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4-二甲氧基-2-氟苯和2,4,6-三异丙基溴苯为原料合成2-碘-3,6-二甲氧基-2′,4′,6′-三异丙基-1,1′-联苯.在四氢呋喃和甲苯混合溶液中将联基碘代物制成格式试剂,在溴化亚铜和溴化锂的催化下,与二环己基氯化膦或二叔丁基氯化膦进行反应,分别以82%和75%的产率生成2-二环己基膦基-2′,4′,6′-三异丙基-3,6-二甲氧基-1,1′-联苯和2-二叔丁基膦基-2′,4′,6′-三异丙基-3,6-二甲氧基-1,1′-联苯,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用2,6-二异丙基苯胺2,6i-Pr2C6H3NH2与1当量的n-BuLi在乙醚溶液中-78℃条件下反应,以98%的产率得到2,6i-Pr2C6H3NHLi(1).用化合物1以当量比1:1与ClSiMe2CH2Cl冰水浴条件下反应,得到1,4-二(2′,6′-二异丙基苯基)-2,2,5,5-四甲基-1,4-二氮杂-2,5-二硅杂环己烷.产物经1H NMR,IR,其晶体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证.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胞参数:a=8.4917(2),b=11.2259(2),c=16.2409(2);α=90°,β=98.4080°,γ=90°;V=1531.56(4)3,T=293K,Z=2,Dc=1.073mg/m3,μ=0.135mm-1,λ=0.71073,F(000)=544,结构偏离因子R=0.0402,wR=0.1197,共收集到7610个独立衍射点,其中I>2σ(I)的可观测点为3462个.  相似文献   

3.
用丁二酰氯作为酰化试剂合成了五个芳香族1,4—二酮(3a—3e),产率较文献报道的有较大提高.同时用丁二酸酐作为酰化试剂也合成得到了3a.前法可用于制备1,4位含相同芳基的1,4—二酮,而后法则可用于1,4位含不同芳基的1,4—二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以茴香基丙酮为原料,经与碘甲烷制备的格氏试剂反应制备2—甲基—4—(对甲氧基苯基)—2—丁醇,然后在催化剂作用下用醋酐乙酰化得到相应的酯。  相似文献   

5.
6.
以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分别经过溴代和水解两步反应制得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醛;经过诺文葛耳反应、酯化、还原三步反应制得对羟基苯基丙烯醇.3-甲氧基-4,5-二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基丙烯醇以氧化银为氧化剂,通过自由基仿生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3-(4-羟基苯基)-2-羟甲基-8-甲氧基-1,4-苯并二氧六环-6-醛,其总收率为11.2%.以氧化银为氧化剂的自由基仿生氧化偶联反应为反应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N′-双(4-甲基苯基)脲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的表征.以对甲苯胺与尿素为原料,合成得到了目标产物,然后利用溶剂缓慢挥发得到该化合物的单晶,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晶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正交晶系,所属空间群为Pna21,a=1.0011(2) nm,b=0.46510(9) nm,c=2.7973(6) nm,α=β =γ = 90.00°,Dc=1.225 g/cm3,Z=4,F(000) =512,μ=0.078 mm-1,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 [F2>2σ(F2)]=0.0500,wR(F2)=0.1648.分子之间通过相邻分子间形成的N-H...O氢键相连.分子间的氢键使得晶体结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对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探索了其合成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本课题以邻苯二胺和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在甲醇为溶剂,磷酸为催化剂的酸性条件下,一步反应制得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结果考察了催化剂、催化剂的量、反应物料摩尔比、溶剂四个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反应产物烘干后,通过测熔点,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了最优化工艺合成条件:以磷酸作催化剂,甲醇为溶剂物料摩尔比为N(邻苯二胺):N(对甲氧基苯甲醛):N(磷酸)为1:1.2:3.8,的条件下,2-(4-甲氧基苯基)苯并咪唑收率可以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9.
双功能螯合剂的合成需要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来分析,因此设计了采用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来分析螯合剂中间体4,4′-二澳-6,6′-二氨甲基-二乙羰基-2,2′-联吡啶的合成路线。以4,4′-二硝基-6,6′-二甲基-2,2′-联吡啶-N,N-二氧化物为原料,经过乙酰溴溴化、脱氧、NBS澳化、胺解四步合成了该化合物。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以甲基苯酚为原料,经过溴代、甲氧基取代和氧化反应,成功地合成了2-甲氧基-6-甲基-1,4-苯醌(4α)及2,6-二甲氧基-3-甲基-1,4-苯醌(4b),总产率分别为74%和65%。它们的结构经光谱数据证明。此外,我们对甲氧基取代溴代苯酚上的溴的过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标题化合物C21H15N3是由苯甲醛、2-乙酰基吡啶和醋酸铵在水相中经微波辐射反应而得,反应在24 min内完成.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其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bcn,a=1.227(4),b=1.197(4),c=1.110(3)nm,V=1.630(9)nm3,Mr=309.36,Z=4,Dc=1.260 g/cm3,λ=0.071 073 nm,μ(Mo Kα)=0.076 mm-1,F(000)=648,R=0.039 8,Rw=0.092 8.  相似文献   

12.
研究2-苯基-4,5-二(4′-溴苯基)咪唑的合成及反应机理.以对溴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催化,氧化生成1,2-二(4′-溴苯基)乙二酮,再以其与苯甲醛、醋酸胺和醋酸通过德布斯法合成2-苯基-4,5-二(4′-溴基苯基)咪唑.优化对最后环合加成反应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反应机理,较佳反应条件为1,2-二(4′-溴苯基)乙二酮∶苯甲醛∶醋酸铵物质的量比为1∶1.2 ∶10,醋酸2 mL,反应时间5 h .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达92.3 %.  相似文献   

13.
以2,4-二氟联苯为原料,以乙酰氯为酰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AlCl3作为催化剂,经过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制得4-(2′,4′-二氟苯基)苯乙酮。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AlCl3与乙酰氯的摩尔比为1.05,乙酰氯与2,4-二氟联苯的摩尔比为1.34,原料液滴加温度为15℃,于25℃下保温反应2.5 h,进行适当的后处理,使4-(2′,4′-二氟苯基)苯乙酮达到最佳收率98.2%(基于二氟联苯),熔点为70℃~72℃,纯度为93.5%。  相似文献   

14.
1,5-二苯基-2,4-咪唑啉二酮与2,3,4,6-四乙酰基-α D 吡喃型溴代葡萄糖在弱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β型的氮糖苷.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5.
对标题化合物进行合成,并对其进行了光谱学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元素分析、IR、H1NMR推测结构和所测晶体结构相吻合.晶体结构测定证实该化合物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0.6133(2)nm,b=1.8873(4)nm,c=1.4196(4)nm,v=1.6433nm3,Fw=283.37和Z=4.计算得Dc=1.145g/cm3,结构的偏离因子为R=0.060,Rw=0.052.  相似文献   

16.
以对甲氧基苯酚为起始原料,以甲醛,多聚甲醛和浓盐酸为双氯甲基化试剂,合成了一系列的1,4-双氯甲基-2-甲氧基-5-烷氧基苯,产率较高,产品的结构由IR和^1HNMR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7.
宋正恩 《甘肃科技》2011,27(1):25-26,57
介绍了一种以吡咯、4-甲氧基苯甲醛和对羧基苯甲醛为原料,"一锅法"制备5-(4-羧基苯基)-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卟啉的简单方法,目标产物产率约为5.2%.对产物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谱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用两种不同的反应:Williamson反应和Mitsunobu反应,制备同一种新型的含有脂环和双硝基的化合物:1,4一双(4-硝基苯氧亚甲基)环己烷(BNMC).方法1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Ⅰ)和对氯硝基苯(Ⅱ)为原料,在氢化钠作用下,以无水DMF做溶剂,经Williamson反应制得目标产物BNMC;方法2以CHDM(Ⅰ)和对硝基苯酚(Ⅲ)为原料,在三苯基膦和偶氮二甲酸二甲酯(DEAD)作用下,无水四氢呋喃(THF)为溶剂,经Mitsunobu反应制得目标产物BNMC.两者都以较高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分别为80%和91%.提纯后经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分析证明所得物质为目标产物.同时,就两反应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评价,Mitsunobu反应收率高且溶剂易回收,Williamson反应提纯相对容易.  相似文献   

19.
在无水乙醇中,以乙醇钠为碱、2-乙酰吡啶与碳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1,3,5-三酮中间体,不经纯化,继续与氨水发生关环反应,一锅法合成了4′-羟基-2,2′:6′,2″-三联吡啶,收率50%.此方法文献少见报道,合成步骤简单,产品易于纯化,收率较高.对反应收率受反应溶剂、碱性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5,5′_二甲酰基_3,3′,4,4′_四甲基_2,2′_二吡咯基苯基甲烷〈7〉,经核磁共振氢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结构.初步探讨了这种新化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