受力。据了解,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连续十余竽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保有量占世界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每万辆车死亡率为9,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两三百人丧生于车祸,而酒后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付良华  戚成岭 《科技信息》2011,(5):I0411-I041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家车。汽车成了工作和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代步工具。伴随着汽车带来的巨大方便,交通事故也不断增加,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提高驾驶技术,保证安全行车就成为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本人经多年的实践.重点探讨一下汽车驾驶冲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51单片机为基础设计汽车简易的测距系统,通过51单片机用脉宽时间为12us的方波控制超声波发生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接受器采集信号,51单片机再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和给定数值进行比较,计算结果小于给定数值时报警,以便提醒驾驶员注意驾驶安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与其他车辆靠的太近,或在转弯的时候与障碍物距离太近时系统就会自动报警,这样可以提高驾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汽车驾驶行为是影响燃油消耗和安全驾驶的重要因素,驾驶行为识别是对汽车安全驾驶和节能进行优化的基础。该文针对汽车转向和换道行为,通过加装汽车转向盘转角传感器,结合车载总线通信技术获取汽车行驶状态信息,基于汽车转向运动学推导车辆行驶状态与汽车行驶轨迹之间的映射关系,进一步建立汽车行驶方向向量模型,提出以车身轴线转角和最大转向盘转角为特征量的支持向量机线性分类器,并运用Lagrange数乘法和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该最优分类问题。通过设计实车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汽车的转向与换道驾驶行为的准确度达98%以上。该技术可用于汽车行驶安全预警与控制系统,提升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20.
瞿友祥 《科技资讯》2013,(22):237-237
随着社会的进步,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挡汽车越来越普及,自动挡代替手动挡是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自动挡汽车驾驶的过程中,结合道路情况选择最佳的档位正确驾驶,不仅能够保证行车安全,减少自动变速箱的负担,减轻变速箱的磨损,而且对节省耗油量,延长汽车使用寿命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下面我们就关于自动挡汽车的正确驾驶和节油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