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许莎莎 《科技信息》2013,(26):84-85
模因对广告语的复制与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模因论运用到广告语言研究当中,从复制、传播、语境三个角度分析语言模因在广告中的实际应用,为人们打造广告语中的强势模因及发掘广告文化中的内在规律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谢志明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7(1):126-127,119
模因在商务英语广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为丰富广告语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因而,以模因理论为基础,介绍广告语言的模因现象及其表现形式,探讨广告模因的创作策略,以期待为创造广告语的强势模因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柠泽 《科技信息》2011,(18):I0128-I0128
模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分析广告语言,它的四个复制周期为我们详细剖析了语言复制传播的本质。本文着重分析了广告语言模因的特征,并总结为三大类。本文通过模因的视角。分析广告语言,为广告语言的设计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邢军  张瑶 《科技信息》2008,(30):182-182
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根据基因理论而得名,它指一些思想或观念通过人类文化加以散播,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实际上指文化基因,它靠模仿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且在广告语言的发展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广告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本文以Verschueren(2000)为基础,提出了成功的广告语是广告人为顺应观众即宿主的认知、情感与文化而进行的选择,而只有这样广告模因才能在观众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5.
王劫丹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8):78-79,69
本文从语用顺应论出发,着重分析了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模因现象以及广告模因如何顺应认知,情感和文化来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实现广告的商业和社会效应。因此语言顺应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广告语言,还可以帮助我们摸索出一些广告语言创作的基本原则,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广告创作进行研究,也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语言突显会触发认知突显,从而成为模因;而作为模因的语言,仿制过程中加深了语言的突显,从而循环递进,传播发展。把突显观和模因论等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城市形象口号和广告标语的创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模因理论(Memetics)认为模因和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主要寓于语言之中。语言模因的概念不仅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而且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模因复制、传播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以此提高学生英语习得水平。  相似文献   

8.
柳慧 《长春大学学报》2013,(5):640-642,646
语言模因论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理论。模因作为文化传承沉淀的基因,本身又利用语言进行复制与传播,语言乃是其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本文从这一新的视角探讨了语言模因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语言模因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第二语言教学重要的具有指导作用,并希望能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模因作为文化基因之一,主要通过模仿而传播。语言是说话和传达思想的工具,是模因的载体,在语言模因的广泛复制和传播过程中,总是显示出变异现象。在发生变异的语言要素中,词语的变异是最典型和鲜明的。新的语言现象往往是基于模因变异,形成强势模因的结果。从语言文化模因的视角,来观察语言传播和变异现象,解析发生变异的依据和规律,不仅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探寻语言的发展规律和进化趋势,而且为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语言学习方法提供新的理据。  相似文献   

10.
模因在手机短信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短信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我们介绍了模因的概念,模因的周期理论,说明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流行事物等模因在短信中成功复制和传播的原因,然后重点分析了表现型(phenotype)的短信模因。我们以模因论为基础,通过对短信中的模因现象的探析,为人们短信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也为手机短信的研究开辟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